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自己课堂的个性

唱响自己课堂的个性

——李达武教授讲课有感

今天来培训的教授是李达武,我以为是男的,可是进来的是一位女教授,年龄有60岁左右,很瘦,衣服很艳。

她一进来,就快乐地向大家打招呼:“少男少女们,你们好!”哇,这个称呼,我们这些学员,小的27岁,大的50多岁,怎么这么称呼我们?

她自我介绍,原名达五。文革前,同学们羡慕,达五达五,每次都是五分。文革中,同学们说你这名字只要分数,不要思想,贴其大字报,逼她改名达武,她也只好爱武装了。今年65岁了,是一个快乐的老太,自言有着60岁的年龄,50岁的容貌,40岁的心态,30岁的打扮,20岁的激情。

和我65岁比起来,你们不是少男少女们么?她说。

这老太,真有趣。主持人介绍,她的课曾让百家讲坛录过。

一开讲,感觉她的表情很夸张,有点嗲,可是,到后来,全体学员的情绪都被她调动了。

因为,她在表演,她在唱诗,又蹦又跳,她用不同的曲调唱诗经的《关睢》,用小城故事的调唱,用刘三姐的调唱,用李叔同《离别》的调唱。她不仅唱,还领着我们一起唱,互动,交流。几千年的诗歌,在她的双手指挥下,活了起来。

李达武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为“美在理解,美在知音”。她从关于“知音”的佳话谈起,阐述了道德美、人才美、性格美、能力美的文化内涵。比如杜甫一生的经历折射出他“仁爱、善良、忠诚、坚贞”的道德美;毛泽东的功过告诉我们,所谓性格美,就是对自己“自尊、自爱、自信”,对他人“宽容、幽默、智慧”,对事业人生“热情、投入、无怨无悔”;人才美则是“赏心悦目、相得益彰”。整个讲座以古鉴今,开拓视野,启迪人生,带领我们领略了浩瀚璀璨、博大精深的中国国学文化,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李达武教授那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和鼓舞了在座的每一位学员。她说:“人不是为结果而活着的,而是为信念活着的。”

李达武教授是第一个在《百家讲坛》上亦讲亦唱的人,她讲古典诗词,往往借用古调、民歌或者当代流行歌曲的调子唱出来,用音乐传递诗词的意韵,传达快乐的讯息。讲座中,李老师引导我们用《在水一方》《外婆的澎湖湾》等曲调唱出《诗经·王风·采葛》等诗篇,大家感到很新鲜,开始还有所顾虑,在李老师的带动下,逐渐放松下来,教室里回荡起动听的旋律。“讲唱结合”就是李达武老师教学时个性化的标签。

据说,李达武老师是被学生打电话推荐到百家讲坛上去的,学生们非常喜欢她的课。她的课,经常是教室里挤满了人;她的讲座,很早就有人去占座。她被学生们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她有许多粉丝。她讲的国学,曾让一个缅甸的留学生,临回国前,专门找到她,磕头致谢。

李老师也说自己是一个课痴,她最爱上课,她上的课,可以又唱又跳地唱诗词,她是最快乐的。她一周,曾上了50多节课,每天10多节课,在课堂上她是活力四射的。她给我们讲,她喜欢唱歌,喜欢表演,喜欢画画,她都将这些融入了她的课堂。

学生们说,原来国学,还是可以这样学的,是这样美的,是这样快乐的。

成功的课堂教学充满个性色彩。因为有个性,所以不乏味,因为不乏味,所以学生喜欢。

成功的课堂教学也一定是和谐的。和谐就是适宜,和谐带来愉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不温不火,慢慢渗透。

李达武教授虽已年过六旬,但举止优雅、语音标准,语言风趣、亦庄亦谐。她用不同曲调演绎不同的诗词,节拍契合,情意相融,她用现代语言阐释古诗词中美的道义;她和我们一起读,和我们一起唱,丝毫没有教授架子。听她讲课,如春风拂面,其乐融融,心向往之。这种境界就是和谐。和谐是一种氛围,教师如何把握教学节奏,如何调控学生情绪,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让自己手中拥有一支魔棒,去点化学生,去唤醒学生,引领他们走进学习殿堂。教师还有让自己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看世界、听鸟鸣,师生共建和谐的课堂,让美的光彩在课堂闪耀、流动!

教学个性来自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独特理解,是教师创新思维和内在素养的体现,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手段的运用、作用的设计、语言的风格等各方面。人有差别,每个教师均有个性,但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还要善于总结、善于提炼,更需要坚持。这是一种内在的美,是需要用心领悟的美。

讲座的最后,她让我们全体起立宣誓:我教书,我快乐;我读书,我快乐!真是奇人,她爱课堂,以她的爱,来感染我们,吸引我们。

为什么李教授的讲座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细细回味李教授讲课的过程,还真的品出了一点味道,如果她套用讲座题目的格式,那就是:美在个性,美在和谐。

  (本文选自白老师著《借给老师一分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