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己亥年纪事

阅读说明:

  • 今天腊月三十,己亥年最后一天,推送一篇思维观察员-鹏君的个人年度总结,作本年度推文的结尾;

  • 本纪事共8500多字,核心记录了本年度经历的“七件事”+小寄语,阅读用时约25分钟。

    /////////

腊月廿八回老家时,翻出了羽绒服套身上,看了看镜中的自己,咦~怎么感觉我又厚了…厚了…了,这可能是这一年最显而易见地时间的痕迹了吧。

好在,这仅仅是“可能”。这一年的经历,概括起来就七件事,分别关于:汇总、立志、行动、好玩、坚持、幸运碎碎念,末了一个小寄语作结,便是。

//////////

一件汇总的事

这一年和往年一样,也是从不确定性开始的,工作或者叫职业方向、生活状态、还有其他。好在,因祸得福,从这样的状态走出之后,使我更近一步的接近了我自己。

起初工作是疲惫的,公司战线拉的太长,持续性的消耗却没什么实质收益,积极性不高。在综合岗位上承上启下、内外沟通需求和资源对接上还算应付得过来,但总是不怎么习惯这样频繁地人际链接,与一点就通的聪明人还行,而笨的人真不愿意费口舌,但是呢…笨的人却能聪明的拿到御赐免死金牌。

起初的生活状态有点萎靡,确切地说是没有什么生活,工作两点一线的跑。早上去公司列出工作清单,分配的分配、落实的落实、沟通的沟通、跟进的跟进,忙忙碌碌吵吵闹闹的,也绝对少不了低智地争吵。晚上回到住处,就是躺尸,还莫名的有种“工作了一整天”的心安理得。而这种“心安理得”却无时无刻不在抽自己嘴巴子。

你现在做啥呢,是你想要去的方向吗,你这样做内心充实吗,你能感到快乐吗?……答案统统是否定的,那么当前这样得过且过的日子你凭啥心安理得呢?——只不过是用忙碌起来的虚假充实,来表现着“我在努力”的姿态而已。

这一年的开端就陷在了这些不确定性、质疑、厌恶、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和状态交织的氛围里。我不喜欢,也不能坐以待毙。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调整方式:其一,从所处的环境入手寻求出路;其二,回顾和反思自身从而找解决方式。相比较,第二个方式更具操作性。

萌生了这个想法,回顾与反思就被提上了议程。加之“第一批90后马上就要30岁了”的吆喝,那我何不把时间轴拉长些,如果耐活一些能到90岁,现在近三分之一的生命历程了,就一起把这30年给总结一下吧。

记得的才算活过。所谓的总结就先简单地把自己过去近30年经历的事和思考记录成的文字做个汇总,分类打成包统一陈列:一来是给自己过往30年生命的总结,二来是通过回顾寻找较真实的自己,三来也是记忆封存再启程。在朋友的帮助下开通了个不能被轻易删除文章的博客,随即逐步的开始了整理。

整理汇总了从2014年7月5日到当前的日志,以月为单位整理成篇;把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年末总结拉在了一起;把之前记录20岁之前记忆的10篇文字搬了过来;把此前给一些朋友单独的文字也拿了出来;把之前对一些现象/观点的看法和思考的文字也整理了过来……

这个整理过程,前前后后用了我3个多月时间。完成之后,笼统地算了一下,有150多篇,150多万字。也曾和朋友开玩笑聊,如果这每一个字可兑换一块钱,那我30岁的生活看起来在日常消费上会自由些。“如果兑换了,这些字就不属于你了,你还换吗?”朋友问,“这些文字就和你没有关系了。”我稍加思索:“换,肯定换!”,思索什么呢:不可能的事,何不大方一点。

这个汇总对我很有意义。它们汇聚了不同时间段“我”之所以为我的缘由,既可以看成一个成长记事,也可以看成一个心智演变实录。这个过程也让我再一次认识了点自己——原来我是喜欢写字的,喜欢瞎琢磨事,喜欢把琢磨的东西讲出去

而且这个喜欢一直陪伴着我,不管以前和现在遇到过或者遇到了怎样的境遇,只要拿起笔写起来记录起来了,它就能给我疗愈,给我信心和力量。我想我会这样一直坚持琢磨和记录下去,这种由内而外生出的充盈,使我感到平和与喜悦。

//////////

一件立志的事

30岁之前总结完了,那么30岁之后呢?

之前是长大、学习、适应的过程,现在30岁了,所谓“而立之年”了——现在在做啥,以后要做什么呢?如果之前茫茫然然,还情有可原,那么之后作为一个标榜自己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继续地茫然度日下去,就有点对不起这样的标榜了。可是将来要做什么呢,什么才是值得我愿意倾注一生想要去做的事情呢?

想想而立之年,“可以实现自我的人格独立”,自己做的差强人意;“对自己和世界有足够的觉知”,是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能解释;“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个需要时间历练。那么我接下来60年(耐活的话)要做什么呢?做什么才是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才不枉此生呢?

人在年轻的时候,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王小波的这句话,在我发出疑问的时候体会更深切。在整理之前的文字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找到和肯定了自己关注的、喜欢的、擅长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它们——思维和思想

从记事起就很好奇,为什么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困难和条件,A能解决,B就不能;同样环境中的事物,不同人就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对不同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看法也是不同……为什么?如何思考的?差异何在?有没有优秀的思维方式?能否将一些人现有的主观的、片面的、情绪化的、悲观的思考方式进行改善?我感兴趣的在这——思维/思考,不管是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影视剧、书籍,我关注的更多的是里面的思维/思考方式。

思想,就是有主见,是建立在理性思维/思考基础之上形成的结果,是思维/思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形成自己的思想,简单地讲就是要有自己的主见、观念、信念,而且还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云亦云、被割韭菜、缴智商税,也就能辨识真伪、主/客观、情绪与理性,能建立理性社群推行的契约关系。

如果更多的人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这些人组成的社会便是理性的社会,他们自然而然地便会寻求政治参与,这样就有了理性公民。当理性公民获得了真正的公民权利,就会成为真正的国家的主人,同样的,国家也就真成了每一个公民的家。而这样的情境,是我追求的理想国。即便是简单地在脑海里勾画,也使人兴奋不已。

结合坚持的“记忆”——记录分享,于是给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总结成了三个词:记忆、思维、思想。这也是“三件”现在和将来需要去做的事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不遗余力地做下去。

记忆,是记录和分享,关于自己和自己的意识世界,是“我”存在的基础;思维,力求解决的是“人如何理性思考”的问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优工具探索;思想,关于理想国,关于自我定义的人生意义,是最终使命。

当我定了这“6字方针”之后,之前的年龄焦虑、生活和职业的迷茫与慌张就弱化了很多,甚至逐渐在消亡。即便以后还有60年,甚至更长的生命旅途,只要有一个方向在那,坚挺着那个灯塔,用心踏实地对待当前的生活,相信生活终将拥抱我,告诉我:这样的选择,值得!

退一万万步讲,即便不如此,坚持行进的过程中收获的满心欢喜,于我的生命体验也是真切的。

//////////

一件行动的事

记忆 | 思维 | 思想”这6个字列了出来,然后就完了吗?当然不能!生活状态里如果没有对应的具体行动,那么之前思考的一切又会沦为口嗨,意淫意淫就过去了,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循环往复着,了无生机。必须得行动起来!必须做!

在你开始做之前,不要只问自己怎么做,要问自己:为什么做?”小扎曾经这样讲,我对照着看了下自己,有两点原因:

首先,这是我喜欢、向往、以及追求的理想国的样子,为此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

其次,理性思维/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所在,强化和提升于一个人一生的为人处事尤为重要,我是受益者,也很希望将这样的利好传递出去。

既然有使命的气息,那么就往前走吧!只需要多用心就是。

记忆,每天的日志在持续,这个是习惯。思维/思考的方式是关注的核心,也是拥有思想的前提。思想,是急不得的事情,只要关注和使用思维/思考久了,思想的形成便是水到渠成。当前既然要做,那么就从“思维/思考”开始——

人在遇到问题或处理事情时,会有哪些思维/思考方式,哪种更客观地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它们具体又是如何运转的?用的人如何提炼出来,学的人如何掌握,具体情境中又该怎么应用?

就以这个问题入手,开始“观察思维 | 记录思考”,寻找有价值的思维方式进行分享,用这些思维方式来思考当下出现的社会热点、生活困扰、工作难题,在一切可以用得上脑子的地方,把思维/思考的价值给显性化——展现出来,慢慢地影响多一些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理性的选择最合适的思维方式,以便捷高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困扰,及工作中的困难。具体的行动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先从“思维/思考方式在工作中的应用”开始。工作的本质就是解决一个个通往目标途中的难题的过程,而高效的思维方式可以直接在此见效。如果多一些人在工作中通过使用高效地思维方式而收益,那么必然会把适合的思维方式带到生活中同样收益,既然是利好的事情,就不难坚持,而坚持久了就会形成主见、形成思想。那么开发一套“职场思维课程”就成了一种必然,也是第一步的重点。从10月份开始,现在课程已经开发完成。

第二步,给“职场思维课程”搭一个社群,于是公众号“思维观察员”就开始了运营,确切的讲是开始了内容积累,秉持“观察思维 | 记录思考”的理念,以思维/思考类文章撰写和推送为主。同期,知乎平台专门关注“思维/思考”类话题,答题、专栏一并进行。简书平台也作为一个次级平台存放内容。这一步,现在已持续进行了两个多月。

第三步,是“职场思维课程”的商品化,以不同形式呈现,在对应的知识变现平台建立基地,尝试线上先下课程分享活动,对应的录制视频课程、短视频,设计训练营等。运营中丰富和完善了的课程内容,打包装订成册,再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出版。这些事情是2020年的主要行动方向。

第四步,是后年和大后年的大体规划,在前面三步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借鉴第一套课程的运作模式,再开发两套课程,一套关于“职场/生活沟通”,一套关于“批判性思维”。把时间轴拉长了看,慢慢地对思维/思考方式有意识的应用就能贯穿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这样的每一步都可能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行进,未来可期,使我欣慰。

……

理想规划是美好的,但要真正启动起来专注地来搞,则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资金,其次是对应的智能和技能支持。前者可以换取时间和精力来专注,后者是为了把这个事情做的更高效——不管是内容质量还是传播力度。于是和一些兄弟、好友进行了沟通,期间得到的反馈给了我很强劲的力量:

“你都念叨了这么多年了,既然要做就赶紧做起来。”

“你做就是了,要我怎么支持你说,出钱还是出力都没问题。”

“那就搞起来了,赶快搞起来!”

“听着你这样讲也全乎着,方方面面都有考虑,那就先启动起来。”

“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了就说一声,能搭把手的一定得搭手。”

“课程产品出来了,告诉我,我第一个支持。”

“要怎么推,给我链接,文案写好的话最好。”

“钱,这会儿虽然没法支持,但是其他出力的跑腿的活,有需要的说声就是,怎么都得参与一下。”

“要做肯定是要做的,但是在做之前计划得详细一些,这样做起来进展会更顺利些。”

“盈利一定是要考虑的,但不是现在,先做内容,有了有价值的内容,才会有人,有人认可了,变现和盈利就不是问题。所以先专心积累内容。”

……

应《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所说:“当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都会来帮你。”——真的很感谢!感谢你们赋予我这份认可与信任的力量。

当然,也有质疑,否定一圈之后,委婉的表示:“这个事不是做不了,只是非常困难。”也有朋友表态的:“这个事情我看不懂,也参合不进去,但还是祝福你。”也有对此置之不理的。于我,也感谢这里的真诚,不至于使我太过理想化,回归理智更容易看清现实。做一件事哪能所有人都感兴趣、所有人都认同和支持呢,这以后也是常态,坦然视之。

现在两天一篇的原创推文在坚持,知乎问答分享在逐步积累,思维/思考课程在优化,课程转换平台在了解熟悉……这些事情,坚持的在坚持、启动的在启动、规划的在规划,一切还算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既然选择了,就坚持做。行动起来了,问题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

一件好玩的事

客观上讲不叫“好玩”,纯粹地苦中作乐罢了。

事情从5月份公司欠薪开始,到8月连续3个月公司没有发工资,8月底大家集体离职,进行了一次通过法律程序讨薪的体验,结果是:到现在还没有结果。

事情的起因是拖欠工资,但走上法庭也绝不是因为工资。如果公司就当时遇到的问题给大家如实地做个说明,也切实地有方案在弥补,那么也不致于法庭见。

不是说工资不重要,吃喝拉撒睡都得靠着它呢。只是比欠薪更恶心的是欺骗和愚弄的行为,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尔反尔——

被追问工资了,回应“下个月给”;

下个月时间到了,没有给,也默不作声。被逼问了,回应“再过15天给”;

15天过了,好像没什么事发生一样漠视着。再追问,说到:“3天后给大家发”;

3天到了,还是得催,不耐烦了讲“给大家先发上上个月的50%,下个月再补发”;

下个月到了,不说上月工资了,连上上个月的50%都没发,似乎这个事可以不了了之一样;

再追问,对方理直气壮地毫无违和感,大家还被批评为没有奉献精神不能像某某某同事人家拿自己的个人贷款给公司用呢,你们就只顾自己…

整整3个月,大家没有听到一句真话,公司对食言可以堂而皇之,大家拿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竟然成了无理取闹,公司不仅不支付薪酬还试图从大家兜里掏钱。

大家对此忍气吞声,公司反过头指着你讲“连自己的利益都不知道维护,还能干什么”;你捍卫自己的利益,又被讲“不知道感恩,没有良心”。想好好沟通吧,不是不回你电话,就是拉黑你微信,甚至“我也没办法,你想告了就告去吧。”

这也是活久见,一个刷新认知的过程。难道信息传播如此流畅的今天,诚信在企业和经济环境中还是这样不值一提吗?话说这样诚信严重缺失的企业和老板,是如何在这个几近透明的商业环境里存活着的?我弄不懂。

可是想想自己的这段经历也就明白了——眼瞎或侥幸——对现有网络上可查的企业失信信息不闻不问;或者认为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失信情况不可能再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两者皆有,所以给在这类企业和老板活下来的可能。

及时止损,8月底大家集体离职。一同去劳动局走仲裁,即便钱拿不回来(拿回来更好),也得让这个企业关闭不能再继续祸害其他人。9月初仲裁申请半个月,等待开庭半个月,10月厅前达成调解,等候执行夸了一个月,12月份安全依旧没有任何支付,12月底走法院强制执行,1月份的执行就看法院了…

开年后的2月、3月,再跟进,走追加股东程序和申请劳动局“垫付”。总之,战线拖拖拉拉大半年了,也没有个所以然。

整个过程苦闷,却也不失好玩。好玩的点在于公司从来不说“不给”,而是“要给,但是过XX天”,即便是仲裁的时候,甚至强制执行的时候,依然如此。而作为劳动仲裁委和法院,你有案子我就接,这是我的工作。接了你的案子我按流程审起来,审过了就是过了,有条有理有依据,致于结果嘛…好像与我仲裁委/法院关系不大。

于是每个人、每波人都按着自己既定地规则在行自己的事儿,导致的结果是你的工资被拖欠了也就被拖欠了,这与他们做不做事,一码归一码。

公司一而再再二三的给你希望,让你等待再等待,抓的是人性易期待的特点,推移着时间,久了,讨薪的人也就疲惫了,这个事也就可能不了了之了。公司欠薪坚决的“给,但就是没钱。”抓的是劳动法的空子,反正没钱你也不能拿我怎样。仲裁委和法院,就是依着法律条文做工作,做了就成,我就是法了,别人有异议还能咋的。

以上每一条都是遵从了一定的规则,不归你愿不愿意,遵从一定的规则就能使一些事运行下去,结果无所谓好坏。

人性是一种规则,法律也是,既然是存在的规则就一定有它的必然性。没有看见规律的话,顺其自然地遵从便是。觉察到了,如果有利可图,是不是也可以钻钻空子呢?

最后想想,自己还是没有钻空的那个客观能力。和朋友聊这些事情时得出的共识:社会规则应该导人向善,道德应是自我规范的底线。看来这些看得见的空子我自己是钻不了了。

//////////

一件幸运的事

遇见是一种幸运,不了了之似乎成了一种宿命。

之前我相信第一眼的喜欢,长了几年之后的现在,依旧相信。只是,随着人越来越理性的时候,这种第一眼的喜欢就越来越经不住推敲,更愿意相信老一套的日久生情,真香。

机缘巧合(所有的故事都这个开头)的认识了一位女孩,没有什么“第一眼的喜欢”,普普通通的朋友即是。可是聊了聊之后,却发现原来她是个宝藏女孩,越了解越觉得有趣:不管是鲜明的自我意识,还是独立甚至“孤僻”的性格;不管是得心应手却有些抵触的社交能力,还是对人际距离的敏感而亲疏有度的拿捏…这些都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个体该有的模样,这样的人出现在生活中必然有趣,我喜欢。

那段时间,我们一有时间就会约饭聊天,而每一次见面于我都是一种期待。每一次聊天,要么可以交流一些观点,要么就有的没的扯一些没头没脑的经历或故事。聊前者的时候,有观点的契合,有疑惑的雷同,即便观点冲突,也能保持起码的尊重,算多一个思考世界的维度;聊后者的时候,感概原来以前还有这样一个小孩,在我的经历里面没有过,或者有过却与我的经历截然相反。这样的相处,使我觉得很新鲜。

不否认,在生活里我的情感状态一直平静如水,甚至是死水。这个状态是我一个人的,一切都是定数,一切已被我安排妥当。这段时间感受到的新鲜感于我就特别稀罕。只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状态里面陷得太久,就不懂得或者压根没有能力来保持这样的“新鲜感”,甚至连如何走出自己固有的状态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更别说主动地进入并经营两个人的关系。于我,表达不是,不表达不是,被拒绝不是,被接受也不是。

最终像德卡先生的信箱里写的:“人与人的缘分大概如此,从获知你的名字开始,对你产生好奇,由此而生的贪心,想与你产生更多的羁绊,多数时候却也只能放下你。”遇见的幸运,似乎又要陷入不了了之的宿命了…好在,相处时感受到的期待、触动与孩子气是真实存在过的。之后,也许能做的就是放下“贪心”与妄图建立的“羁绊”,一切顺其自然吧

之后的之后,若得之,我幸;若不得,我命。若就此别过,愿在未来某日再次遇见时可说句: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

一件坚持的事

毫无疑问就是“小太阳-薪火计划”计划了。

从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们已经坚持了41个月。今年多了几个小伙伴参与,也进行过一次梦想助力。明年我们还会坚持下去,持续坚持120个月就是10年,坚持到480个月,就是40年。

关于这个计划,之前的文字在《我们每月发的“小太阳·薪火计划”到底是个啥?》有过详述,在此再简要提炼一下:

既然觉得一件事是对的,那么就去做。

所谓的“薪火”,即希望将温暖与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又传递给另外的人,传递久了,参与的人数多了,每一个参与者都将从中体验到助人的充盈与被助的温暖。

“小太阳”,考虑的是:每一位传递者自己先得有能力,才可能在他人需要时给予支持。我们鞭策自己先成为像小太阳一样有能量、会发光的个体,这样既可自助以助人,又可自达以达人。

具体做法——通过每人每月汇存9.9元做“积薪”,以这种形式每月提醒自己:自助助人,自达达人——鞭策自己寻找并掌握自己的核心能力。

坚持这种仪式,即是逐渐深化助人意识能力意识的过程,而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引导行为。在生活和工作中会自不然的做出助人行为,对自身核心能力的寻找和掌握也会更加重视。

每一次提及,都希望有更多认可这一理念、志趣相投的伙伴加入进来,一起来坚持这件长久的既可自我成长、又可传递温暖的事情。

至于每月汇存的9.9元,其意义大于事实本身。前期用以支付参与者“小梦想”事前筹划用度,费用收支透明公开;后期,在满足成立基金的条件后,设立类似的梦想基金以支持更多有小愿望。

持续的理念坚持,持续的行为实践,持续的能力增长。助人,也将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身处的环境,必将因为我们的一个念想和一点一滴的行动变得更加温暖起来。

相信善意的温暖,相信时间的力量,在现实世界里做一群“自以为是”的理想主义者。以“小太阳·薪火计划”的坚持为坚持。

//////////

一系列碎碎念

这一年的一些感受深刻的碎碎念——

  1. 人的脑子存在的最大意义,仅仅是尽可能的骗自己过得开心罢了。

  2. 当一个人看清了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后,就不会再因为不确定性而感到不安了。

  3. 当一个人能在深夜感受到了阳光的明艳,一粒粒与肌肤亲昵时,便能懂得黑暗是另一种光明。

  4. 当一个人看到、听到所谓的“思考”仅是鹦鹉学舌,便能体会到真正思考的那股力量,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蠢蠢欲动。

  5. 当一个人触摸到认知化成的棱角分明的钢筋焊接而成的四方铁笼时,才会理解那些叫着喊着突破认知的人是如何负重前行,步履蹒跚。

  6. 当一个人接受了自身所处的环境被规则支配着无法对抗时,才会坦然地选择认怂、顺从而借力于它。

  7. 当一个人对一些事坚持的久了,从一开始的自说自话,到后来自然地从身体、从话语、从眼神里流露出来时,会更加坚定时间的力量。

  8. 当一个人坚信了这个社会是个圆,起点在己,终点也在己,所作所为种因,果也会业报于你,便能更加真诚地对待生活。

  9. 当一个人能区分欲望和志趣时,原本的困扰变可以坦然处之,原本飘忽也定也有了灯塔。知道了自己要去哪儿,人也就不慌乱了。

    //////////

寄语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当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得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By:赖里·马利亚·里尔克

—— 鹏君  己亥 腊月三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