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犹太穷小子,如何在上海滩混成了远东第一富豪?
几十年前的旧上海,静安寺东,今天的延安路陕西北路和南京西路之间,曾有一处顶级私家庄园,名唤“爱俪园”,民间称为“哈同花园”。他的主人是个犹太人,一个曾经毫无背景,两手空空的异乡穷小子,却缔造了上海滩的财富神话,成为当时中国乃至远东的第一富豪。
1851年,哈同出生在伊拉克巴格达一个底层塞法迪犹太人家庭,幼年曾靠拾破烂、拣煤块为生。1856年,他随父母迁居印度孟买,并取得英国国籍(一说只是因为来自英国印度而受英国保护,并没有入籍),在那里,哈同就读于犹太富豪大卫·沙逊资助的慈善学校。
1872年,20出头的哈同踏上了打工之路,只身来到香港,做了杂工,收入只够糊口。第二年,他又转至上海。说起“犹太人在上海”这个话题,大多数人都知道,二战时期,上海是犹太人的“方舟”。但实际上,犹太人在上海这座“冒险家乐园”的历史,远早于此。无论是世界闻名的“东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沙逊家族,还是在H-K回归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嘉道理家族,都曾和上海大有交集。大到世界级的汇丰银行、和平饭店,小到老上海人耳熟能详的“红房子西菜馆””、“妇女用品商店”,背后都有犹太人的身影。
犹太穷小子哈同,当时身上仅有6块银元。他在上海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沙逊洋行担任收租员和门卫,月薪五两银子。洋行经营的不是什么光彩的行业:售卖烟土。每天,一群进货的人挤在门口,交完银子,开了发条,才能去货仓提货。哈同就想出个办法,制作了号码牌,让大家登记排队,以解决门口的拥挤问题。而要是有着急加塞的,就得给哈同银子私下“通融”,哈同借机机会,赚足了外快。
头脑灵活的哈同很快获得了上级的赏识,不过一年,就升他做了业务管事。此后沙逊又辟出地产一科,哈同做了领班。手头宽裕了以后,哈同开始放贷,又在石库门购了私产。当时沙逊在意的是黄浦江沿江的土地,但哈同却觉得洋场肯定会西扩,于是勾搭巡捕房的管事,连骗带押,吃进了南京路西边一带的地皮。
真正给哈同的事业带来巨大转机的是中法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接连挫败法国侵略军的攻势。上海的洋人坐不住了,认为中国打败法国后,自然会清理他们,于是纷纷逃离上海,上海的房价因此暴跌。
洋人们人人自危的时候,哈同却建议沙逊吃进。结果是,中国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却与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十里洋行”恢复了繁荣。沙逊此番净赚暴利五百多万两白银。
东家赚了大钱,哈同自己却只得了一千两花红,心中自然十分不爽。于是跳了槽,也是沙逊家族的后辈,另立了门户,此后哈同当上了大班。
期间,哈同巧遇当时在英商家里做保姆的中法混血女子罗迦陵(Liza)。罗迦陵父亲是一名法国水手,染病身死,母亲姓沈,祖籍福建。传说罗迦陵曾是“咸水妹”。所谓咸水妹,是当时的上海人,对专门以接待外国海员为职业的风尘女子的称呼,但这个说法并无实证。虽然罗迦陵长相平平,出身贫寒,但哈同认定她有“旺夫运”,能助自己事业兴旺,坚决要娶她为妻。
1886年9月24日,哈同和罗迦陵在闸北青云里用犹太教仪式举行了婚礼。
婚后的哈同,事业果然越来越兴旺。1901年,50岁的哈同跳槽离开“沙逊”,自立门户,创办了“哈同洋行”,仍以经营房地产为主,一手将南京路打造成了'上海的第五大道'。当时南京路上的楼盘店铺,凡以“慈”字命名的,都是哈同的产业,占了整个南京路全部房地产的44%,哈同要么自己建楼,要么租给别人收租,财源滚滚而来。
拥有南京路大片地皮后,哈同又撺掇工部局,出资60万两白银,用几百万块铁藜木块,浸了沥青,细细码上,再喷上柏油,将南京路铺设成为当时上海最高级的一条马路,这马路踩上去不仅平整,还有弹性,一下雨,水转眼就能被吸干。消息传出后,被渲染得越来越玄乎,人们说,大上海的十里洋场,遍地黄金,就连马路都是用上等的红木铺的。南京路的地价和人气齐飞,成了上海最著名的商业街。
而哈同手里的地皮,自然又翻了好几番。到民国初年,哈同已进入世界富豪排行榜前十,一跃成为远东地区的首富。
本就极善于搭建人脉的哈同,“朋友圈”也越来越“高端”。1908年,罗迦陵被宣统的养母,隆裕皇太后封为大清国正一品夫人。在这之前,罗迦陵认了隆裕的母亲、也就是光绪的岳母做了干妈。辛亥革命前夕,哈同还曾拿出10万大洋,资助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中山先生。精明的犹太商人两边投资,两边都不得罪。
虽然哈同如此有钱,但生活中十分吝啬,据说有一次仆人给他倒咖啡,咖啡里发现有蜘蛛,哈同大发雷霆。但当仆人要倒掉咖啡重做时,哈同又说不能浪费,捞出蜘蛛,把咖啡给喝了。还有传说,说哈同和妻子约定每天晚上电话响一下就是回家吃饭,响两下就是不回家吃饭,以节约电话费。虽然真假未知,但哈同的吝啬肯定并非空穴来风。
不过对于妻子罗迦陵,哈同却非常大方。他名下的爱俪园,便是为妻子一手建造,其中“俪”字便是指夫人“丽莎”(Liza)。
1904年,哈同在静安寺路购地300亩,花费70万两银元,兴建了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爱俪园由罗迦陵聘请乌目山僧人黄宗仰设计,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湖沼,完全是典型的中式园林,据称是模仿《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因而号称“海上大观园”。整个园林共有景点60余处,还在园内创办了仓圣明智大学。
民国时期,如岑春煊、黎元洪、章太炎、章士钊、齐燮元等政客、名流,均曾来过爱俪园观光。1912年6月,哈同在爱俪园内还宴请过孙中山,其时女宾有孙中山的两位女儿和他的秘书宋霭龄,并合影留念。
虽为巨富,哈同夫妇却没有亲生子女。哈同共领养了11名外国孤儿为养子女,罗迦陵领养了9名中国孤儿为养子女。
1931年6月19日,哈同在爱俪园病故,留下高达1亿7200万银元的巨额遗产,包括地产460亩,房屋1300幢,以及价值百万英镑的珠宝。仅罗迦陵缴纳的遗产税就达1800万元。哈同生前立下的遗嘱确定,只有外籍养子8人享有哈同和罗迦陵过世以后的全部遗产,而罗迦陵领养的所有中国籍内侄子女无继承权。
1941年,罗迦陵也去世了。根据第二份遗嘱,所有养子女都有遗产继承权,但每位子女仅可获得14万元的遗产,管家姬觉弥获得400万元,此外增加了捐赠中国政府一定资金,成立罗氏慈善事业基金委员会等项目。
由于夫妇二人留下的遗嘱出入太大,引发了旷日持久的遗产之争,经过长达16年的争夺,最终分配方法如下, 除去拨付给中国政府的资金以外:
外籍长子乔治·哈同分得占土地总数的58.3%的地产260多亩,房屋15万多平方米,占总数的48.2%(含除罗弼·哈同外的外籍养子女应分配数)
罗弼·哈同分得土地60余亩,约占总数的13.3%,以及占总数13.7%的房屋5万多平方米。
罗友兰等5名中国籍养子女分得土地70余亩,占总数17%及占房屋总数的19%,共计6万多平米。
姬觉弥等其他人得到余下土地50余亩,房屋4.7万余平方米。
最好笑的是,还有一位伊拉克的“亲戚”,名叫爱士拉·散利·哈同,当时也不远万里,来沪争夺遗产。此人坚守在沪长达20余年,从早期租界的英国法院,一直告到新中国法院,最终一无所获,还花费了将近2万英镑。
二战时期,哈同花园被进入公共租界的日军侵占,后因一场莫名大火,烧成了白地。解放后,爱俪园被上海市人民ZF征用,并在原址上建造了中苏友好大厦,后改名为上海展览中心。
一代传奇,就此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