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
目录
10 中脘穴的取法
11 中脘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中脘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中脘穴的配伍
16 特效按摩
17 文献摘要
18 中脘穴研究进展
18.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18.2 对肺功能的影响
18.3 对血液的影响
18.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8.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18.6 治疗胆绞痛
18.7 解除幽门痉挛
18.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18.9 治疗糖尿病
19 参考资料
附:
1古籍中的中脘
1 拼音
zhōng wǎn
2 英文参考
Zhōngwǎn CV12[中国针灸学词典]
zhōngwǎ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1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1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 中脘 | ||
汉语拼音 | Zhongwan | ||
罗马拼音 | Chungwan | ||
美国英译名 | Middle Epigastrium | ||
各 国 代 号 |
中国 | CV12 | |
日本 | 12 | ||
法 国 |
莫兰特氏 | VC12 | |
富耶氏 | VC12 | ||
德国 | KG12 | ||
英国 | Cv12 | ||
美国 | Co12 |
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 CV12,RN12)[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3]。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胃腕(《经穴汇解》)、中管(《备急千金要方》[4]《脉经》[5])、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1]。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1][6][3]。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1]。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4 中脘穴的别名
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
胃管(《脉经》)
胃腕(《经穴汇解》)
中管(《备急千金要方》[4]《脉经》[5])
胃募(《千金翼方》)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6 穴名解
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1]。
中,有方位之义。脘,指胃府。《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难经·第四十五难》:“府会太仓。”注:“太仓即中脘穴。”《黄庭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注:“太仓,胃也。”《黄庭外景经》:“时念太仓不饥渴。”注:“胃也。”又注曰:“太仓肚府。”又曰:“太仓,胃管神名。”《老子·中经》:“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又泛指脾胃为太仓。《中黄经》:“太仓,脾府也。”《黄庭内景经》:“是为太仓两明堂。”注:“太仓,脾府。”又官名。《汉书·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故太仓者,亦即脾胃为仓廪之官之意。中脘,指穴当胃体的中部,相对于上脘及下脘而言,又是直接指胃而言,故又名太仓。[7]
7 特异性
中脘是胃的募穴[1][6][3][4]。
中脘是八会穴之腑会[1][3]。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1][6][3][4]。
中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4]。
8 所属部位
上腹[8]
9 中脘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6]。
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3]。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
中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脘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10 中脘穴的取法
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1]。
仰卧位,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9]。
快速取穴:在上腹部,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即是中脘穴[10]。
11 中脘穴穴位解剖
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1]。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3]。
12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穴治疗疾病广泛。由于胃与多条经脉关系密切,如手太阳经“抵胃,属小肠”;手太阴经“还循胃口”;足太阴经“属脾,络胃……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其络脉“入络肠胃”;足阳明经“下膈,属胃,络脾”;足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本穴可治与胃有关的经脉病,也就是说,多条经脉异常所引起的胃病均可取本穴治疗。又因中脘穴为胃的募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饮食入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若胃腑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脏腑经脉失养,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因此治胃是治疗很多疾病之本。综上所述,本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必用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同时,本穴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穴。[4]
治疗脾胃疾患的常用穴之一,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7]。
13 中脘穴主治病证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
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等[1]。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11]。
中脘穴主治 胃脘痛,呕吐,呃逆,纳呆,疳积,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肠鸣,腹胀,泄泻,便秘,便血,肠痈;失眠,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黄疸,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9]。
中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3]。
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1]。
直刺0.5~1寸[1][9],局部酸胀沉重[9],胃部有收缩感[9]。
直刺1~1.5寸[3][11]。
注意:孕妇慎用[1]。
中脘穴深部有胃、胰腺、腹主动脉,直刺不宜过深,瘦弱患者尤宜谨慎[9]。
如有肝脾肿大者不宜向左右侧及上方透刺[1][9]。
14.2 灸法
可灸[1][9][11]。
15 中脘穴的配伍
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治痢疾[1]。
中脘配天枢、足三里、内庭,治霍乱吐泻[9]。
中脘配足三里,有调和胃气,升提脾气,去湿化浊的作用,主治胃痛,泄泻,黄疸,四肢无力。
中脘配足三里,治腹满[9]。
中脘配胃俞,属俞募配穴法,有调中和胃,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
中脘配内关,治呕吐[9]。
中脘穴配内关、梁丘治胃痛[1]。
16 特效按摩
在中脘穴或摩或按,可治疗胃痛、呕吐等症[10]。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大成》: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18 中脘穴研究进展
18.1 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这种作用与原来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如原来处于软弱或中等度蠕动状态时,可使蠕动增强,如原来处于较强状态时,则这种作用不明显。当用弱刺激时,可促进胃蠕动;强刺激时,则抑制胃蠕动。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中脘,观察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中脘传入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为第7胸椎至第2腰椎。由于该节段与胃肠的神经传人节段在形态学上有所重叠交汇,因此本穴针刺能调整胃肠功能。[9]
针刺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幽门开放,肠鸣音增加,空肠蠕动增强[1]。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中脘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据报道,针刺中脘后,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泻法针刺胃癌患者中脘、足三里穴,可增加胃酸分泌。电针动物中脘等穴,弱刺激促进胃运动,强刺激则抑制胃运动。前者使胃电加强,后者使胃电抑制。[7]
18.2 对肺功能的影响
18.3 对血液的影响
针刺中脘可使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上升[9]。对脾功能亢进而白细胞减少者也有同样效果[9]。
18.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小鼠的“中脘”,隔日1次,共3次,分别测定肝、脾、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发现,艾灸组和对照组的吞噬细胞活性均有一定增强,而以肝、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最为显著(P<0.05)。另有人以接种S180肉瘤的小鼠为模型,小艾炷灸“中脘”,观察艾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艾灸能抑制癌鼠瘤体的增大,提高癌鼠血浆cAMP/cGMP值,增强其脾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活性、脾淋巴细胞的PHA诱导转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对绵羊红细胞(SR- BC)诱导的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能力。[9]
艾灸中脘,见小白鼠的单核巨细胞吞噬机能增强[1]。
18.5 对膀胱张力的作用
针中脘穴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7]。
18.6 治疗胆绞痛
用解痉止痛膏贴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细末,韭菜、葱白各20个和苦楝子50g捣烂如泥,用白醋50ml将上药调成糊状,贴于中脘穴,24小时换贴1次,连贴2~4次。
18.7 解除幽门痉挛
据报道指压中脘后,在X线下发现胃蠕动增强,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频增加,波速增快,幽门痉挛解除。
18.8 对小肠的蠕动的影响
针刺中脘穴对小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尤其能促进空肠的蠕动。
18.9 治疗糖尿病
19 参考资料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
^ [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7-379.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7]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8]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7-379.
^ [10]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 [11]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