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凤姐和宝钗关系不好?两个聪明人的默契,骗了很多人

宝钗进贾府,王熙凤是其姑舅表姐,且都是年轻女孩,理应关系亲密。然而,80回文本里,二人没有私下交往,而且互相都有贬低之词,凤姐说宝钗“事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宝钗说凤姐“市俗取笑”。于是,这成了、宝钗的一条罪证:你看,她表姐都不待见她,可见人缘不好。

假作真时真亦假”,作者曹雪芹最喜欢用障眼法欺瞒看官。王熙凤和宝钗都是聪明人,这两个聪明人用默契,不但欺瞒了贾府中人,而且欺瞒了一众读者。

如把人从心智上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四类:智、慧、愚、笨。

智从知从日,日日求知,因掌握了更多知识而变成智者。这个知识,既指从书本中读到的知识,也指从生活中总结的经验,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宝钗和刘姥姥都属于此类:宝钗是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双重途径所增长的知识,刘姥姥则纯粹是生活经验。

慧从心,指的是天性聪明,比如黛玉的“心较比干多一窍”和王熙凤的心眼多、心机深。如果纯粹从天性聪明来看,整个贾府也只有凤姐和黛玉两个人为其最。

愚也从心,但与其相对应的是智而不是慧。愚不等于蠢,愚指的是心智未开,蒙昧不明,就像未接受过开启心智教育的人。因为既没读过万卷书,又没行过万里路,见识短浅,遇事不懂得用智巧,基本上靠本性来行事,简单粗暴。王夫人就是愚的典型。

笨则与慧相对,主要指天性不聪明,反应比聪明人慢。聪明人一个眼神就能领会的东西,笨人怎么解释都很难明白。如果笨人又缺少人文教育,那就不但反应慢,而且言行上粗鲁不堪。越姨娘就是笨的典型,而且是又愚又笨。

这四个类别又两两组合,智与慧组合,都是反应快且居主导地位的聪明人;愚和笨组合,都是反应慢且容易被人利用的蠢人。

王熙凤和宝钗都是聪明人,聪明人的特点就是懂得观察环境,看清自己的位置,从而用最适合的方式来与人交往。

于是,她们之间不需要言语,就形成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就是保持交往的界限,不授人以柄。

王熙凤的管家位置决定了,她必须离宝钗远一点。

管理者难当,不仅难当在事务烦杂,还难当在经常要避嫌,不但是在任命人才上需要避嫌,费用支出上也需要避嫌。因此,探春刚一登上管理位,就遇到了舅舅丧葬的问题,婆子们就等着看笑话。愚笨者赵姨娘果然就来给这个笑话添料了,逼得探春当众和亲娘闹了一场。

薛家住进贾府,虽说“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但总会有好事者各种猜测造谣:说得好听而已,钱都抓在王熙凤手里,王熙凤又是薛姨妈的外甥女,暗地里不知道给了多少好处呢。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世间毕竟智者少愚者多,王熙凤得了娘家那么多好处,赵姨娘还要说她“这一分家私都叫他搬送到娘家去”。这种事,只要有人怀疑,就没办法说清楚。

因此,薛家进府,给王熙凤带来了风险,毕竟她只是代为管家,无权像贾母一样想厚待谁就厚待谁。

王熙凤的位置,好比职业经理人,是被企业外聘的管理者,太多人想看她的笑话,也有太多人想抓她的把柄。如果职业经理人把一个亲戚招进公司并多加照顾,即使她业绩做得再好,也会被唾沫星子淹死。

因此,站在王熙凤的角度,她不希望和薛家过从太密。所以,宝钗的十五岁生日,贾母发了话“要替他作生日”,但具体怎么操办,“连多少大生日都料理过了”的王熙凤却跟贾琏讨主意,等着贾琏发话,其目的就是避嫌。

宝钗远离是非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她必须离王熙凤远一点。

住进贾府,对宝钗来说完全是不得已,哥哥爱闯祸的性格决定了,薛家必须找个有庇护能力的人家寄居,正如贾政所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原计划是寄居在舅舅王子腾家,没想到还没进京,舅舅就“奉旨出都查边”,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住进贾府。

这就是男尊女卑时代女子必须为男儿让路的典型案例,为了拘紧不懂事的薛蟠,懂事的宝钗就得做出更多牺牲。

寄居身份决定了,薛家必须做到不给人诟病,时时想着避嫌,“方是处常之法”。所以,薛姨妈虽然经常过贾母处聊天玩牌,但总会刻意吃了饭再过来,除非是贾母有请在先。

因为王熙凤管着家,有着费用支出上的权力,为免给人落下话柄,宝钗也必须远离这个原本关系最亲的表姐,何况她本来就不喜欢沾染是非,能不介入就尽量不介入。

另外,宝钗也有管家之能,如果她和王熙凤过从亲密,聊天之间难免会聊到管家之事,一不小心就越界了,就插手了贾府的家务事。这就是王熙凤说宝钗“事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原因。她们之间应该在聊天时偶尔聊到了管家之事,但理智的宝钗及时止住了,同为聪明人的王熙凤马上就懂了,自此之后不再谈也不再问。

当然,这也正是王熙凤所期望的,如果遇到湘云这样口无遮拦的人,王熙凤会苦恼极了。

于是,凤姐和宝钗这两个聪明人,有了一种默契:为了大家都好,还是保持点头之交吧,场面上遇见说说场面话就够了。

王熙凤和宝钗不同的心性和价值观,决定了她们不可能成为深交的朋友。

人际圈的形成,撇开利益层面,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与生俱来的亲缘关系,一辈子都如影随形;二是因心性相似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陌生人。而对这两种模式的重视程度,也看出一个人格局的大小。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心胸宽广格局大的人,以德相交,无论这个人是否家人、亲戚等,只要是有德之人,就愿意深交。在大是大非上,帮理不帮亲。反之,心胸狭窄格局小的人只认血缘上的亲疏,在利益关系上,先想着家人和亲戚,在大是大非上,帮亲不帮理。

可以说,怀德的君子容易得罪家人和亲戚,比如探春因二十两银子得罪了赵姨娘,但怀德的君子能交到真朋友,即能交心的朋友。反之,怀土的小人容易得到家人和亲戚的拥护,但很难交到真朋友。

宝钗和王熙凤,正是君子和小人的代表,这也决定了她们不能深交,做不了朋友。

所以,在王熙凤眼里“事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宝钗,在大观园的姐妹面前,不但话多,而且经常主动提建议,主动关心。比如她给惜春梳理画大观园的脉络,开具画具单子;给生活窘迫的邢岫烟“暗中每相体贴接济”,并劝导岫烟远离“富丽闲妆”;她告知袭人湘云在史家的境况,希望袭人尽量不要劳烦湘云做针线活。在湘云因为太冲动说出做东后,她又帮湘云用螃蟹宴救急,让湘云免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对黛玉,她先是“兰言解疑癖”,打消黛玉心中积累已久的疑虑,后又用“金兰语”打开了黛玉的心,让黛玉重新获得了家的温暖。

这些人,都与宝钗没有亲缘关系,以后离开贾府,也许终生都没有机会再见面。但就在此时此刻,宝钗把这些人拉入了自己的朋友圈,其原因就是她看到了这些人本性的纯良,是值得深交的人。

反观王熙凤,在亲缘上与宝钗最亲,但却被宝钗排除在朋友圈之外,因为王熙凤的利益心太重,是个只怀土不怀德的小人。

王熙凤的怀土,主要体现在对“我们王家”的庇护。在她的心中,对人的排序是王家第一、贾家第二,因为王家才是她的血亲。所以,她明里与薛家保持距离,暗中却维护着薛家的利益,因此才会在抄捡大观园时,主动提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让素来远离是非的宝钗免于尴尬。

这就是王熙凤虽然极其聪明却成不了智者的原因,心胸狭窄格局小,再怎么聪明,都只是小聪明,结果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唯有智者,心中的世界很大,亲君子远小人,不会让自己陷入人性丑恶的困境中。

因此,无论是从身份地位还是从价值观上,凤姐和宝钗都只能保持距离,无法深交。身份地位是客观因素,价值观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决定了她们必须保持距离,主观因素则让她们从心里不愿意亲近,做不了朋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