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到底该如何开始,我才能走上篆刻正道?

这是一个讨论烂了的问题,初学者学习篆刻,该如何开始,才能走上篆刻正道?

这是我遇到的提问较多的一个问题 ,似乎解决了这个问同,所有的学习篆刻的入门问题就都解决了。于是,我给来问的初学者列这样几种较集中的答案:

(汉印样本)

1、印宗秦汉:沉下心去临汉印,汉印临得足够多,样本见得足够多(汉印里几乎可以见到当今流行的各种印式)一方面开眼界,一方面识缪篆,一方面练刀功,高手们“印宗秦汉”的思想是有道理的。可是问题又出来了,吴让之学汉印十年,最终还是在看到邓石如的印之后门窍大开,终成一代大师的,似乎学汉印又不足以打开新路,形成风格,学汉印,只不过是打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又如何成真正上路呢?丁敬的浙派印风被称为“有个性的汉印”,显而易见,如果不是秦汉印在哪儿放着,浙派就无从谈起,似乎仅从汉印就足以开创门派,全看下的功夫有多深。不学汉印,似乎就打不牢基础,而不学业后世名家印,创新以及风格似乎就不易打开,这样下来,就得出一条路线,汉印打基础,名家开风格。

(汉印样本)

2、印从书出:启功先生最初是学画画的,他自己画的画会被人拿走,嫌他的字写得不好而不让他题字落款,最终逼得他下功夫把自己的字又真正练到“能拿出手”,可见一位真正的中国范围内的艺术家,一笔好的毛笔字是必备的基本功,篆刻当然也是如此,自从邓石如完善了“印从书出”之后,我们罗列较有名气的篆刻家,似乎都有自己的篆书风格: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如果我们再回忆他们的作品面目,就更加相信将来篆刻的出路在于每个篆刻人的篆书书法。

(邓石如印风)

(黄士陵印风)

(齐白石印风)

(吴昌硕印风)

(吴让之印风)

(赵之谦印风)

3、学名家印,倒推秦汉:上面列了一大批名家,这一条路走得通的大师也有,比如齐白石,据说他是先学浙派丁敬和黄易,又见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又深入学,再见《天发神谶碑》又爱启发,后来他自己又说“刻印,其篆刻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全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显然,他对于汉印也是极服气的(当然,他主要佩服的是汉人的创新精神)。但先见名家印,后再到秦汉印里找规矩找突破的齐白石的学印路线,也足以让我们有所启发,先学名家,再学汉印是行得通的。

(石鼓)

4、广闻博见,开眼光,博审美:其实这条路线是从“印外求印”说起的,一个篆刻人,必须见识足够多的作品,见识过足够多的古器物,见识过足够多的与汉字艺术相关的材料,并把这些东西完全消化,最终成就自己的审美 ,表现在自家的篆刻作品上,并籍此形成自己的风格。审美上不去,一切都白谈。路线似乎又明晰了,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篆刻人,四处去参观吧,看印谱吧。

(《唐诗三百首》书影)

5、首先使自己成为一名文人:实用印章只有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才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即,当一个篆刻人不是文人时,他的作品很可能只是一方“印章”,而不是篆刻,只有他是文人后,一方印章里加入了文人特有的书卷气,有了独特的文人气息,才是一方真正的“篆刻”作品。路线似乎又出一籽,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篆刻人,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文人”吧,怎么办,读书、看小说,学诗词,学绘画,学音乐……提高自己的文人素养吧。

路线似乎很复杂,有的人又说,先把自己练成一位匠人,又了精准的刀功以后,再培养自己成为一名艺人,可是我们怕,成了一句匠人后,就再也成不了一名艺人了,一切思维都是匠人思维了。反过来又说,我这种印风就是纯粹的写意,你别想他这里看到工稳印,提起工稳印他就一脑门子不爽。似乎又是要先成为艺人再说,至于刀功,至于“精、准、稳”,那不是我考虑的事儿。

罗列了上述这么多种状况,现在的篆刻新人所受的影响是复杂到极致的,如果思想定不下来,就会过段时间就调整一下方向,结果是没有方向,最终迷失,失去篆刻爱好。

(徐三庚书法)

但上面的种种路线似乎又各有道理,怎么办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是有限的,篆刻新人该如何走自己的学习路线呢? 最近最流行的说法叫“书印同参”,一边学习书法,一边学习汉印、名家印,这似乎已经解决了问题了。但文学素养、综合审美不一样需要提高吗?那这些需要“同参”吗?显然是需要的。这使我们又得到更复杂的答案。在以上所列的这些范围内的东西其实都是篆刻人必备的修养。从哪个角度突破进去,都有可能,问题在于想突就要“下功夫”,有恒心,在一个方向上深入钻下去。上面任何一个方向似乎都值得试试。如果精力允许,当然可以多路并进,也最好多路并进。

今天一个身在德国的留学生在微信上问如何学篆刻,我说,篆刻是个较复杂的艺术门类,如果需要找个突破口,似乎突破口很多,如果你现在没有更多的门径时,先把篆书写好吧。这似乎是“印从书出”的路子,其实不是,中国的毛笔书法,完全不止是“书写的方法”,它本身就包含丰富的文人雅韵,对于学习篆刻,学书法可以肯定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努力。即便将来你不打算“印从书出”,也足可以一笔好的毛笔字笑傲篆刻世界了。

找不到突破口时,写篆书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