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比缘何靠一支抄袭的广告 刷爆BBC、YouTube等外媒?
知名度不高的俏比,这几天火了,源头是因一支俏比抄袭的广告而起,而其被外媒指责却并不是因广告涉嫌创意抄袭,而是由于广告内容和情境设置本身涉嫌种族歧视。
在广告中,一名刷油漆脏兮兮的黑人进屋后要亲吻中国妞,结果被中国妞塞入洗衣机中并配上俏比洗衣珠大力清洗,当再出来时黑人已变身全身干净的华人。
俏比广告
这下可了不得了,在BBC、Vox、《华尔街日报》、Facebook、CNN、《华盛顿邮报》、《每日邮报》、《霍夫顿邮报》、《纽约每日新闻》、YouTube、推特等外媒上顿时炸开了锅,不但刷了BBC首页,在YouTube更是有几百万的点击和大量的评论,并更被指是“2016年最具种族歧视的广告”。
其实俏比的这支广告,是赤裸裸的抄袭作品。具体来说是抄袭了意大利洗衣品牌Coloreria Italiana 2006年发布的广告,之所以说是赤裸裸的抄袭,因为对比两个广告可以发现,不但广告创意和内容情境一致,甚至连背景音乐都是一样的。
意大利Coloreria Italiana 广告
唯一的区别在于意大利Coloreria Italiana 的广告中,是一位瘦弱的白人男子被洗成了强壮的黑人青年。有趣的是,当时Coloreria Italiana 这则广告就曾被指责过有种族歧视倾向。
然而,当《环球时报》针对此事采访俏比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拍摄该广告时没有考虑到种族歧视的问题,2016年拍摄这支广告纯粹是为了宣传产品。当被告知该广告在国外引发争议后,该负责人表示,“可能是他们太敏感了”。
据了解,俏比针对这支广告片,早在今年3月初就开始预热,并在3月31日在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上发布了50秒完整版广告,但当时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在俏比微信公众账号上,这则广告的点击量只有25,300多次、点赞1,000次,目前俏比已主动删除了这篇广告文章。
这说明,正是这则广告内容被“出口”后,并被外媒冠以涉嫌种族歧视的标签,才最终导致走红的。其实在国内营销圈,已不乏“出口转内销”的案例玩法,因此也不排除这次事件是俏比有意策划的一次主动营销事件:既然国内的主动传播无声无息,索性放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借外媒挑起争议,再将消息“内销”到国内,毕竟国内媒体喜欢引用外媒。虽然被外媒批评为种族歧视,但至少俏比的知名度是一路飙升,而且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抨击外媒多管闲事的舆论也不少,这和国外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在反对种族歧视上,其实很多品牌也一直在做尝试,举两个小编很喜欢的可口可乐的案例。
【1】1971年,可口可乐推出的广告:《山顶篇》(Hilltop)曾引起巨大反响。
Hilltop
在片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聚集到意大利的一个山顶,用纯真的声音唱出“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我想请全世界喝杯可口可乐)”,表达出可口可乐世界大同的心愿,为更多的新朋友带来欢乐。
【2】2015年,可口可乐在中东回教徒的斋戒月推出无标签可乐,发起“这个斋月,去掉标签”(Remove the labels this Ramadan)营销活动,呼吁人们放下成见和偏见,用心看待这个世界。
在无Logo的罐装可口可乐的新包装上只留下一条白色丝带,既可以象征穆斯林女性的传统头饰,也是对可口可乐弧形瓶线条的经典保留,让人还是能够一眼识别出这是可口可乐。瓶身上还写有一行字“只有罐子上才有标签,人不应该有(Labels are for cans, not for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