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常洒思母泪,此爱绵绵无尽期 | 陈爱华​

作者简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枕边常洒思母泪,此爱绵绵无尽期

陈爱华

我家老屋迎面墙上常年挂着一个大相框,里边有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母亲年轻时与我姊妹的唯一一张合影。照片中,母亲怀中抱着未满周岁的弟弟,左边是姐姐,四岁;右边是我,俩岁;我后边站立的是哥哥,七岁。凝望着照片
中的母亲,止不住思念如潮水般涌来…
我的母亲叫田秀荣,小名叫村女。生于1924年,三岁丧母,七岁丧父。一个哥哥,很早就被国民党抓壮丁了,至今杳无音信。嫂子对她很苛刻,在家生活不下去,母亲还有个小妹,最后也被嫂子折磨而死。母亲从小就在石庄村舅父家长大,舅爷爷家是解放前从山东逃荒上来的,一家人淳朴善良,接纳了母亲。舅爷、妗奶奶对母亲象对亲生女儿一样百般呵护。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经常去石庄村看望舅爷一家人,也经常让我们去。至今还走着亲戚。
母亲和父亲结婚时,父亲身边有一个八个月大的男孩,即我的哥哥,娘娘因病亡故。母亲生了两个女孩,两个男孩,我和姐姐是大的。因为爷奶重男轻女,我是第二个女孩,母亲也不受待见,月子里也沒人伺候,一天三顿米汤,一月下来,饿得东倒西歪,只能扶着墙走路。后来,母亲生我弟时,都对母亲很好,父亲也从学校回来了,奶奶也去伺候了。母亲后来说,添我弟沒受罪。
我们姊妹都出生在五十年代。不仅有三年自然灾害,而且左倾思潮泛滥。人们不分昼夜修水库,不让回家。三个孩子流落街头。六零年,我又添个弟弟,家里缺吃少喝,母亲还得上水库干活,沒有奶水,小孩饿得哇哇叫,瘦得皮包骨,眼看就没命了,万般无奈下,母亲只好安顿好我们,抱起小弟,连夜渡过黄河,到了山西境内,看到那里的人们生活稳定,有吃有喝的,赶紧打听到一家没有小孩的人家,就把小弟送了过去。母亲很快又返回家里,包起几件旧衣服,带着我姊妹三个,趁着晚上沒人,(若被发现,就走不了),一路风餐露宿,越过黄河,沿路乞讨,后母亲靠着会做针线活,给我们换口饭吃,在山西深山老林里生活几个月,保住了我们的性命。
在逃难时,母亲抱着弟弟,姐姐背着包袱,在一个烂窑洞里歇时,我不知怎么睡着了,母亲也不知道,只顾赶路,走很远了,才发现我不见了,赶紧让姐看住弟弟,跑回去找我,还好,找到了我。母亲说我命大。在那深山老林里,经常有野兽出沒,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怕。
还有一次丢失,是在河南纠正极左路线,派人去山西叫人回来时,在洛阳,人很多,我被一辆汽车挡住了视线,寻不着母亲,站在路边哭喊着,被一位幼儿园阿姨看到,把我抱到她的幼儿园里,说我像她,要收留我,很久,母亲才找到我,给那个妇女说了不少好话,才把我抱回。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家的房子曾被大队占用,我们在河西的一个窑洞里生活过。母亲每天下地干活,回来都要挑一梱枣刺,用来烧火做饭。时间长了,竟挆起了像一人多高的一堵墙。母亲经常挖野菜,捋榆树叶,拾坏红薯,拍成饼子,给我们充饥。有时还去捡些牛皮,猪皮,煮煮让我们吃。
六十年代,一家七口人(奶奶已去世)的吃穿用度全由母亲精打细算。父亲回乡后,辛苦一年挣的粮食不够半年吃。一年到头,算算只能挣二十几元钱,还分不到手,拨给工分不够的人家,等于打了水漂。一家人穿戴全靠母亲纺花织布。我们稍大一点,母亲就让我们也学着纺花,织布。那时,煤油灯也点不起,小豆油灯下,支起三辆纺花车,母亲,姐和我。姐每天纺一个大线穗。我心着急,手上不去。有一次竟在线穗里边纺粗线,外边盖细线,一天纺了三个线穗,当时,母亲还夸我有本事,我心里也乐滋滋的。过不了多久,开始框线时,母亲才发现我纺的线穗里边的线粗,不能用,很生气地对我说,“你咋捣开了,这能用吗?”,我知道理亏,头低了,脸红了,再也不敢这样了。那时,衣服很少,很少换洗,所以烂的快,母亲补补我们继续穿。我记得,我夏天,一件粗布半截袖,冬天,只有一件枣红色的小棉袄,经常冻得瑟瑟发抖。
我家南屋,四处通风,有两处露着天,在寒冷的冬天,父母会在门后边点把火取暖,是豆杆,玉米杆,几分钟火都灭了,一屋子烟,呛得人直流眼泪,屋里还是象冰窖,脸冻烂,脚冻肿,是常事。多少个寒冷的夜晚,我睡在母亲脚头,母亲总把我的脚挟在她的腋窝,那温暖从脚上暖到心里。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遭遇了文革。我家被贴了大字报,一家人吓得胆战心惊,父亲把我家的书籍全部烧了,我们也不准入红卫兵,被另眼相看待。该上高中啦,大队不让我上,是母亲据理力争,我才上了笃忠高中,弟弟就不让上高中,小小年纪,就跟大人一块去修路了。
多舛的命运,养成了母亲乐善好施的品质。早些年,豫东经常有过来逃荒的,母亲一见,那怕自己不吃或少吃,也要给那些人一碗饭,半个馍。家里有点吃的,就舍得拿出来分给他人。她常说的一句话:“有饭,送给饥人;有话,说给知人。”“别人吃吃传名啦,自己吃吃填坑啦。”她就是这样做的,以她博大的胸怀处人处事,感染着我们,教育着我们。
在那贫穷的年代,每年母亲都要用仅有的一点白面蒸成白馍,让我们去走亲戚。我的舅爷家,我的舅家,我哥的舅家等,我们从没吃过白馍。母亲纺花织布的被子,单子,总要送给比我们更穷的乡邻,亲戚。
母亲心灵手巧。她会剪裁衣服,左邻右舍经常有妇女们来找她剪裁衣服,有大人的,有小孩的,她从不嫌麻烦。她会剪纸,剪各种图案,每年的窗花,都是她剪,贴在窗户上,形象逼真,煞是好看。母亲经常在门帘上,帎头上,衣服上,绣上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我们小时候的衣服,全是母亲亲手缝制,很合身,好看,我们的穿着,经常得到他人夸赞。
我的母亲出身贫寒,没有上过学,只在解放初期上过“妇女识字班”。她深知知识的重要,因此,在学习上对我姊妹几个要求非常严格。坚持让我们读书。我们村子是个大村,是公社所在地,但和我同级上学的,只有四个女生,我是其中一个。很多家庭都不让女孩上学。母亲督促我们学习,我们也不知道怎样学习,就趴在桌子上抄写报纸上的诗歌,家里的书文革中已被烧完。我记得在我家南屋里间的桌子上有一本“陈三两爬堂”,早就被翻烂了。有一次,我在小西屋看《封神榜》,母亲把门敲开,我吓跑出去了,以后也不敢看了。母亲以她独特的方式教育着我们,深爱着我们。
一声春雷天地动,改天换地人世间。
我姊妹先后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记得我参加工作不久,一次,突发急性肠胃炎,同事们把我送到医院,母亲知道后,立即到医院来看我。晚上,我让母亲回去休息,母亲不想回去,但怕我生气,只好回去,但医院大门已关,母亲又不想上去打扰我,就在医院的院子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母亲才告诉我。我眼睛湿润了。
母亲对我们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在我们长大成人后,又开始为我们的后代操心。我外甥2岁时,母亲把他从新疆带回来,姐和姐夫当时在新疆工作。七十年代末,家里连个暖水瓶也没有,老父亲每天晚上半夜都要起来烧水给我外甥冲炼乳。家里的床边贴着旧报纸《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母亲就让他认字,数数,背古诗。后来,我调入县城工作。也添了儿子,女儿,还有我侄子等,父母都让他们早早认字,背古诗。由于父母有早期教育的理念。这些孩子后来都进了高等学府。
值得一题的是,当年母亲把小弟在山西送人后,母亲一直惦记在心。后来条件好了。母亲每年都要去山西看望。那家人姓宋,也是善良之家,小弟的养父母对他很好。他们收养我弟后,又添了两个男孩。母亲每次去那里,他们都要“下锅”,就是炸油食,是当时招待客人最好的食品。后来,我弟回来上学,长大后,接了父亲的班,当了老师。后来又去洛阳大学学习了俩年,取得了大学文凭。母亲经常对他说,不要忘了山西父母的养育之恩,多回去看望老人。小弟也经常回去看望,有时还把养父母接来住几个月,尽到了儿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小弟的回归,也了却了母亲的一桩心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母亲对我情。
我的母亲在儿成女就,孙辈长大,该歇一歇,享点福之时,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千言万语,也诉说不完母亲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永远也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只有永远铭记母亲的教诲,继承她勤劳善良、乐善好施、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学习她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坚强性格,在生活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任何急流险滩,都要像母亲那样,勇往直前,达到胜利的彼岸。

作者简介

陈爱华,女,河南省渑池县人,生于1955年。1978年毕业于豫西师范数学系,先后在渑池县县直中学、实验小学、曹端小学任教。2010年退休。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征稿通知

订阅的话:13343811328(微信同号)

《文学百花苑》2021年1月1日起将以新的面孔出现,刊号为:CN41—0066,邮发代号:35—558
《文学百花苑》新版本式样沿用大16开,约176个页码,每期22万字左右。同等质量稿件,征订样刊者优先发表。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拒绝一稿多投。
2、上刊作品文体不限,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微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投稿后与编辑联系,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5、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主编联系。
关于投稿
杂志、大赛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投稿:123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苑》自2021年元月一日起与河南经济报合作,每年50期,可刊登学术论文、文学作品、人物专访、企业奋斗史及各类广告。河南经济报新闻周刊具有单独刊号及邮发代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国内各地邮局皆可订阅。欢迎合作洽谈。

文学百花苑作家联盟
2020年12月28日

提示

近期,不少网友反映有平台、微信群或个人打着《文学百花苑》杂志主编、副主编或编辑的旗号招摇撞骗,给《文学百花苑》造成极坏的影响!

敬请广大爱好文学和具有正义感的文友擦亮眼睛,杜绝坑蒙拐骗,杜绝不实信息的传播。即日起,如发现以《文学百花苑》名誉及其头衔征稿者,敬请举报。

杂志、大赛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投稿:1238873875@qq.com

举报电话:13343811328(微信同号)

文学百苑第三届微型小说研习班招生启事

凡立志于小小说创作的初学者和有一定写作基础的文学爱好者皆可加入,学习时间为六个月,随到随学。

  每期学费800元,可在河南经济报刊登一篇习作,在《文学百花苑》杂志上刊登三篇习作。

往届学员500元,待遇不变。
完成学业后可直接推荐加入中国微型小说学会。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微信:shuai_pengju

重要通知

即日起,平台开始发放稿费,具体措施:点击量以七日计,500点为基准,发放10元稿费;1000点30元,1500点40元,2000点60元(作假者剔除),中间点数不计,参赛作品除外。特别优秀作品直接选入《文学百花苑》杂志,免费赠送样刊。此为试行草案,在新规定未出台之前按此标准执行。

投稿邮箱:1258873875@qq.com

微信交流:shuai_pengju

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2月28日停止接收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决定举行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次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1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1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河南经济报·文学百花苑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1年1月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