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高等教育与史若虚校长

  【文艺观潮】

  作者: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今年是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著名戏曲教育家史若虚先生100周年诞辰,中国戏曲学院近日召开了“戏曲高等教育四十年暨纪念史若虚校长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戏曲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代表性艺术样式,但戏曲高等教育却是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戏曲研究院和中国戏曲学校曾有创办戏曲高等教育的尝试,可惜仅招收一届学生便无疾而终。1979年,在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之时,曾经参与当年戏曲学院筹备的史若虚校长,重拾戏曲高等教育的梦想,并突破重重障碍,终于使其变为现实,他也因此创造了历史。尽管在中国戏校时期史若虚只担任教务长和副校长,中国戏曲学院成立后才正式任院长兼党委书记,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戏校(院)的师生一直亲切地叫他“史校长”,这个称谓不仅饱含着戏校(院)同仁对他的尊重与敬仰之情,更因为即使是在未正式担任学校正职领导的年代,史若虚也是中国戏曲学校乃至中国戏曲教育无可争议的灵魂。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演出京剧《白蛇传》剧照

  史若虚是新中国戏曲教育的开创者之一。1949年他奉命接管国民党军队所属的四维剧校,挎着驳壳枪一步跨入戏曲教育领域,就再也没有离开。因此才有新中国第一所有正式学历的戏曲教育机构——中国戏曲学校的创办,作为戏校实际决策者,他主导聘请了大批传统艺人教授专业课,为戏校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优秀表演人才奠定了基础。“文革”结束后他重新担任戏校领导,立刻就开始筹划和推进戏校升格为大学的举措,并很快使之变为现实。从中国戏曲学院1978年创办始,40年来,戏曲高等教育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正轨,中国戏曲学院也由最初从戏校时期的主业——京剧演员(含演奏员)培养,逐渐扩展至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演奏与作曲)、戏曲文学、戏曲导演、戏曲舞台美术等专业,成为唯一能培养所有门类戏曲高级人才的机构。史校长开创的这份基业,不仅是创建了一所戏曲高等院校,更意味着戏曲教育第一次真正进入高等教育序列,他为戏曲事业作出的贡献无可替代。在纪念史若虚老校长的学术研讨会上,诸多曾经与史校长共事的专家学者,在史校长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一起分享了史校长对戏曲教育事业一辈子呕心沥血的动人故事,更感慨于史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思想的价值和意义,而中国戏曲学院的办学经历就是其活的标本。

  史校长一生有许多值得感念的事迹,他的戏曲教育思想还有待于系统整理与研究。学习史校长究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其实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看来,史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担当精神,尤其值得发掘、阐述与弘扬。

  具有为戏曲乃至传统艺术培养尖端人才的大格局,有引领整个行业的担当意识,是向史校长学习时应该关注的第一点。

  史校长所任职的中国戏曲学校和他一手创建的中国戏曲学院,规模都不大,然而,他对戏曲学校(院)这样的小学校应有的大担当,始终有极清醒的认识。无论是当年的中国戏校还是如今扩大了数倍的中国戏曲学院,其主要培养的京剧人才,在三百多个剧种中占据其一。但京剧始终具有全国各剧种风向标的作用,所以京剧人才培养的绩效外溢现象和示范作用非常之明显。这所规模不大的教育机构,承载的却是戏曲这门中国特有的且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样式盛衰的重担。正因如此,史校长从来没有单纯地只把自己看作这所小学校的主管,他所思考的从来就不只是学校本身,而是中国戏曲教育事业。因为中国戏曲学校(院)从诞生时起就承载着确保戏曲事业有序传承发展的历史重任,如何办学,包括如何设置教学方案和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安排各类课程的比重,师资的配置和教材的编写等,影响所及都不限于本校,它必然影响全国各地同类院校,进而就会影响这个行业。若干年来,京剧界几乎所有领军人物都在不同阶段经过中国戏曲学院的培养,充分说明学校(院)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各地戏曲院校无不以中国戏曲学校(院)为范本,这就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当家人不只要想着如何当好学校(院)的家,还必须思考并实践如何当好全国的戏曲教育的家。这样的担当意识,是史校长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风云变幻,始终坚持按艺术规律与教育规律办学,这是需要有政治担当的,而这恰是向史校长学习时应关注的第二点。

  如前所述,史校长是从军管干部的特殊身份进入戏曲教育领域的,尽管有传说他喜欢梆子戏并且偶尔还唱几口,但是要论戏曲行业,尤其是戏曲教育的经历,确实是个空白。多年来“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深受诟病,但是史校长却能够受到戏曲教育界普遍尊敬,除了他在教学上对王瑶卿、萧长华等老艺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传统戏曲的价值观的充分尊重外,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传统价值观受到各种严峻的挑战岌岌可危时,他能够勇敢且智慧地挺身而出,成为维护千百年来流传的、并且支持了戏曲(京剧)及其教育模式的辉煌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坚强后盾。无论是在所有领域都强调学习苏联的大背景下坚信民族戏剧有自身的美学规律,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传承传统戏曲教育的特有模式,还是对戏曲演员成长中必须经受的艰苦的专业训练的重视,在当时的环境下都并不容易做到。其中最值得肯定的,是史校长的名言“红旗插在专业上”。在极左思潮孕育并逐渐滋长的年代,有关戏曲演员“又红又专”的要求,表面上看并不排斥专业,实质上极易滑向“只红不专”,如“文革”时期所说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戏曲教育尤其如此,教育的失误远不止于影响一代人的生计,它极可能造成传统的断裂,而表演艺术传统一旦中断就很难再修复。戏曲传统之所以能躲过那个极端化年代的狂风暴雨获得生存和发展,就是因为戏曲界有史校长这样一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领导干部。史校长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仅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名有坚定信仰和正确政治立场的政工干部,更了解一名外行出身的优秀的政工干部,对专业发展所能起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成为确保专业发展不受错误与极端思潮干扰的防火墙。他不顾个人得失,勇敢地担当这份重任,因此才特别令后人铭记。

  中国戏曲学校(院)办学近七十年,培养出了不少戏曲界的领军人物。在优秀人才成长过程中敢于为他们创造和提供特殊条件,这是史校长另一方面的担当。

  在文化艺术领域,一流优秀人才的涌现及其作品代表了文艺发展的高度,同时也能有效地引领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戏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出优秀人才,但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特殊的条件。在中国戏曲学校(院)历史上,人们最津津乐道和就是史校长有一双发现优秀人才苗子的慧眼,并且在发现有成绩突出的人才苗子时,敢于顶住各种压力,重点培养,给他们“开小灶”“吃偏食”,助力优秀人才迅速冒尖,成为“科里红”。虽然这样的教育理念并不违反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但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平均主义盛行,反对突出个人的年代,这种做法难免引来许多杂音,也未必得到所有师生的认同,因此并不是毫无风险的。但是史校长敢于决策,多年来一直毫不动摇地为优秀人才重点配备教师,安排重点剧目。通过成功的实践,他倡导并坚持的普遍培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逐渐在学校内和行业内凝聚成为共识,并且成为戏曲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原则。同时史校长从来没有忽视或放弃尖子之外的学生,他治校数十年,留下了无数相关的动人故事,最感人的是,他能叫出学校所有学生的名字。所以,不仅那些曾经得到特殊关注的优秀学生怀念他,所有学生都经常传颂有关他的珍贵记忆。

  诚然,在纪念史若虚校长100周年诞辰的日子里,只谈他的担当是远远不够的。史若虚校长作为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戏曲教育的发展路径。从民国时期以富连成为代表的科班到中国戏曲学校的演员培养,哪些可以留,哪些应该弃,并不容易判断和决定。但是从结果看,戏曲比其他的民族艺术样式都更多保留了传统,这和那个年代史若虚等戏曲事业的掌舵者正确处理了传统与时代的关系密切相关。其实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新中国曾经有这样一位有担当的史校长。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0日 12版)

[责任编辑:王丽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