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谷秸

小时候,冬天很冷。

学校里教室前后都有三个玻璃窗,一到冬天,北面的窗户就要堵上御寒。

每到这时候,我总是有点担心。

老师说:“每人回家拿两个谷秸,没有谷秸的拿麦秸,当然最好还是谷秸,谷秸用起来比麦秸效果好。”

谷秸,就是稻谷剪去谷穗后剩下的部分,就是谷子棵,村里人都管谷秸叫干草,可以做牛草;麦秸,就是摔掉麦粒后剩下的部分,也就是麦子棵,牛是不吃的。

老师要用谷秸和麦秸把北面的窗户堵上,因为麦秸比价光滑,容易透风,谷秸比较细密,而且上面有很多谷子叶,能够更好地抵御北风。

小孩子都是最听老师话的,老师要什么就回家要什么。

我家有一头老黄牛,冬天的牛草除了地瓜秧、玉米叶就是谷秸了,当然玉米秸也会用铡草刀铡断了给牛吃,这谷秸父亲总是不舍得给我拿走。

记得有一年冬天,又到学校要谷秸堵窗子的时候,老师特意说,这次要谷秸,不要麦秸。

中午放学回家,吃完饭后临上学前,我就把老师的话告诉了母亲。

当时父亲和母亲正在天井里打高粱叶(去掉高粱叶的高粱杆是可以扎成捆做屋靶用的,可以卖钱也可以留着自己盖房用),在他们后面,靠近东院墙的一侧,就堆了个谷秸垛,上面蒙了塑料纸,旁边还压了几根木头大棒防风。

母亲和父亲说了我要谷秸。

小时候因为父亲比较严厉,我们几个孩子不管要什么东西,都会先和母亲说,再让母亲转达。

父亲斩钉叠铁地说:“那些谷秸都是喂牛的,去你三大爷的格挡里(当时三大爷一家都去东北了,他们的格挡放着我家的东西)拿俩麦秸给老师就行。你们几个孩子,每人都要谷秸,每人都拿的话,那牛草就更不够了。”

我小声地支吾着说:“但是学校老师说了,不要麦秸。”

我就站在一边,不敢大声要,但是也不走,一直小声嘟囔,有种不拿谷秸走誓不罢休的感觉。

小孩子是最听老师话的,我要是拿不去谷秸,人家都拿去了,我怎么向老师交代呢,还是得要了谷秸才能走。

父亲又说了一遍,让我去拿了麦秸上学去,我则还是妄想着拿谷秸,就是不走。看着谷秸近在咫尺,却不能拿,心里有点不甘心。

这时,母亲也劝说我:“就拿麦秸走吧,谷秸是要喂牛的,咱家牛草本来就不够,和你们老师说一下。”

我和母亲说:“家里明明有谷秸,为什么不给我拿,而且老师这次明确说了要谷秸,我拿麦秸去算什么?”

看我还犟上了,父亲眉头紧皱着,就要发火了,但是我还是站着不走,就要谷秸。

他抄起旁边的小把棍过来了,我还是不动,这下父亲可光火了,照着我的小后腿,就打上了:“叫你再要谷秸,还不快走。”

我顺势一蹲,然后哭着跑了,反正谷秸是没捞着拿,麦秸拿没拿,去学校后怎么样,到现在一点印象也没了。

等我长大后,父亲好几次提起这件事,说那时候拿小把棍就是想吓唬吓唬我,让我快点去上学去,没想到我死活站在那里不动,他就打上了。

其实,我那顺势一蹲,他并没怎么打着,只是我当时就不理解,明明家里有谷秸,为什么不给我。

现在想来,当时是我太固执,太任性。

父亲喂的牛是母牛,每年会下一个小牛犊,养大之后,牛犊就卖了,这一笔钱可以为我们交学费,买生活必需品。

养这样一大一小两头牛,每年冬天都是要为牛草发愁的,要给牛吃一整个冬天和春天的干草,才能等到去野外割青草。

父母就靠那几亩地养活我们姊妹四个,还要供我们读书,在农村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这种精打细算到吝啬的做法,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0)

相关推荐

  • 朱应召:麦秸垛里的乡愁

    作者简介:朱应召,河南郸城人,出版有<管人笔记>.<房地产商的101种死法>.<尖刀团队特训记>等三本图书,1996年为香港回归创作的的诗歌<历史瞬间> ...

  • 生产队的建筑(上)

    本文作者:陈文章 学 校 要说生产队,留在记忆中最多的还是那些"土头土脑"的建筑物.最抹不掉的记忆,就是村上的小学校.最早的学校是借用的一间民房,屋子长得什么样,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是麦儿黄/史晓瞢

    春雨过后,暖酥酥的春风拂过,麦穗儿饱满起来,碧绿慢慢变作金黄,父亲磨着镰刀,霍霍声顺风传得很远很远.麦子们成熟着亢奋着期待着--风过时,掀起层层麦浪,浓郁的麦香,把人心滋润得丝绸一样柔软.生动. 麦黄 ...

  • 西北作家 || 李培战:上学那会儿

    上学那会儿 文/李培战 人人都有梦想,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是有一天戴着墨镜,开着兰博基尼环游世界.为了梦想的早日实现,我从七岁就开始奋斗了. 我是被母亲死拉硬拽到学校去的.那年,母亲一手提着书包,一手 ...

  • 李延奎丨打麦场

    过年时一家人欢聚一堂,听父母聊起老家的人和事,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不时跳入眼帘.回忆一下把我拉到昨天,拉到那快乐的童年,我仿佛又回到了村头的打麦场上. 麦场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聚集地 ...

  • 常卫国:笔尖流淌着父爱如山

    作者小传:常卫国,男:山西侯马.58岁.病退前为山西某国防厂高管.现病退工人,身患重疾:口不能言.行不会走.终曰与书笔为伴! 我的父亲 文|常卫国 "我看见他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相伴的日子里诠释爱的神话/狄树强

    一朝喜定姻缘,百岁不改初心. 父亲自第三次脑梗住院后,精神头一落千丈,严重影响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来就说不清楚话语的他,现在更加说不全一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还不连贯.他说的费劲,听的人入坠云雾 ...

  • 陈庆德 | 成长的岁月(十三)——找事做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大合集 成长的岁月(十三) 丁沟中学  陈庆德 作者陈庆德先生,丁沟中学退休教师.短身板,小胡子.走路时,双臂摆动幅度大:常戴墨镜,有黑老大模样.喜掼蛋,爱网聊,情趣 ...

  • 华州文学——《父亲》

    父亲 作者丨华州区教育科学技术局    李春涛 "爸:别走!"叫声和哭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午夜的梦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的短暂.这是久违的梦,这梦让我见到了离别八年的父亲,这梦让我又 ...

  • 秋闲时节-郑州日报数字报

    ♣ 桑明庆 "立了秋,挂锄钩."立秋后农活相对清闲,庄稼基本上长齐,只等着成熟收割.坡上和沟底里的谷子,抽出青涩的长长的穗子,弯着腰,在初秋里随风摇曳.梯田里玉米吐着胡须,孕育着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