厉害的人都懂得用这个方法精准表达!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郭大侠。
前几天我们团队去拜访一位女高管,她做事雷厉风行、干脆果敢,闻名圈内。
开会讨论到中途时,我们与对方出现了分歧,对方认为整个项目的问题症结在于A,我方认为在于B。
于是她就让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如何解决A问题,以便于双方继续推进项目。
可针对A问题,双方当场都拿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于是会议一片沉寂,陷入僵局。
然后我试图去向她解释,为什么问题的关键点在于B,要从B的角度去理解整个项目,这个高管总是非常强势地拉回话题。
宁愿让大家都沉默也不愿意听见其他说法。最后问题也没有解决,会议不欢而散。
之所以把这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其实是因为我发现很多朋友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态度,紧盯目标,只要是与目标不相关的事情,大家都直接忽略掉。
最后双方陷入尬聊中,讨论半天也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内容。
这类人的目标感很强,从合作而言,是不错的合作伙伴,她们对目标保持着很高的敏锐度,这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
但在解决问题上呢,如果我们过于沉醉于自己的话题,陷入到自己的思考视角,并且拒绝听取与自己对立的任何意见,其实是不利于我们解决问题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类人会局限在自己的视角里面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习惯性把自己当作焦点,这就容易忽视别人表达的内容。
另一方面是因为倾听其实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科学研究表明,听别人说话时我们会更累。
人平均每分钟说出大约225个单词,但我们每分钟可以听到近500个单词。
所以这类人习惯做一个表达者,而不善于做一个倾听者。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一定会有自己的盲点,如果过于沉迷自己的视角,就很容易忽视与目标有关但我们自己没有看到的内容。
言语之间的碰撞,一定会冒出很多惊喜的。
换一个维度,多关注一些细节的说法,说不定会碰撞出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给大家分享两个方法,第一个不能只做表达者,还要做好一个倾听者。
为什么你的对话总是费力不讨好?感觉对方在敷衍,双方聊不下去。
是因为我们只注重表达,一味地考虑自己输出的观点,而我们没有从对方身上获得新颖的知识,生活的灵感。
这样的沟通让双方失去了平衡,不是一种良性的沟通。
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时候是因为对方的认知和自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沟通又要进行下去,所以只能自己不断地输出,对方不断地输入。
由于我们不懂得倾听,总是喋喋不休地沉醉于自己的话题,而且固执己见,没有接收到对方的反馈。
这样下来,通常说话者能得到的也只是对方的貌合神离。
所以我们要不能只做表达者,还要做好一个倾听者。要想办法激发对方的表达欲。
那如何激发对方的表达欲呢?
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第2个方法:使用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的问题通常能够导向全局性,问“为什么”或者“怎么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沟通中,总习惯提出“是什么”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像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再或者就是给老板准备几个选项、PlanA 或者PlanB ,这是对的,但在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想要答案。
但是头脑风暴的时候,我们问“为什么”“怎么样”这来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好奇心,让大家思考,从而更深入的去探究问题。
举个例子,你想知道对方的状态怎么样?
你就可以问“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而不是“你当时一定很生气吧?”
如果是后者,对方只要回答你“是”或者“否”,那么这个问答过程就结束了。
而如果是前者,对方会回想当时的状态,而在回想的过程中,说不定还要引出其他的故事或者话题。
你就可以从对话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总结下,今天结合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故事,给大家分享了为什么很多注重目标的人,在沟通过程中总感觉被敷衍?
因为我们很多人习惯把自己当作焦点,从而自动忽视了一些与目标相关但自己却没有看到的内容。
所以我给大家分享了两个方法:
一个是我们不能只做一个表达者,还要做好一个倾听者;
第二个方法是沟通过程中多提开放性的问题。
如何跟领导沟通,让领导认可你,如何跟同事沟通,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这对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很重要。
如果你搞不定领导,搞不定同事,可以找我们职业辅导师给你一些免费的指导和建议哦。
他的微信是 gerenfazhan032,他会根据你的现状,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现状测评分析,帮你发掘你的价值。
并给你提供定制化的建议,相信通过职业辅导师的咨询,一定可以实现精准付出,高效回报。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
听完本期节目,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都可以在节目下方评论区里说一说,和60万听众一起讨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哦!
大家还可以打开微信,搜索微信公众号:个人发展学会,在那里可以找到更多成长干货。
还可以点击公号菜单栏进行职业测评,获得完整的发展建议和详细的分析报告!
我是郭大侠,在个人发展学会,我们一起成长,不断精进!
郭大侠
合生载物 运营副总裁
10余年资深营销人,25岁创业,服务世界500强金融机构,公司年营收2000万。32岁再创业,服务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客户,创造众多行业经典营销案例,公司年营收4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