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朱家桥”,不一样的桥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古镇“朱家桥”,不一样的桥

作者:张明儿

新市古镇以“七十二座桥,三十六条巷”而名扬四海,新市确实河多,桥多。本文要说的是新市古镇的“朱家桥”,它是每个新市人耳熟能详的桥,座落在新市刘王堂前,通往西河口对岸处的桥,对面连接着一条小弄——朱家弄,这是一座看似极为普通的桥。不过,有一个疑问一直悬在新市人的心中:先有“朱家弄”,还是先有“朱家桥”?

图为新市潭鸿儒先生画作

这悬念一直伴我成长,但我所听到的民间答案,没有一个能够让我真正释怀。后来我发现,这座桥有许多秘密,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随着了解的事情多了,随着对它的历史深入,我对这座桥便深怀敬重了:这是一座不一样的桥,是新市所有古桥中最为古老,最能让人感动的桥,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新市风雨沧桑的桥,是与新市同成长、共发展、见证新市所有故事的桥。

它的不一样有许多,很深重,有人物,有故事,有记载,有名号,久远到可以抵达新市历史的初页,与那里的先贤英雄人物,结下不解之缘,它迎接着第一批陆市人,成为新市古镇的象征物标志。它的众多故事形成令人震撼、励志、振奋、感怀的精神形象,高大矗立,鞭策着后代继续努力。

第一个不一样:陌生的名字:“保宁桥”

所有新市人中间,知道“朱家桥”就是“保宁桥”的人很少,连桥堍周边的平民百姓大多也不了解。后来才发现,“朱家桥”是流传了一千多年历史,民间口口相传的名字,而“保宁桥”是因永灵庙内的庙神朱泗,在五代后周时期,太祖郭威广顺年间(公元951年—953年)。朝廷对“镇国大将军”朱泗改封“保宁将军”。这一事件发生后,才有“保宁桥”名字的,这一名字一直躲在《仙潭志》里,没有出来,老百姓不习惯叫它。

第二个不一样:它的桥名以“姓”为名

新市古镇的桥,很少与姓有关,与姓有关的桥必定与这个姓有着难于割裂的关系。这是“朱家桥”,“朱”在新市历史上最为尊贵的人是朱泗,这座桥能以“朱”命名,必定与治水英雄朱泗有关,联系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朝廷,将此桥改名为“保宁桥”,此疑问也就不答自解。“朱家桥”必定是与“保宁将军”的朱泗有关,“朱家桥”即为纪念朱泗,或者是朱泗当年治水留下来的桥。

第三个不一样:它的位置在“西河”定位的起始

新市“西河口”是千古之谜,但了解了“朱家桥”也就了解了“西河口”的基本历史。这应该从朱泗治水的故事说起。朱泗是公元289年生的新市人,当时正是西晋时期,在他十六七岁时,就开始参与和领导了新市一场治理水患的运动,开河挖渠:

尝因大旱。远运漾溪之水,以纾民力。

(摘自《仙潭志》)

历史书上说的“西河”就是指从“朱家桥”到“望仙桥”一带。所以“朱家桥”是“西河口”的开始。朱泗正是从新市的西端开出河渠,引入西溪漾水,一直引到了这条河流里,他开挖的两个潭——南潭与西潭,迄今为止,还是发挥着蓄水功能。这一河流引发西栅之水与南栅之水的贯通,让新市成为“水陆环绕,舟楫通利”的好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推断,这座桥有可能是开挖河渠时,当年所架的木桥,一直沿袭下来,人们为了纪念朱泗才会命名这座桥为“朱家桥”。

第四个不一样,它见证了新市历史发展事件

新市古镇起于东晋,兴于南宋,盛于明清。这座桥在东晋时所建,它见证了朱泗治水的盛况。到了南宋,当年做“转运使”的吴柔胜就住在“东岳行宫”,是离这座桥仅数十米的一处古宅内。吴柔胜的儿子是吴潜,他是一位新市历史上曾经做了状元又做丞相的大名人。吴柔胜的到来,他的家族为新市古镇历史,添写了辉煌一笔。后来在这座桥的北面建了“刘王堂”,从此这里拜神祭祀的人络绎不断,后来这里便成了一个新市商贸最大交易点。而新市水路运输的交易,大多在西河口完成,让“朱家桥”全部获得了见证。

以上的四个不一样,说明了“朱家桥”历史的厚重,是新市镇古桥中的“长辈”。它没有其它古桥虚无神化的名字,它是真实的,是历史的参与者,与桥相接的“朱家弄”应该是以桥为名,因为它是人们心中爱戴的一座桥。“朱家桥”,就是一部新市古镇发展简史。

对于这座桥,我不会低估思念,它毁于上世纪末,在我记忆中,它是高高的,像“日晖桥”一样的拱形,河流略宽,桥梁跨度大势,横跨于河流之上,与对面“朱家弄”相接,桥体是武康石,暗褚色,苍凉的样子,古人悲壮的设计风格,体现出后人为先祖祭祀的凝重心情。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