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夏季养生篇六、大暑最炎热,日晒需有度

  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日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大暑时节既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大暑龋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情。”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具体方法: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2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外敷药可选用白芥子20克、元胡15克、细心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须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1.起居生活:户外避阳防中暑

  大暑时节,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在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时便开始入睡,并且睡眠前不可做剧烈的运动,睡时要先睡眼,再睡心,逐渐进入深层睡眠。不可露宿,室温要适宜,不可过凉或过热,房中也不可有对流的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早晨醒来,要先醒心,再醒眼,并在床上先做一些保健的气功,如熨眼、叩齿、鸣天鼓等,再下床。早晨可到室外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以身体微汗为度,当然,最好选择散步或静气功为宜。气温高的中午不要外出,而居室温度亦不可太低。

  2.食疗养生,温热升阳为宜

  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侯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烟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可见粥养对人之重要。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盈l满意的效果。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冷开水。实验结果也表明。一杯普通的水烧开后,盖上盖子冷却到室温。这种冷开水在其烧开被冷却过程中,氯气此一般自然水减少了1/2,水的表面张力、密度、黏滞度、导电率等理化特性都发生了改变,很近似生物活性细胞中的水,因此容易透过细胞而具有奇妙的生物活性。根据民间经验,实验结果,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几年之后,就会出现神奇的益寿之功。日本医学家曾经对460名65舅以上的老人做过调查统计,五年内坚持每天清晨喝一杯凉开水的人中,有82%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牙齿不松,每日能步行10公里,在这些人中也从未得过大病,由此说来水对人体之重要,是千真万确的。

  除水之外,酒、汤、果汁等都可称为饮品。合理选用都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盛夏阳热下降,絪蕴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大暑节气的进补食谱:

  柿饼红糖茶
  [原料]柿饼、红糖。
  [制作]柿饼焙焦研成细末,每次10克,加红糖15克。
  [功效]健脾养胃。

  桑菊薄竹饮
  [原料]桑叶、菊花各5克,竹叶、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沸冲泡10分钟。
  [制作]沸水冲泡10分钟。
  [功效]清热解暑、消渴。

  鲜饮
  [原料]鲜藕120克,白茅根(鲜)120克。
  [制作]鳞藕切片、白茅根切段,加水适量煎煮,取其滤液。
  [功效]有凉血止血、清热化痰的作用,能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泻火降逆。

  西瓜鸡丁汤
  [原料]西瓜1个,鸡肉适量。
  [制作]西瓜去瓤,留完整瓜壳,鸡肉切丁放入瓜壳内,加适量清水,隔水炖至鸡肉熟。
  [功效]防治中暑。

  绿豆南瓜汤
  [原料]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
  [制作]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时加人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弹,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人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绿豆甘凉,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生津益气,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木耳红枣汤
  [原料]黑木耳(干)30克,红枣30枚。
  [制作]将黑木耳和红枣分别加水浸泡使其发胀,洗净后加水适量煮熟即可。
  [功效]补血益气。

  桂圆莲子汤
  [原料]桂圆肉(干)15克,莲子(干)30克,芡实30克,冰糖20克。
  [制作]分别洗净人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煮至熟,加冰糖溶解即可。
  [功效]补血养血,宁心健脾。

  桂圆粥
  [原料]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作]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禁忌]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苋菜粥
  [原料]苋菜(鲜)200克,粳米100克,精盐少许。
  [制作]取粳米加水适量,煮沸片刻后,加入洗净切碎的苋菜煮成粥,食前加少许精盐搅匀。
  [功效]清热止痢。

  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i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制作]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人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功效]清利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痢疾等症。

  毛豆焖双肉
  [原料]毛豆300克,黄牛肉100克,瘦猪肉100克,鲜菜心50克,黄酒8克,味精l克,精盐4克,胡椒粉o.5克,水淀粉10克,姜末5克,葱花5克,豆油50克。
  [制作]毛豆洗净;黄牛肉去筋洗净,切成肉粒;瘦猪肉洗净,切成粗粒;鲜菜心洗净沥干水分。净锅置火上,下豆油烧至七成热后放人猪肉、牛肉粒炒出香味,烹人黄酒,再炒几下,加入毛豆粒、姜末,炒至变色,掺入鲜汤、胡椒粉,加盖焖至毛豆熟烂,投入菜心、葱花、精盐,煮沸加入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推转均匀,出锅即成。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生肌肉。
  [禁忌]猪肉不宜过肥。必须烹调至豆熟肉烂。火热之症者忌食。

  菠菜肝片
  [原料]鲜猪肝250克,水发黑木耳25克,菠菜叶50克,绍酒10克,醋5克,食盐、淀粉、酱油各适量,葱丝、蒜片、姜粒各15克,汤50克,油适量。
  [制作]将猪肝剔去筋洗净,切片待用。然后将猪肝片加入适量湿淀粉和盐少许,搅拌均匀另把酱油、绍酒、盐、醋、湿淀粉和汤兑成滋汁备用。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油,烧至七八成热,放人肝片滑透,用漏勺沥去余油,锅内剩油50克,下人蒜片、姜粒略炒后,下肝片,同时将菠菜、木耳入锅内翻炒几下,倒人滋汁炒匀,下入葱丝,起锅即成。
  [功效]滋阴补肝,消渴安神。
  [禁忌]便溏及腹泻者慎用。

  青椒炒鸭
  [原料]青椒150克,鸭脯肉200克,鸡蛋1枚,黄酒、盐、干淀粉、鲜汤、味精水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 鸭脯肉劈成2寸长、6分宽的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淋干;将鸡蛋取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用勺划散,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炒熟倒人漏勺淋油。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鲜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人,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功效] 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芹菜豆腐
  [原料] 芹菜150克,豆腐1块,食盐、味精、香油各少许。
  [制作]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净水待用。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味精、香油拌搅匀即成。
  [功效]平肝清热,利湿解毒。清凉适口,夏令佳菜。

  五彩蜜珠果
  [原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 1个,白糖适量。
  [制作]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卜渴,和胃消食。

  醋椒鱼
  [原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人锅略加煸炒,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人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人鱼盘内即可。[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清拌茄子
  [原料]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
  [制作]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人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投入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片上;香菜择洗干净,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注意:豆角中含有血球凝集素A,是一中毒蛋白,加热后毒性可大为减弱。所以豆角一定要焯透,以防止中毒。

  炝拌什锦
  [原料]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制作]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热人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