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江少宾:故园匠心

唢呐声咽。渐行渐远。

故园匠心

文·江少宾

最后一个铜匠

金银铜铁锡,铜在正中间,这个约定俗成的顺序奠定了铜的使用价值和经济地位。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牌楼还没人穿金戴银,但已经有了铜制的饰物与器皿。听大人说,齐奶奶家有一个永乐年间的铜盘,祖上传下来的,巴掌大小,盘底刻着两条龙,多少年了,龙须还看得一清二楚。那家伙值钱啊!值多少钱呢?我们都不知道,谁也没见过那个铜盘。我们只见过一次戴在脖子上的小铜锁。有一年正月,“杀猪佬”抱着孙子在村子里串门,孙子鼻子上拖着清鼻涕,脖子上晃着一把小铜锁,亮晶晶的,像一只小螃蟹,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我们都不喜欢“杀猪佬”,他常年杀猪,身上总有一股尿骚味,但我们都没有见过小铜锁,于是都忽略了他身上的味道。“杀猪佬”看穿了我们的心思,他一面看人打麻将,一面抱着孙子在麻将桌边晃来晃去,不让我们伸手摸。

“杀猪佬”五十几岁就抱上了孙子,大家经常开他的玩笑。说来可能没人信,“杀猪佬”还不是牌楼最年轻的祖父。牌楼最年轻的祖父还不到五十岁,个子不高,体型偏瘦,一头黑发,看背影就是一个小伙子。他是牌楼烟瘾最大的人,眼睛一睁就摸火柴,牙齿缝里都是烟垢,口腔里喷出的味道就像“杀猪佬”。

那把螃蟹状的小铜锁从此成了牌楼人的谈资,见过的逢人就说,没见过的逢人就问,然后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地议论。冬至大娘忍不住,杵着拐杖,拎着小脚,去问老憨,老憨边咳边说,铜锁啊?一个起码要三四百,死贵的——咳咳,咳,我的妈啊,咳死咯——你想打啊?没听讲谁能打啊……冬至大娘脸上堆着笑,拎着小脚,默默地退了出去。

老憨过去是游方铜匠,老伴离世之后,年纪大了,又患了咳疾,便心灰意冷地呆在牌楼。

铜匠按营业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店铺的游方铜匠,挑着一副担子,早晨出门,走街串巷,手持五块铜片串成的“铜串子”,到那烟火稠密处,手一抖,铜串子抖开了,一阵哗啦啦叮铃铃脆响;手再一抖,铜串子立马收成一叠铜片,那做派,仿佛唱戏的甩水袖一般,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要多舒展有多舒展。铜串子是游方铜匠的行当招牌,而那叮铃铃的铜串声,也算是铜匠行当的特色吆喝。听到那叮铃铃的铜串声,就有人循声探出头来,招呼着,“喂,换个脸盆吧!”或者,“喏,给铜瓢接个把咧!”一般来说,游方铜匠主要就是修修补补,碰到连阴雨,也会歇下来,打制一两件居家过日子的小器皿。老憨年轻时游遍了四方,自己挑着担子做铜匠,徒弟担着挑子做货郎。不是老憨刻意盘剥自己的徒弟,而是铜匠收入微薄,乡下人骨子里节俭,一年到头,并没有多少需要修修补补的活儿。迫于生计,有些游方铜匠干脆把副业变成了主业,一门心思做货郎。别看就是些油盐酱醋、针线头绳什么的,货郎做的是无本生意,而且送货上门,薄利多销,家家户户都需要。

老憨年轻时劳碌惯了,老了,闲不住,也不愿意坐吃山空,于是做了“补锅佬”。补锅佬就是补锅匠。牌楼出过多种营生,但一直没有专门补锅的匠人。老憨于是填了这个空,大到淘米洗脸的面盆,小到吃饭喝水的瓷缸,他能修的修,能补的补。小修小补的,又是隔壁邻居,老憨不好意思收钱,每次都是好一番拉扯,“我一个人,做么事呢?歇着也是歇着……”最后自然还是收了。也有眼疾手快的邻居直接把钱放在窗台上,老憨佯装没看见,咳咳咳,咳成一张大红脸。

老憨十六岁开始学徒,做了半个世纪的铜匠,盖了房子,结了婚,四个孩子也都扯成了大人。三个女儿都许了好人家,生活富足,家庭安稳,没让娘老子操过心。让老憨操碎心的,是宝贝疙瘩一样的老幺。老幺学了一年铜匠,不想学了,改学木匠,还没学出师,竟把师傅未成年的小香芋拐跑了。那还是一个媒婆操持婚姻的年代,这伤风败俗的举动,成了方圆数里妇孺皆知的丑闻。木匠抬不起头来,只好拿老憨撒气,威逼,找茬,要人。老憨忍气吞声,撂下铜匠担子,风雨无阻地出去找,哪能找到呢?人海茫茫,杳无音讯。老幺再回来的时候木已成舟,拖家带口了。当年那个粉嘟嘟的小香芋气球一样瘪了,成了一个满脸雀斑的小母亲。木匠死活不让女儿进门,老憨上门求情,木匠冷着脸,一声不吭。

或许是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砺了她的心性,也或许是不堪忍受乡亲们的闲言冷语,大半年之后,香芋用粉笔在门上写了一句话,“不要找我!就当我死了……”无声无息地离开了牌楼。香芋的决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是彻底的消失,义无反顾,再也没有回来过。木匠没有追问女儿的下落,作为丈夫的老幺也没有出去找过,苦了那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每当日落,喉咙都要哭破了。“找什么找?老子真没事做!死了拉倒……”老幺没事人一样歇了下来,除了带孩子,几乎什么也不做。

老憨自己是个孤儿,心疼孙女,又拿儿子毫无办法,只好由着他去。家里只有两间卧室,堂屋还连着厨房,每个墙脚都堆满了杂物,各种各样的农具,一麻袋一麻袋的稻子,已经没有地方下脚。老幺的薄情寡恩,让老憨彻底寒了心,他不愿意整天和老幺大眼瞪小眼,便在厨房后面搭了一间柴屋,躲进去,眼不见为净。柴屋光线昏暗,只有巴掌大的一扇窗户透进一片光亮。老憨戴着老花镜,佝着腰,埋着头,控制不住地咳咳咳,修修补补。半明半昧间,老憨猛然抬头,就像一头刚刚复活的怪兽。

那间柴屋我们只进去过一次,潮气太重了,墙角渗水,铺着一层干稻草。柴屋里没有柴,地上堆着铁砧、手钳、铁锤、木槌,以及碎铜屑、破铜片之类的,还有许多待加工的半成品,最醒目的,还是那副抵在墙脚的铜匠担子。铜匠都很一副考究的担子,实际上就是两个长方形的木箱子,拣最好的木头找最好的木匠打的。前担的箱体上有两只长抽屉,里面放着工具和半成品的坯件;后面的担子上也有只长抽屉,下面是风箱,专供生炉子着火用的。这样的担子在铜匠行业中被称为“熟担子”,“熟铜匠”支起风箱,生起炭火,一字摆开模具,化铜浇铸,边加工边销售。“生铜匠”除了有一副“熟担子”,还有一副“生担子”。“生担子”就是两只竹箩筐,用来放置各种铜器和交换来的废铜,是小铜匠跟在师傅后面,走村串巷时用的。老憨的箱子已经褪色了,外面还捆着三四根竹青色的细藤条,有两根已经散掉了。老憨比“杀猪佬”大方,我们解开细藤条,翻箱倒柜,他既不阻止,也不恼,有时还会停下来,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介绍箱子里的工具,“这个是錾子,可见过?錾花的……”老憨爱用疑问句,又自问自答,慢条斯理、漫不经心的样子,很像我一生老好的祖父。或许,对于一个多年从事手工制作的艺人来说,时光本身就是悠然的,也唯其悠然,才能沉下心来,赋予手工打造的物品以感情,以灵性。

除了止不住咳咳咳,老憨干活时几乎一言不发。我们蹲在他前面,看着他左手夹着一块铁片,右手拎着一把小锤子,在一块黑色的铁砧上敲敲打打。敲,是铜匠入门的必修课,也是一个铜匠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落锤重,容易将铜打破,落锤轻,物件的形状就难以保证——对火候和时机的把握,考验着一个铜匠的技艺和水平。许是一通百通,民间艺人的手都很灵巧,老憨不仅会补锅、打铁,还会垒灶台,砌猪圈。垒灶台砌猪圈都是瓦匠活,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瓦匠活,尤其是烧柴火的土灶台,没有经验的瓦匠根本垒不出来。有一年蔡老三图省事,给分家单过的娘老子垒了一口土灶台,结果,一点火,浓烟往家里一个劲倒灌。灌了两天,娘老子受不了了,找老憨,老憨上上下下看了看,对蔡老三说,“你造的啊?还是你来吧——咳咳,咳咳——上去把烟囱拆掉……”蔡老三如法炮制,果然就顺畅了。

除了老憨这样的游方铜匠,还有一种是有店铺作坊的铜匠,他们和铁匠一样有自己的炉子,无论是加工铜烟壶、铜唢呐嘴,还是打造铜器具,都需要炉子熔化各种铜原料。破罡街上只有铁匠铺,没有铜匠铺。镇里和县城也没有铜匠铺。铜匠铺太铺张了,投资大,而需求量却很有限。有一年,我在上海城隍庙附近闲逛,无意间邂逅了霍强师傅的“铜作坊”。霍师傅是浙江丽水人,在外祖父的铜匠铺子里长大,耳濡目染的,便跟着外祖父做了一名铜匠。有铺子的铜匠收入高,经营有规模,打制的物件成批量,手艺好的铜匠还有固定的客户。城隍庙里好几家商户都认霍强的外祖父,外祖父年纪大了,不愿意挪窝,霍强便打着外祖父的旗号,另起炉灶,把自己的“铜作坊”开进了上海城隍庙。

提起外祖父,霍师傅有些伤感。外祖父做了一生的铜匠,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到了应该安享晚年时,却被肺癌夺走了生命。经年累月接触铜屑和铜灰,铜匠艺人到了晚年肺都不好,肺癌、肺心病、肺气肿,是这个行当的常见病。

铜器越大越值钱,但霍师傅却热衷于“小”,在他的铜作坊里,鱼、猪、羊、铜锁、铜壶、项链挂件、钥匙吊坠、仿古手环……琳琅满目的小挂件有的袖珍可爱,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高贵典雅。作坊后面就是操作间,四四方方的工作台上摆着几十种工具,大大小小的锤子、铁砧、刻刀、錾子……三个年轻的学徒在操作间里忙碌,一块毫不起眼的铜皮,放在炭火里烧软后再锤打、变硬,再放入炉中烧一遍,接着再锤。人在作坊里流连,那富有节奏、韵律和力量的敲打声就像一阵阵欢快的旋律,让人忍不住驻足,屏息,用心聆听。

铜匠工艺和铁匠很类似,只不过制铜是个细活,考验的是匠人錾花描朵的机心,巧夺天工的匠心,十几斤重的铁匠锤子是使不上的。一件铜器,要经过下料、折边、退火、定型、焊接、捶打成型、捶打抛光、包边等几十道工序。你能想到吗?打一个简单的铜火壶,至少需要七天时间,经过三十多道工序。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霍师傅坚持手工捶打,即使利润微薄,即使做一件铜器需要十天半个月左右。“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为了保证品质,也为了授徒,最关键的成型和抛光,他总要亲自动手。在他眼里,任何一件亲手打造的铜器都是有生命的“灵物”,而不仅仅是获取财富的手段。

那三个学徒,是霍师傅从老家请来的,包吃包住,每个月还要根据营业收入发工资。年轻人不愿意学铜匠,老憨那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游方铜匠,生存空间几近于无,更不可能再有了。

老憨是牌楼最后一个铜匠,也是最后一个“补锅佬”。他是哪一年走的?我记不确切了,只记得五婶说过,老憨临走前,紧闭的双眼突然睁开,咳出了一大海碗血。“老幺都不沾边,怕传染,你讲可还是个人?可怜咯……”

我在霍师傅的作坊里买了一把小铜锁,亮晶晶的,像一只小螃蟹,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儿子戴着去了一趟夏令营,结果,弄丢了。

唢呐声咽

雪积了一夜,被子一样铺满村外的平畴,朝霞纷披的巢山,成了一个肿胀的白面馒头。瓦屋顶上的炊烟已经升起,暖暖的,像母亲的灵魂,在天地一样盛大的虚空里,缥缈着散去。

嘎吱。嘎吱。嘎吱。踩着厚厚的积雪,响器班子神情淡漠地走进了牌楼。领头的中年人看着有些面熟,国字脸,胡子拉碴的,草绿色的羽绒服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污渍。几个陌生的锣鼓手跟在他身后,都拎着响器,其中还有一个中年妇女,穿着一条紧身的黑皮裤,扎着波浪一样的马尾辫。后来我才知道,她负责音响,锣鼓和唢呐停歇时,她会跟着伴奏带引吭高歌,《父亲》《母亲》《二泉映月》《苏武牧羊》《十二月哭娘》……训练有素,混过大场面的样子。

老西从屋里迎出来,久别重逢一样,摇晃着中年人的手。中年人似乎并不习惯这种寒暄,他一面请老西帮忙清除香樟树下的积雪,一面里里外外地忙碌着,扛出一张桌子,搬出两条长板凳,又牵出一根长长的接线板,插上电源。亭亭如盖的香樟树在大门外右侧,主事的已经把树下的那一片空地,提前留给了响器班子。

牌楼人不看重生,看重死,体现在丧事上,各种繁琐的规矩不胜枚举。比如响器班子的位置,要在大门外,右前方,中间还要让出一条正对大门的通道。这条通道是供出殡用的,牌楼给予亡人的优厚待遇,是对皇家礼仪的简单模仿。再比如老人寿终正寝,谓之喜丧,家属会请人来唱戏,说大鼓,放露天电影……凡此种种,牌楼人为死亡营造了一种喜庆的氛围,赋予死亡一种超凡脱俗的形而上的意味。

亡人的哀荣,活人的脸面。给予亡人的哀思,是活人对死亡的一次预演。

唢呐,响起来了。接着是锣鼓。中年人站在树下,昂着头,神情专注地吹着唢呐。他太投入了,唢呐声时而宛转,如泣如诉,时而高亢,阳光一样嘹亮,时而又虚无飘渺,余音绕梁。我靠在门框上默默地听着,又想起远行的母亲,禁不住悲从中来……这是一个摄人心魂的唢呐手。一开始,我怀疑他只是做做样子,遍地假唱,没人规定唢呐手不可以“假吹”,但我很快就确认了,他是真的在吹,吹的还不是葬礼上那些一成不变的曲子,而是即兴演奏,是他自己的创作。牌楼竟有这样的异人么?我有些惊奇,问老西,老西不相信地瞪了我一眼,铜铃一样的大眼珠从烟雾里突出来,“你不认识他?吹爷家的老幺,金虎啊……”我一拍脑袋,记忆瞬间复活了,难怪看着有些面熟呢,原来是那个“跟屁虫”啊!

说起来,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金虎“跟屁虫”一样跟着吹爷,大冬天的,吹爷要起早,他也锲而不舍地跟着,吸溜着长虫一样的清鼻涕。我们也喜欢跟着吹爷跑,一来二去的,打打闹闹的,大家便都混熟了。

牌楼有两个“爷爷”级别的人物,一个是步枪大爷。步枪大爷一生未婚,孤身一人寄居在牌楼。一到农闲,步枪大爷便领着一群孩子在田畈里“打日本鬼子”,他眯起一只眼睛,两只手一前一后,端成一杆步枪的形状,然后“啪叽”“啪叽”“啪叽”,孩子们佯装中弹,慢慢地倒在田埂上。歪倒在地的孩子忍不住笑了,爬起来,继续玩……和朝夕相处的步枪大爷相比,“吹爷”就是一个传奇人物。吹爷是远近闻名的唢呐手,让牌楼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用一支唢呐,“吹”来了一个如花似玉的“田螺姑娘”。吹爷家里兄弟多,穷,好几个弟兄都打着光棍呢。有一次,他去吹一个白事,东家是个有钱人,喜欢大排场,唱戏的,说大鼓书的,轮番上阵。轮他出场的时候天已擦黑,一曲《百鸟朝凤》,把屋里屋外的人都震住了,渐渐散去的人群又聚拢了过来,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个吹唢呐的穷小子,脏兮兮的,东家原本以为是来混饭吃的,没料想竟有这等水平。东家立即差人在院子里掌灯,穷小子没有推辞,夜露垂降的乡村大院里,又响起了嘹亮的唢呐声。没有人知道那一晚他究竟吹了多少支曲子,老一辈人还记得的是,第二天,东家把唱戏的说大鼓书的都打发走了,只留下他一个人。

第二天,他一个人不间断地吹。人越挤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吹成名。

他这一吹,东家女儿的魂就给勾走了。他吹到哪,东家女儿就追到哪,追到哪也不说话,只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他既欢喜,又忧心,门不当户不对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点指望都没有啊。虽然已经死了心,毕竟青春年盛,穷小子把所有的激情都给了唢呐,如醉似狂的唢呐,只吹给她一个人听。她听懂了曲中的情,也听懂了曲中的怨,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像旧戏里的小姐一样,半夜翻了墙头,和穷小子定了终生。东家震怒女儿的伤风败俗,脸挂不住啊,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奈何女儿寻死觅活,最后还是嫁给了一穷二白,棉袄上还打着补丁的唢呐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东家绝情,再也不准女儿回门,老死不相往来了。穷女婿争气,硬把一支唢呐吹得天花乱坠,红事有人请他,白事也有人请他,靠着一支唢呐,养活了一家五口人。渐渐的,便赢得了“吹爷”的名声,时间一长,大名反倒都忘了。

“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我国发现最早的图像资料是云岗石窟中吹奏唢呐的壁画,云岗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因此唢呐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这个时期。有关唢呐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中云:“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明代以后,文献中对于唢呐的记载就更多了,说明唢呐已进入了繁盛时期。从“军中”到“民间”,唢呐究竟演绎了一段什么样的流变史?这已无从稽考了,但在过去的响器班子里,唢呐手一直是配角,给敲锣的帮腔,给打鼓的伴奏,一直到了吹爷,唢呐手才从配角变成了主角,唢呐不开腔,锣鼓不开场。一个唢呐手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响器班子受欢迎的程度。

那是吹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时代,方圆数里的白事,第一个不能少的,就是吹爷的唢呐,有老人甚至专门丢了话,“要把吹爷请来啊,热热闹闹的,把我送走……”一俊遮百丑。能听一回吹爷的唢呐,丧事办得再寒酸,大家也都不在意了。

迎来新人,送走故人,吹爷把自己的头发提前吹白了。在多年的走村串巷中,吹爷先后收过七个徒弟,可徒弟们走的走,改行的改行,到头来还在吹唢呐的,只有吹爷一个人。学唢呐苦,要练憋气,练换气,还要练指法,练发声,几天练下来,嘴疼,腮疼,头疼,手也疼。吹爷授徒严,为了练习一个指法,同一个手指抬起又放下,一天要抬起、放下几千次……“三年满,四年圆,五年再挣一年钱。”约定俗成的行规以及吹爷的魔鬼训练,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衣钵无人继承是一个艺人最大的缺憾,最让吹爷伤心的,还是金虎对唢呐的背叛。

或许是老幺的缘故,金虎深得吹爷的喜爱,大约吹爷也有心将自己的手艺传给他。金虎一生下来就活在唢呐声里,每次他哭闹,只要唢呐声一响,马上就安静了。有时,他出门去玩,吹爷也会用唢呐声寻人,只要一听到唢呐声,金虎立即乖乖地跑回家。耳濡目染的金虎于是成了“跟屁虫”,跟着吹爷走村串巷。他也喜欢吹唢呐。只要吹爷闲下来,他就拿起唢呐,在原地转着圈子,吹《抬花轿》,《金蛇狂舞》,《十二月哭娘》,每次必吹的,是让吹爷一吹成名的《百鸟朝凤》。每次,吹爷都坐在旁边看着他吹,笑眯眯的,若有所思地抽烟,偶尔也会叫停,站起来示范,耐心地纠正他。音乐是需要天赋的,音乐方面的才华基本上和勤学苦练无关,“熟”能生巧,但生不了领悟与想象。金虎十岁时,唢呐已经吹得很有样子了,他甚至想好了,将来以父亲为榜样,学唢呐,吹唢呐,娶个媳妇生个娃……谁能想到呢,青春期之后的金虎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觉得唢呐就像军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吹响,他为此整天提心吊胆。渐渐的,他甚至厌恶起了唢呐,死活不愿意继承吹爷的衣钵,吹爷什么好话都说尽了,他就是不听。相持不下,金虎索性离开了牌楼,长期在四川打工,跟吹爷的关系自然也就淡了。

金虎一走,吹爷整个人都恹了,虽然依旧走村串巷,依旧吹唢呐,但老少爷们都听得出来,往日那股活灵活现的精气神,已经消失了。

晚年的吹爷愈发消沉,属于他的光辉岁月已经成为过去,和牌楼的其他老人一样,守着一座空巢的吹爷,几乎不大出门了。

闲来无事,一头白发的吹爷时常盯着唢呐发呆,偶尔也吹几支小曲,吹着吹着,忽然老泪纵横,不能自已。离世前一天,吹爷把那只老唢呐擦得发亮,然后挂在墙上。当晚睡前,他吹了三回《百鸟朝凤》,最后撂下一句话,“老伙计,我要睡啦……”半寐半醒的老伴没有疑心,等她疑心时,六十九岁的吹爷已经在睡梦中撒手人寰。

大半夜的,谁能想到呢?每次提起这一幕,老伴都很悔恨。她祥林嫂一样翻来覆去地诉说,在无尽的自责里,泪如雨下。当年的“田螺姑娘”已经老啦,双颊凹陷的脸积满釉色,像一团风干的腊肉。

吹爷出殡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然而,他吹了一辈子唢呐,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亡人,到头来,轮到自己了,居然没有一声唢呐为自己送行。方圆数里,没有第二个唢呐手,那支跟随吹爷多年的老唢呐,老伴原本准备放进棺材,入殓前,又被金虎抽了出来,“留着吧,我回来吹。”

老西那会帮着主事,金虎的话他听到了,却没当回事。老子在的时候死活不吹,老子死了倒想吹了,谁信呢?哄鬼哦!

老西没有想到,葬完吹爷之后,金虎果然没有再走,他接过吹爷的唢呐,和吹爷年轻时一样,入了响器班子,成了一个走村串巷的唢呐手。吹唢呐他有“童子功”,红事白事上那些固定的曲目,他闭着眼睛吹,一曲《百鸟朝凤》,更是吹得惟妙惟肖,大家一听就愣住了,这是吹爷还魂了么?

吹爷过世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光阴,改变了牌楼的许多物事。金虎的唢呐已经没有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响器班子也仅限于白事,很萧条了。他怎么就变了主意,突然拿起吹爷的唢呐呢?我问老西,老西想了半天,最终模棱两可,“哪个好问呢?还是心里有愧吧。吹爷对他,那还有什么话港(讲)嘛……”老西一面忙里忙外,一面陪我聊天。令我诧异的是,唱歌的妇女竟是金虎的妻子,攀枝花人,打工时认识的。“二婚头了,都港是他拐来的。你不晓得,背后还抽烟呢……”老西铜铃一样的大眼珠从烟雾里突出来,掩饰不住一脸鄙夷的神色。

太阳出来了,积雪消融,响器班子依旧守在香樟树下,每来一个吊唁的人,他们就要“响”起来,心照不宣地表达一下悲伤。金虎始终没有看我,他心无旁骛地吹着唢呐,当响器停歇,他便坐在凳子上默默地抽烟,很少参与身边的聊天。或许,他是不愿意触及那段“跟屁虫”的岁月,但我的脑海里还盘桓着他的唢呐声,还记得他昂着头,拖着清鼻涕,鼓着腮帮吹唢呐的样子。他是我的同龄人,却老得很快,看上去,至少已经五十多岁了。

唢呐,铜黄色的裙裾,打碗花的形状。唢呐,苍凉而低沉,高亢而嘹亮,是渗透着中国元素的乡土灵魂一样的乐声。在金虎的唢呐声里,我敲着锣,走在队伍前面,穿过门前那条通道,送母亲远行。和金虎擦肩而过的瞬间,他瞥了我一眼,又迅速垂下眼帘。

唢呐声咽。渐行渐远。

本文原刊《百花洲》2019年第4期

江少宾,媒体人,居合肥。业余习散文,先后获得人民文学奖、老舍散文奖、西部文学奖等,著述若干。

(0)

相关推荐

  • 【山西】旷野丨散文/三毛兄弟与他的唢呐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旷野:原名曹荃斓.1962年出生于山西省古交市屯村.1981年参加工作,就职于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古交物资公司.山西省作协会员,中国煤矿作协会员,西山煤电创作协会副秘书长.1 ...

  • 红白喜事(二)

    二 俗话说"喜事叫,丧事到."喜事因为主家有预期,有准备,事先往往做了商量,所以有条不紊,层层推进.而丧事不然,大都突然而至,让主家措手不及.即便主家有心理准备,但乍逢亲人离世,方 ...

  • 缅甸这个大钟不一般!耗资数亿,数百名铜匠、21铜炉同时开工

    [缅甸中文网讯]缅甸曼德勒省消息,将耗费16000多拽铜来铸造的缅甸第三大钟,于1月9日晚上开始在勃生基镇德岱西村开工,铸造工作由曼德勒市金钟铸造业的铸造大师吴昂丹莫领导. 为了铸造这个大钟,村庄内安 ...

  • 大地上的灯盏 | 江少宾

    为乡土中国立档 一本向民间艺人致敬的书 大地上的灯盏 著/江少宾 该书着力刻画了二十种盛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间手艺及其从业人员,木匠,篾匠,铁匠,瓦匠,裁缝,货郎,剃头师傅,算命先生,鼓书艺人-- ...

  • 江少宾 | 暧暧远人村

    远方究竟有多远?我不知道.我一次次远足,大地永无尽头. --江少宾<暧暧远人村> 暧暧远人村 文 | 江少宾 天黑了下来,一团团乌云在山脊上翻滚.凉飕飕的秋风扑进阴翳的山谷,裹挟着氤氲的雨 ...

  • 近乡情更怯 | 江少宾

    上车的时候,我没有回头.父亲站在小村的路口,孤零零地,像一个被母亲遗弃的孩子,热泪横流. 近乡情更怯 文/江少宾 天宝来了,父亲说,我哦了一声.父亲又说,给你带了一只鸡,我又哦了一声.电话那头的父亲沉 ...

  • 新书讯 | 江少宾:回不去的故乡(上款签名版)

    新书讯 回不去的故乡 / 江少宾著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70后"作家江少宾19篇乡土散文,部分篇章多次入选<散文·海外版><新华文摘><青年文摘&g ...

  • 向度·散文|江少宾:尘埃里的花朵

    尘埃里的花朵 ■江少宾 一 第一次听说林花病重的消息,我迟迟不愿意相信.她才二十三岁,和我的侄女一起上小学,一起上初中,在合肥上了一家电脑学校之后,便独自外出谋生.电脑学校的门槛其实非常低,许多乡下女 ...

  • 匠心荐读 | 毛姆与他的《作家笔记》——生命的尽头,就象人在黄昏时分读书

    毛姆和他的<作家笔记>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在差不多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毛姆记了一部私密的日记.在这部&l ...

  • 匠心荐读 | 巴厘岛斗鸡——以羽毛、人群和金钱为媒介的深层游戏

    人类学家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一本书中有多篇文章以巴厘岛为对象,涉及宗教.政治.历史.文化等主题.<深层游戏:巴厘岛斗鸡>是书的最后一章,可以说这是一篇完整的民族志写作,写的是 ...

  • 匠心荐读 | 带你走出那片浓雾森林——品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三十七岁的我坐在波音747客机上.庞大的机体穿过厚重的雨云,俯身向汉堡机场降落.十一月砭人肌肤的冷雨,将大地涂得一片阴沉--天花板扬声器中低声流出背景音乐,那是一个管弦乐队自鸣得意的演奏的 ...

  • 匠心荐读 |《有闲阶级论》:炫富的更高级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有闲阶级论>这本书读起来真的是津津有味,凡勃仑无愧他辛辣批评家的称誉.首先要理解的是,什么叫做"有闲阶级". "使用"有闲"这个字眼,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