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痰、腹泻、湿疹,都怪肚中“半桶水”!这2种食物堪比“抽湿机”!

50

读书答题  第 50 期

本期题目:

关于宝宝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炎最明显的症状是热、咳、痰、喘。

B.肺炎和感冒症状类似,治疗手法相同。

C.肺炎是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

D.勤洗手、多通风、打疫苗可以预防肺炎。

E.宝宝得肺炎,可垫高枕头,轻拍宝宝后背,使痰排出体外。

快去答题

下期公布正确答案和幸运名单哦!

答题格式:

公众号下方对话框发送

“读书答题第50期 + 地区 +

所在群编号 + 你的答案”

上期“读书答题“的正确答案及获得面诊机会的读者名单,见文末!

在我们的推送下面,经常有家长留言问到宝宝脾虚、湿气重怎么调理;也有很多留言形容的具体疾病症状,其根源也都是脾虚和湿。

我们的确可以好好来讲一讲脾虚湿困的话题。

中医称“脾主运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脾脏的职责,就好比一座公司大楼里的电梯。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每逢上班时间,电梯会把职员们运送到各个楼层,人们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整个公司得以运转。

可是有一天,这个电梯突然出了问题,原本一趟能载15人,现在一趟却只能载5个人。

于是职员们都堵在电梯门口,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受到影响。

同样道理,脾脏每天都在向身体各个部位运送水谷和水湿,确保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但如果脾的运化出了问题,水湿困于中焦,不仅胃肠功能出现异常,身体各部位的机制都会出现阻滞。

这种情况下,宝宝就会脾虚湿困。

所谓“脾虚湿困”,顾名思义,不仅脾虚,体内湿气还重。

帮宝宝健脾祛湿是项大工程。但在此之前,家长要搞懂宝宝体内的“湿”都来自哪里。

宝宝湿气重的原因:

外湿、内湿、湿热、寒湿

一说“湿气重”,相信很多家长都坐不住了。

尤其在南部地区,十个宝宝九个湿,一点也不夸张。

长期积滞在宝宝体内的湿气,有一部分是“外湿”,有一部分是“内湿”。

外湿:自然环境中的湿气

外湿比较好理解,是自然环境中的湿气。

尤其在春天,大家能明显感觉到皮肤湿湿黏黏的,恨不得一天洗三次澡。回南天一来,衣服难干,被子潮湿,就连墙壁都在往下淌水珠。

一看天气预报:天啊,空气湿度指数90%!

这种外在有形的湿邪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它们经皮毛、口鼻侵入体内,家长只能想法子替宝宝多祛湿。

内湿:体内不正常的湿气

宝宝脾虚、积食都会产生内湿。

“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宝宝天生脾常不足,再加上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很多宝宝都被错误的喂养方式耽误了脾胃。

脾脏“闹脾气”,不肯好好升清水湿了,吃到肚子里的食物不能完全运化成人体所需的津液,湿气就会停滞粘腻在体内。水湿困脾,会导致脾更虚。

所以,替宝宝好好呵护脾胃,才不会引起这种恶性循环。

还有些宝宝酷爱喝冷饮、雪糕,平时家长也不太注意,总给宝宝吃性味偏寒凉的食物,还会因为怕上火而常常让宝宝喝凉茶、板蓝根等等清热降火,使得原本虚寒的脾胃寒上加寒,一有疏忽,没有积食也会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的宝宝常有以下特点:

▶ 常觉疲乏、精神不振

▶ 全身(尤其是四肢)感觉酸重

▶ 胃口差,腹部有胀满感,进食后明显

▶ 大便黏稠或不成形,严重者溏泻

▶ 口中黏腻不爽或口臭

▶ 舌苔厚,舌边有齿痕

▶ 痰多易咳

▶ 睡觉打呼噜或流口水

细分之下,宝宝的脾虚湿困还分为湿热和寒湿:

湿热宝宝:

▶ 嘴巴黏腻,有苦味,有口气

▶ 积久化热,舌苔发黄

▶ 食欲不振,容易恶心呕吐

▶ 皮肤容易起湿疹、疱疹等

寒湿宝宝:

▶ 嘴巴黏腻、没有味道、食欲差

▶ 舌苔白腻

▶ 大便不成型

▶ 胸闷闷的、总感到累

▶ 没精神、总感觉睡不醒

除此之外,宝宝的身体还会演变出各种小病小痛。

我们不妨来看3个经典病例。看上去不同,实际都是脾虚湿困引发的疾病:

案例①:宝宝总是腹泻?

身体在用错误的方法排水

有个宝宝腹泻,并非因为病毒感染,而是隔几天小泻一下,跟闹着玩似的,平时也没有的肚子疼的毛病,顶多就是偶尔腹胀、不太爱吃饭这些小毛病,让家长有些费解。

去医院看,医生说可能是功能性腹泻,注意多补水,等年龄大点就不会再泻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3个月,家长带宝宝找我面诊,我注意到他的一些情况:

舌苔白,大便稀、色淡黄、呈水样,原本胃口挺好,最近食欲越来越差,体型有些虚胖,不喜运动,稍微动一下就喊累……

这种情况的腹泻,其实是身体在用错误的方式排水。

水湿停滞在中焦,就会成为湿邪糟粕,向下出于魄门,也就是从肛门排出。

此外,宝宝的肚子总会咕咕作响,还会腹泻,便便潮湿粘腻,甚至还有没消化完的食渣。

案例②:宝宝偶尔几声咳

水湿日久成痰,痰浊阻肺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惑。宝宝也没生病,好像就是体质弱,白天偶尔两声咳,时不时清嗓子,晚上睡前也会咳一下。

问她为什么,说是嗓子痒痒的,好像有根羽毛卡在喉咙眼,时不时挠一下。

这其实是因为嗓子里有痰,但又不是浓痰,所以怎么都咳不出。

这种咳嗽好像既不完全属于寒咳,也不完全属于热咳。家长想替宝宝止咳,往往无从下手。

其实,小咳小痰长期断断续续,是因为脾的问题影响到肺了。

水湿日久成痰,痰浊阻肺,肺气就虚了,出现咳嗽痰多等证候。

这里的痰,并非单指嗓子里的痰。黏着在身体各个部位的湿邪,都统称为“痰饮”。肺部生痰生咳,只是其中两个表现。

除此之外,这样的宝宝还总会感到胸闷,四肢沉沉的,不爱动弹。

案例③:宝宝湿疹缠身

脾水湿滞,溢上皮肤

宝宝皮肤干,一抓就出疹子,家长屡禁不改,结果宝宝四肢全是疹子和疤痕。

听朋友介绍后,宝宝曾用某种软膏涂抹,湿疹有所消减,但药一停又复发了。

家长带宝宝去查过敏源,发现宝宝对螨虫过敏、对灰尘过敏,甚至对蟑螂过敏。

但无论把家里的卫生弄得多干净,日常生活再怎么注意,宝宝的湿疹都断不了根。

湿疹宝宝缺少的不是治湿疹的特效药,而是能够滋润皮肤的气血津液。

一方面,皮肤无法通过正常的运化获取营养;另一方面,脏腑功能失常了,气血瘀滞,痰湿内停,脾水湿溢于皮肤,在皮肤上就会有所表现。

刚才也说到,脾有问题,痰湿会影响到肺,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外受风湿之邪,疹子就“此起彼伏”——不少脾虚湿困的宝宝都有慢性湿疹。

所以,治湿疹就不能只涂药膏,还要从根本的脾胃着手来治。

2种食物,把脾照顾得服服帖帖

“清热祛湿,喝癍痧呀!”

不少广东宝宝的童年都经历过这句话所带来的恐惧——癍痧凉茶多苦啊,宝爸宝妈每次都要让宝宝捏着鼻子一口气喝完。

没有癍痧,还有祛湿茶。满大街的凉茶店,总有一款“适合”宝宝。

但是,凉茶真的能解决宝宝的祛湿问题吗?

一句话:凉茶性凉,越喝小问题越多,不要再给宝宝喝凉茶!

给宝宝祛湿,这2种食物效果比较好:

▶ 薏仁:利水渗湿、健脾胃、清肺热、止泄泻。

▶ 鲫鱼:治脾胃虚弱,纳少无力,痢疾,水肿,溃疡等。

许尤佳教授 推荐

健脾利水食疗方

薏仁鲫鱼汤 

材料:薏仁100g,鲫鱼300g。

做法:鲫鱼去鳞与内脏;材料一同下锅,加5碗水,煲煮熬汤20分钟后调味即可食用。

注意:3岁以上宝宝每周可服2~3次。

此外,茯苓、白术、南瓜、扁豆、赤小豆、芡实等食物都有健脾为主、辅以利湿的功效,家长可以用它们给宝宝熬粥或煮汤,在宝宝无积食的情况下健脾+祛湿。

忌口食物:生冷、甜腻、辛辣、滋腻的食物。

其实,让孩子体质更好,少生病,少吃药,根源就在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