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胜境 • 栾川》——养子沟村
篇头诗:“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韦应物(唐)
世事就是如此难以预料,也许是新冠疫情的原因,也许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作为景区的“养子沟”垮了(据说是破产了,景区里的一处景点——“龙溪”,干脆关门落锁,不让人进了),可景区边上的“养子沟村”却火了。村里沿山溪道路两旁,一个个民居小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周末,游人如织,小院里人声鼎沸;周日,虽稍显清静,可在院子里纳凉的老人仍旧不少,他们在这里闲聊的闲聊,打牌的打牌,十分惬意。
养子沟村的海拔大约在800米左右,倚山傍水,山高水长,平均温度不高,尤其是在夜晚,在炎炎的夏日里,温度也就是摄氏22-23度,是个纳凉的好地方。郑州有不少70岁以上的老人,成群结伴,皆选择在这里度夏,而且有的一住就是整整一个夏季,外加孟秋。我们居住的“瓦房院”里,就有三对这样的老人,他们已经连续四年在这里度夏纳凉了,“瓦房院”成了他们年年定点的避暑胜地。
养子沟村的食宿费用,大都是每人每天60元(包括一张床位和一日三餐,但必须住够一个星期以上,否则每人每天70元)。养子沟村的夜里,周围一片寂静,天气凉爽宜人,可以安心睡个好觉;白天,一日三餐,食材新鲜,味道可口,虽是农家饭菜,但天天变换着样儿,亦十分享受。
住在这里的人,闲来无事,既可就近在山道上,小溪边溜弯蹓跶,亦可花上5元钱的保险费,进入旁边的景区观光游览(60岁以上的人免门票,但须买保险)。日子过得优哉游哉,怪不得吸引了如此多的闲人在这里长住,看来是有原因,有理由的。不像这几年新乡辉县的景区,管理者急功近利,门票(套票)均在百元以上,结果是“欲贪则不达”,周末旅游旺季,像“八里沟”、“关山”这样的老景区皆是门可罗雀,去辉县乡村纳凉避暑者更是寥寥无几,可悲可叹。
在与养子沟村“瓦房院”的房东小王闲聊中得知,这些年来,栾川县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民在自己的院子里建些亭子什么的,均能够得到政府的补贴和支持。小王说:“重要的不是补贴,重要的是支持,是材料与设计,以及建筑方面的支持,如果自己专门去购买这些木材,或者请人专门为自己设计和盖亭子,一是没有这个能力,二是别人也不会来的。而由政府出面,既有权威,又有规模,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所以养子沟村里的民居小院,个个都盖得有模有样,像模像样。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养子沟的村民们原来都是靠进山采摘草药,如五味子、山茱萸之类,什么熟了采什么,别人收购什么就摘什么,或者去外面打工,获取一些收入,养家糊口。现在突然发现盖好民居小院,学会做饭做菜,将屋子收拾干净,呆在家里不动,就可以坐地生财了。每年的旅游收入,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村里三个有脸面的大户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开的是宾馆,标间每天300多元,周末还常常订不到房间)。所以,养子沟村里的人现在都学会做“民居”的生意了,没有人再上山采药了,现在上山采药的基本上都是外村人。
一方山水有一方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子沟靠着山水有情和政府政策,走上了康庄大道,致富了一方人,亦为城里久居尘喧中的人们开辟了一个“暂可散烦缨”的纳凉和避暑之地;新乡辉县则因为山水无情和管理者的贪念,毁掉了一方人的福祉,反正我是再也不会去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