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楼|一笔两写,周瑞送宫花,黛玉怼得有理还是怼得无礼?

弹幕创始人脂砚斋,是曹公的迷妹(从批语风格,我愿意相信这是位女性),除了剧透、评价人物之外,还经常对曹公的写作技巧发出迷妹所特有的赞叹。

确实,这么庞杂的情节,千头万绪,没有高明的写作技巧,难以驾驭,比如“周瑞送宫花”,就是一笔两写的手法。

周瑞送宫花发生在第六回,送走刘姥姥的周瑞家的,去到梨香院向王夫人汇报接待刘姥姥的结果,被薛姨妈要求顺带把宫花送给贾家姐妹。

作为王夫人的陪房,贾瑞家的其实已处于半退休状态,小日子过得非常悠闲,家里还雇着小丫头做粗使活。但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就像现在社会小区里的义务管理员,有机会就发挥余热。当然,这也是因为她颇为自信,在王夫人身边二十多年,要面子有面子,要能力有能力。按照贾府待下人的规矩,她也能得到主仆们的敬重。所以,只要不是为非作歹的事,她都愿意掺和一把。

送宫花这种事,平时是不会轮到周瑞头上的,薛姨妈可以随便打发个小丫头跑一趟。要周瑞顺便带回来,说明这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都算不上人情往来,不值得专门派门跑一趟。当然,对这个差事,周瑞相当愿意去跑腿。对于热心肠的人来心说,太闲的日常是很难熬的,这个差事可以顺便到各处串串门,既打发时间又能赶热闹,何乐而不为?

她一定没想到,这样一件送礼上门的好事,居然会在黛玉这里碰一鼻子灰。

从周瑞送花的顺序来看,她确实有违薛姨妈的交代,但从她一路送来的心态看,她也确实没能领会顺序的重要性。这个顺序重要吗?站在薛姨妈的角度,重要,原因有二:按贾府的规矩,姑娘比媳妇尊贵,理应先送三春黛玉后送王熙凤;按亲疏程度,王熙凤是薛姨妈的内侄女,也应放在最后。

这个心思,作为下人的周瑞领会不到,而且,这样的小事,谁先谁后重要吗?何况自己是顺便办差,顺路而送是正常心理。

可是,看似平常的小事,在黛玉这里就过不去了,怼了周瑞一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初读到此,确实为黛玉不平,周瑞凭什么私自改变薛姨妈的意思,把黛玉放在最后?是不是有意欺负黛玉无依无靠?

当把全书反复读若干遍,才发现曹公的高明,这一场周瑞与黛玉的戏,实际上指向的是一个背后的人物——王夫人。

周瑞是否有意看轻黛玉,得从王夫人来分析。

作为当家夫人,又有着娘家的显赫背景,生得儿女双全,王夫人绝对有资本像王熙凤一样耀武扬威,也可以拿出非常手段来约束下人,首当其冲的,就是陪房贾瑞家的,就像王熙凤对平儿的约束。

按照正常的逻辑,只要王夫人没有公开和贾母宣战,她以及她的下人们就不敢公然欺负黛玉。正受宠的黛玉,是贾母心尖上的宝贝,敢于欺负她,周瑞是活腻了吗?二十多年的职场白混了?如果王夫人有心机,知道了这件事,首先就会拿周瑞开刀,以在贾母面前做戏。当然,如果王夫人有心机,凭周瑞这样没脑子的行为,也留不到现在,早被撵出去了。

因此,从周瑞身上,反映出的正是王夫人的单纯以及待下人宽厚,周瑞的作派,很明显是没受过严格约束的。

在后文我们可以看到,王夫人确实是个治下不严的人,甚至是过于宽厚。比如贴身大丫头金钏,就经常和宝玉开男女大防的玩笑。可以想见,作为陪房的周瑞家的,在王夫人面前也是没大没小惯了,因此没有养成严谨的职场习惯。不过,在贾府这个职场混了二十多年,头一次被个十来岁的小丫头给怼了,这正说明,贾府的风气是宽松的,下人们没有养成心机算计。

其实,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如果想要耍心机,最好的办法就是讨好黛玉。黛玉是贾母眼里的大红人,讨好了黛玉,就能赢得贾母的欢心,王熙凤就是这么做的。

周瑞正是因为没心机而又太过随意,才一不小心得罪了黛玉,一把年纪的长辈,被恃宠而骄的小丫头黛玉给怼了。

曹公的一笔两写,既写了王夫人的单纯宽厚,又写了黛玉的张狂无礼。

张狂的黛玉,早已不是初进贾府那个“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的小女孩。因为贾母的娇宠,她已形成了处处要拔尖,时时争独份的唯我独尊的个性。

宝钗的到来,因容貌和为人把她比了下去,“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元春省亲命众人作诗,黛玉“安心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没想到元春只安排每人作一首,“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于是帮宝玉作弊,细究下来,已能算欺君了。其罪过,远远大于周瑞不按规矩送宫花。

这样的黛玉,哪还有初入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影子?

当然,这些表现,只有通读了全书,才能看明白曹公的用意:怼周瑞的黛玉,已经不是初入府那个谨小慎微的小姑娘,她长了年龄,却丢了林家给予的教养,成了一个牙尖嘴利处处逞强的半大丫头。

这就是曹公的高明之处,一笔两写,既写了王夫人的单纯宽厚,又写了黛玉的无礼没品,周瑞成了理解两个主要人物的桥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