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杰出”的你
——单亲家庭的孩子能成才吗?
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 罗英
在家长学校的日常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不是孩子自身的错,而是折射出了原生家庭的问题,一个优秀的孩子多数来自一个家风清正、幸福满满的家庭,那么来自离异丧偶等特殊家庭的孩子就不能成才吗?
我们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是我的两个学生:一个男孩,秀气勤奋、体贴懂事;一个女孩,娴雅细腻、才华横溢,他们品学兼优,是班级的佼佼者,但却优秀得不够理直气壮。这样的孩子大多早慧,敏感自尊,知晓生活的甘苦,和他人交往能换位思考。但他们也会眉头轻蹙,沉默寡言,以淡淡的忧郁作为生命的底色,有时连本可以胜任的工作也因自我评价过低而退却。我希望他们能摒除外界干扰,纠正认知偏差,自信、乐观地生活。
民政部门统计大数据表明,2019年一季度,我国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高达46.5万对,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我国离婚率已连续七年递增。中国第一位女(性学专家)李银河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制度已丧失了‘繁衍’的基本功能,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而现代人经济独立、追求个性的思维模式也导致离婚率逐年攀高。”当然,这仅仅是一家之言,婚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但不争的事实是:学校中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数,所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认识:许多人认为离异家庭的孩子=问题儿童,这纯属无稽之谈。美国专家提出一个概念叫“杰出的孤儿”,请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索尼娅·玛丽亚·索托马约尔的经历:9岁时的一天,索尼娅在学校上学时,脑袋里突然闪过了她那个酗酒自残的父亲的可怕身影,放学后她发现父亲在附近的医院里奄奄一息,当天下午她的父亲就因酒精中毒而去世。她冲回家缩在床上大哭,她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索尼娅,你现在是个大姑娘了,你要坚强。”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成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女法官。
迄今为止45位美国总统中有12位,也就是27%在幼年失去了父亲。《大英百科全书》中记载的573个名人里“有四分之一在10岁前就失去了双亲之一。”其中不乏伟大的科学家和诗人。“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坚强”,对于态度积极的人来说,化不幸为动力,能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独立、更具有创造性。来自什么家庭不重要,教养方式才重要。“离异”不是“问题学生”的必要条件,“问题学生”也不是“离异”的充分条件,二者更不是互为充要条件。
每一个孩子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你很难说哪一种更好。如果按照传统观念,只要家庭不解体就好,那么一个“天天争吵、日日冷战、父亲家暴、母亲嗜赌”的环境对孩子就有利吗?可见生活方式不是决定因素,家庭氛围才最重要。
古今中外出自单亲家庭的杰出人物不胜枚举:孔子、孟子、张衡、陶渊明、韩愈、欧阳修、范仲淹、成吉思汗、鲁迅、胡适、巴金、老舍、田汉……亚里士多德、牛顿、叔本华、安徒生、格林兄弟、马克吐温、莫泊桑、高尔基……还有目前深受观众喜爱的歌坛天王周杰伦、喜剧之王周星驰、资深影帝梁朝伟、敬业演员孙俪等等。
解决了认识问题,下面来谈谈具体操作:如何让这类学生更有信心呢?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产生偏差,感觉低人一等,是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评价造成的,产生自卑的根源是“不合理情绪”,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庭,要进行“创作后应激障碍”的疏导;对于父母离异的孩子作好心理建设:父母永远是亲人,亲情是不会割断的。退一步讲,即使再长久的陪伴也有分开的时候,人生就是由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的分离组成的,出生是起点、死亡是终点,只不过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罢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学会坦然地接受,勇敢地面对,做一个大写的“人”。
我曾经接过一个电话,半夜一点钟打来的,是我的一个女学生,她的父母再一次争吵打架,父亲负气出走,母亲伤心哭泣。当时电闪雷鸣,下着瓢泼大雨,恶劣的环境为这个女孩的巨大痛苦渲染了阴郁悲凉的气氛。无奈的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在电话里安慰她:“孩子,你听话,快点去睡觉,大人的事他们自己会解决,不是你的错。你快点去睡觉,明天还要上课……”“老师,我明天不能上课了,我要守着我妈妈,我怕她出意外……”在她绝望的哭泣声中,我的安慰如此苍白,“老师,我该怎么办啊……”她一遍又一遍地询问着我,十几年过去了,那种心痛的滋味令我铭记难忘,无能的自责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现在我只想问一句:孩子,你现在早已长大成人,你还好吗?
衷心希望不要再有哭泣的孩子;衷心希望我们的教师,学一学先进的“心育”理念;衷心希望我们的家长用积极的生活态度作好榜样,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力,筑成保护孩子的钢铁长城,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