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尊重别人的选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尊重别人的选择

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作  者:莫  言

(源自《明清书话》)

近年来,国家拿出了基金,向海外推介中国的文学,好像已成立了好几个专门的班子,选出了一批向外推介的书目。终于由被别人选择变成由自己选择。任何选择都是偏颇的。鲁迅先生曾说:“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一个人的选择必受到他的审美偏好的左右,一个班子的选择也必受到某种价值观念的左右,因此多一个班子就多一种眼光,多一种眼光就多一些发现,多一些发现就可能让海外的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学的面貌。我看到有些报道里说我是被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也是在海外知名度较高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我想这个事实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这很可能是个历史性的错误。我深知中国当代有许多比我优秀的作家,我向西方翻译家推荐过的作家不少于二十人,我盼望着他们的作品尽快地更多地被翻译出去,将我这样的老家伙尽快覆盖。
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实际上才是传播的真正开始。书被阅读,被感悟,被正读,被误读,被有的读者捧为圭臬、被有的读者贬为垃圾,在有的国家洛阳纸贵,在有的国家无人问津,对于一个作家,想象一下这种情景,既感到欣慰快乐,又感到无可奈何。俗话说:“儿大不由爷”,书被翻译出去,就开始了它独自的历险,就像一个人有自己的命运一样,一本书也有自己的命运。上世纪30年代有人讽刺鲁迅,说拿了他的《呐喊》到露台上去大便。鲁迅说《呐喊》的纸张太硬,只怕有伤先生的尊臀,将建议书局,下次再版时,用柔软的纸张。
我这样的作家,自然不具备鲁迅的雅量。听说别人用我的小说当厕纸,嘴里不敢说,但心里还是不高兴。听到别人赞扬自己的小说,嘴里不好意思说,心里还是很舒坦。尽管我作为一个作者,根本无法干预西方读者对自己小说的解读,但总还是心存着一线希望,希望读者能从纯粹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来解读自己的作品。米兰·昆德拉就他的新书《相遇》在台湾出版,特意写给台湾读者一封信,他说:“所有我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欧洲,也就是在一个台湾人所不能了解太多的政治与社会状况当中。但我更感幸运能由你们的语言出版,因为一个小说家最深的意图并不在于一个历史状况的描写。对他来说,没有比读者在他的小说中寻找对一个政治制度的批评来得更糟的。吸引小说家的是人,是人的谜,和他在无法预期的状态下的行为,直到存在迄今未知的面相浮现出来。这就是小说家为什么每每在远离他小说所设定的国家的地方得到最佳的理解。”

我不敢说在米兰·昆德拉之前我说过类似的话,尽管我确实说过类似的话。我不敢说米兰·昆德拉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只能说我同意米兰·昆德拉的话。我多次说过,文学不能脱离政治,但好的文学应该大于政治。好的文学能够大于政治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好的文学是写人的,人的情感,人的命运,人的灵魂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政治问题能够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但作者最终关注的是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的人。我知道有一些国外的读者希望从中国作家的小说里读出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种种现实,这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我也相信,肯定会有很多的读者,是用文学的眼光来读我们的作品,如果我们的作品写得足够好,这些海外的读者会忘记我们小说中的环境,他们会从我们小说的人物身上,读到他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推介是选择,翻译是选择,阅读也是选择。尽管作为作者我对读者有自己的希望,但也仅仅是希望而已。尊重别人的选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我想讲一个小小的关于选择的故事。新年的时候,我回故乡去看我的父亲。我父亲告诉我,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因为跳到冰河里救一头小猪,自己却被淹死了。这个同学的死让我感到十分难过,因为我曾伤害过他。那是1964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公社驻地参观阶级教育展览馆,一进展览馆,一个同学带头号哭,所有的同学都跟着大放悲声。有的同学跺着脚哭,有的同学拍着胸膛哭。我哭出了眼泪,舍不得擦掉,希望老师们能够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我偶一回头,看到我那位同学,瞪着大眼,不哭,用一种冷冷的目光在观察着我们。当时,我感到十分愤怒:大家都泪流满面,哭声震天,他为什么不流泪也不出声呢?参观完后,我把这个同学的表现向老师做了汇报。老师召集班会,对这个同学展开批评。你为什么不哭?你的阶级感情到哪里去了?你如果出身于地主富农家庭,不哭还可以理解,但你出身于贫农家庭啊!任我们怎么质问,这位同学始终一言不发。过了不久这位同学就退学了。我后来一直为自己告密行为感到愧疚,并向老师表达过这种愧疚。老师说,来反映这件事的,起码有二十个同学。因此这行为不能算告密,而是一种觉悟。老师还说,其实,有好多同学,也哭不出来,他们偷偷地将唾沫抹在脸上冒充眼泪。

我想说这个不哭的人就是作家的人物原型。就像我小说《生死疲劳》里所描写的那个单干户蓝脸一样,当所有的人都加入了人民公社,只有他坚持单干,任何威逼、利诱、肉体打击、精神折磨都不能改变他。这两个人物,不哭的人和单干的人,都处在政治的包围之中,但他们战胜了政治,也战胜了那些骂他、打他、往他脸上吐唾沫的人。
文学可以告诉人们的很多,我想通过我的文学告诉读者的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一个小说家最深的意图并不在于一个历史状况的描写。对他来说,没有比读者在他的小说中寻找对一个政治制度的批评来得更糟的。吸引小说家的是人,是人的谜,和他在无法预期的状态下的行为,直到存在迄今未知的面相浮现出来。这就是小说家为什么每每在远离他小说所设定的国家的地方得到最佳的理解。” ——米兰·昆德拉
(0)

相关推荐

  • 巴黎评论:奥尔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一九五二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至今仍在伊斯坦布尔生活.在土耳其共和国初期,帕慕克家人从事铁路建筑业致富.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富家子弟所上的罗伯特学院上学,接受了世俗的西式教育.帕慕克从小喜欢 ...

  • 国外排名前20位的小说家,大仲马的落榜有些遗憾

    No.20法国,阿尔贝·加缪(1913-1960)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格,永远的加缪. No.19法国,儒勒·凡尔纳(1828-1905)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很多,不过我对科幻小说不感冒. No.18 ...

  • 作家与评论家的关系

    (原标题:作家与评论家的关系) 墨白 文学评论是一项艰辛的劳动,首先需要大量地阅读,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又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文学观念发生关系.有了感受,评论家才能产生写作的欲望.桑塔格认为, ...

  • 莫言:尊重别人的选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3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尊重别人的选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文 / 莫言 近年来,国家拿出了基金,向海外推介中国的文学,好像已成立了好几个专门的班子,选 ...

  • 出于好意与关心,首先便是尊重别人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包容与关爱

    早上叫女儿起床,发现她上火了,眼睛红肿,嗓子沙哑. 生活一切如旧,孩子没有生病,唯一可能让她上火的是昨天下午和奶奶发生"争吵". 女儿放学后,在外面玩得很开心,回家就要换衣服.奶奶 ...

  • 不随意评判别人的选择和生活是一种尊重。

    不随意评判别人的选择和生活是一种尊重. 然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隐私权"往往是不被重视的.集体主义文化,可以说就是抱团文化. 抱团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心理基础: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 ...

  • 尊重别人,就是赢家

    有一种美德叫尊重, 有一种修养叫尊重. 尊重是人和人之间的认同, 尊重是心和心之间的平等. 尊重, 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行. 但凡有素质有教养的人, 都会懂得尊重别人, 在举手投足之间, 在四目相对之 ...

  •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人长大了,必然会分善恶,然后做一个有傲气的人,人笨拙了,必然做一个善良的人,老实的人,还能被人看不起,但是心里清楚. 做人啊,叹气多了,伤感多了,就自负了,失落多了,败错多了,就耽误了,人生啊,只是一 ...

  •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

  • 胡盼:尊重与否,选择应之

    昨天,被学校"派"到集团中心校学习,内容为听课和集体备课,开始时间为下午2:15. 因为路远的关系和学习的心态,1:40便到了集团校,可是,偌大的校园里既没有任何的指示牌指引也没有 ...

  •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尊重别人的三观

    理解别人是涵养,尊重不同是境界. 01 作家文长长,有一次和朋友逛街,碰到了两个在路边用吉他弹唱的男孩. 她刚准备走过去,就听到有个女生在嘀咕: "一看就是出来耍酷撩妹的,弹吉他的男生没几个 ...

  • 尊重别人 就是赢家

    尊重别人 就是赢框 有一种美德叫尊重,有一种修养叫尊重.尊重是人和人之间的认同,尊重是心和心之间的平等.尊重,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行.但凡有素质有教养的人,都会懂得尊重别人,在举手投足之间,在四目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