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儿童腹部囊性病变丨CT表现
儿童时期的腹部囊性病变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的囊性病变为良性病变,少数为肿瘤性病变,这些病变可以是先天性的发育异常,也可以是其他外部原因所致,例如外伤、感染、出血、窒息等因素。临床表现多是呕吐、腹胀、腹痛、黄疸、肠套叠、肠梗阻、包块等。
图1 幽门囊肿
CT 增强示右上腹囊性病灶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密度影,囊壁中度强化,与邻近胃壁强化相似。
胃窦囊肿临床多数因为腹痛、呕吐前来就诊。
影像表现:位于胃窦部,囊壁稍厚,边界欠清,囊内呈水样密度,密度尚均,CT 增强后囊壁中度强化,局部边界较清,囊内容物未见强化。
图2 胆总管囊肿
CT增强示胰头区囊性占位,囊内未见强化密度影,囊壁稍强化,胰管未见扩张。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的典型表现为腹痛、肿块、黄疸三联征,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机理是与胰胆管的汇流异常和胆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
CT表现:右中腹部囊性低密度影,可以合并或不合并肝内胆管或胰管的扩张,有时囊内可见结石密度影,囊壁较薄,极少出现囊壁的钙化,增强时囊壁可见轻中度强化,囊内容物无明显强化,增强的肝脏及胰腺可以更清晰的显示扩张的胆管及胰管。儿童时期的胆总管囊肿如果有壁结节的出现及强化、囊壁的不均匀增厚及异常强化,一定要防止恶变的可能。
图3 胰腺假性囊肿
CT增强示胰腺楔形低密度影内未见强化,其边缘线样软组织密度影轻度强化。
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胰腺外伤、手术及胰腺炎症。
CT平扫表现为胰周的囊状低密度影,有时囊性低密度影可以远离胰腺,囊肿内容物多数呈水样密度,合并感染或出血时密度会增高,增强扫描时囊内容物无强化,囊壁轻度强化,远离胰腺的囊性病灶有时会看到囊肿边缘条索状轻度强化影与胰腺相连。慢性期可以看到囊壁小的钙化灶。
图4 十二指肠壁间血肿
CT增强示十二指肠水平段远端囊性病灶未见明确强化囊壁影,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密度影,邻近肠壁中度强化。
十二指肠肠壁血肿多数存在明确的外伤史,临床出现明显的腹痛、呕吐及上消化道梗阻的表现。
CT表现:十二指肠内或外侧囊性混杂密度影,囊壁厚,CT增强示囊壁强化与肠管相似,囊内无明显强化。
图5 大网膜囊肿
CT增强示囊肿囊壁未见明显强化密度影,囊内见强化小血管影,余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密度影。
大网膜囊肿多是由于大网膜淋巴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淋巴管梗阻扩张、退行性变、淋巴管移位所致,少数是因为外伤或感染等其他因素引起淋巴管梗阻所致。也有学者认为是胚胎期的发育异常导致原始的淋巴组织遗留在大网膜,形成不与淋巴系统相通的囊性病灶。
大网膜囊肿位于前腹壁后方,CT 平扫、增强表现与肠系膜淋巴管囊肿的表现相似。
图6 麦克尔憩室
CT增强示右侧腹囊性病灶内容物未见明确强化密度影,其内可见高密度结石影,囊壁中度强化,与腹部肠管强化程度相似,边界尚清。
麦克尔憩室往往是因为腹痛、出血、肠套叠、肠梗阻等原因前来就诊,呕吐、腹痛、及血便是主要的三种临床表现。梅克尔憩室是胚胎早期卵黄管部分或全部未能退化所遗留的一种小肠发育畸形,发病率在1% ~ 2% 之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在儿童,麦克尔憩室的准确诊断方法是99mTc-per 核素检查。
麦克尔憩室CT 平扫呈囊状,囊壁与肠管相似,其内可见钙化灶或食物残渣,增强后囊壁强化与肠管相似。
图7 肠重复畸形
CT增强示盆区偏右侧囊性病灶内容物未见强化密度影,囊壁中度强化,与腹部肠管强化程度相似,与邻近肠管关系密切。
肠重复畸形属于消化道畸形的一种,目前多数认为是在胚胎第3 周形成脊索的过程中,内外胚层粘连,神经管与原肠分离障碍,原肠受索带牵拉形成憩室状突起,突起不断演变形成的肠管状重复畸形。其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一处,通常好发于肠系膜侧,其具有与正常肠管相同的肠壁结构,其血供与邻近肠管相同。
CT平扫表现为各种形状的囊性低密度影,囊内多呈水样密度,囊壁与邻近肠管肠壁相似,增强检查,肠重复畸形囊内未见明确强化,囊壁与邻近肠管强化程度相似。
图8 阑尾周围脓肿
CT 增强示中下腹低密度影呈囊状强化,囊壁厚薄不均,明显强化,其周见絮状强化密度影,其右旁见环形强化密度影,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密度影。
儿童阑尾由于肠管管壁较薄,在炎性病变时较易形成穿孔,腹腔的大网膜便会移行到右下腹,包裹阑尾,随后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有时合并有阑尾粪石。
CT平扫示右侧中下腹片状混杂低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界不清,有时可见到结节样粪石影。CT 增强时,右中下腹低密度影呈囊状强化,囊壁厚薄不均,其周见絮状强化密度影。
图9 处女膜闭锁伴子宫阴道积液
女11天,腹腔内囊性病变。矢状位显示囊性病变呈哑铃状,密度均匀,囊内无分隔,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病变根部位于膀胱直肠之间,未见正常子宫。
单纯性处女膜闭锁发病率约为0.014%~ 0.1%,其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阴道板再通的终末阶段失败所造成的。处女膜闭锁在儿童时期发现的极少,约为6 /10万,绝大多数是在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无初潮,周期性的下腹痛,伴阴道口处的球样膨出,才被发现。
CT平扫示膀胱直肠间见囊状低密度影,囊内呈水样密度影,CT 增强示囊壁轻度强化,边界尚清。
图10 腹膜后成熟囊性畸胎瘤
CT平扫示下腹部囊性病变,内可见线样分隔,局部见骨骼样钙化及条片状脂肪。
腹部囊性畸胎瘤多是由于腹胀、腹痛或触及包块前来就诊。
CT平扫示较为典型的三胚层结构,即钙化、脂肪、软组织、液体,但如果其中的高密度影表现为骨样结构,即存在骨皮质、骨松质甚至关节样的结构,则提示囊性寄生胎可能。但当囊性畸胎瘤缺少钙化或脂肪影时则需与淋巴管瘤鉴别。
图11 脐尿管囊肿伴感染
病灶呈不规则厚壁囊样低密度影,边界尚清,增强后囊壁明显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
脐尿管是胚胎时期尿囊退化过程中形成的条索,称为脐正中韧带,连接在脐部与膀胱顶部,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即Retzius 间隙。如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脐尿管未完全闭合,就会形成脐尿管囊肿。
脐尿管囊肿CT平扫表现为脐部与膀胱间的囊性低密度影,囊壁较薄,囊内为水样密度,囊肿两端有时可以看到索条状软组织密度影,CT 增强扫描时,囊壁轻中度强化,边界较清,合并感染时囊壁会增厚、毛糙,囊内容物无强化,囊肿两端索条状软组织密度影有时会轻度强化。
图12 肠系膜淋巴管囊肿
右下腹不规则囊样低密度灶,铸型充填右侧腹腔,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局部似见点状小钙化。
肠系膜淋巴管囊肿的患儿多是因为腹胀、腹痛、腹部B 超异常等原因前来就诊,属于儿科的常见病,成人的发病率约为1 /10 万。其发病机理目前认为是淋巴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少数是因为外伤或感染等其他因素所致。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回肠、空肠、小肠系膜根部、横结肠及乙状结肠。
CT平扫表现为腹部肠管间见缝就钻的囊状低密度影,多数与肠系膜区关系密切。囊肿合并感染时,囊壁边缘模糊,并可见钙化,CT增强扫描时,囊内容物均无强化,单纯囊肿时,囊壁无强化,合并感染时囊壁会不同程度增厚,并伴有轻中度强化,邻近脂肪间隙模糊,合并出血时,囊内密度增高,易被误诊为实性肿物。
图13 囊性肾母细胞瘤
CT增强示右肾巨大多囊性占位性病变,囊壁及分隔有强化。
囊性肾母细胞瘤也称分化性肾母细胞瘤,CT示来源于肾脏的单房或少房性囊性病变,囊壁和间隔都较薄,增强扫描未见囊壁和间隔有实性结节和血供,病
理检查见囊壁和间隔内衬鞋钉样上皮。
图14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
肝脏巨大囊实性肿块,内见多发分隔,囊壁实性部分及囊内分隔有强化。
肝间叶组织错构瘤罕见,在儿童肝脏良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常见于两岁以内儿童。CT平扫见境界清楚的多房性低密度肿块,不同厚度的分隔呈软组织密度,于增强扫描时囊壁及分隔可强化而囊腔无密度增高。当其向肝外生长时,需与腹腔内的淋巴管瘤或囊性畸胎瘤鉴别。
图15 重度肾积水
CT增强示左侧肾盂肾盏明显扩张、积水,内见造影剂进入。
重度肾积水常为边界清的水样密度囊性病变,内见分隔为受压变薄的肾实质,增强可见强化,患儿重度肾积水常见于肾盂输尿管接口处狭窄,CT三维重建可见肾盂输尿管接口处呈“鸟嘴”样尖细状,输尿管无扩张。
图16 卵巢囊肿
盆腔类圆形囊性肿物,增强扫描囊壁薄、可强化,囊内密度均匀、无强化。
卵巢囊肿多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卵巢白膜增厚、卵泡破裂受阻,新生儿受胎盘所分泌的激素和母体激素的影响。
CT平扫示下腹部囊肿低密度影,CT增强示囊壁中度强化,如卵巢囊肿合并扭转、出血时,其影像学表现就较为复杂,容易导致误诊。由于儿童年龄较小,维系卵巢位置的几条韧带力量较为薄弱,导致卵巢的游离度明显增大,往往可以跑到对侧卵巢的区域。CT增强检查有时可以看到其与子宫间的强化血管影,有利于对其来源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可根据儿童腹部常见囊性病变的位置、形态、壁厚、壁缘、强化这五个要素作为依据,可以规范的进行横向比较。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通过CT表现分析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帮助临床明确术前诊断。
以上内容整理自多篇国内文献:如:
以上内容整理自多篇国内文献:如:儿童腹部常见囊性病变的CT 诊断及鉴别诊断(作者:辛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