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激活之路:村集体代持与空间调规

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在于招城市资本和人才下乡,在于以城乡一盘棋的视角重新审视乡村价值。

乡村振兴牛鼻子在哪里?

在建设用地,脚无立锥之地,啥啥也振兴不了。在闲置宅基地资源的激活,在市场化机制。

然然然而,国法和现有政策下,宅基地不是商品,市场却要求它具备商品的议价和流通属性,这这,这个嘛,就难办了,戴着镣铐的舞蹈,杨丽萍和金星也跳不好。

新《土地法》捅出来个新词儿: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好吧,我们承认农户手里的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可资源业态呈献高度碎片化,还不止是分化,还相互制约,就像美国的法律系统,十八口子都当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说,这可咋整!

只有集中力量才可以办大事儿,民主基础上集中才是出路,如果村民闲置的宅基地委托给村集体,把鸡毛凑成弹子,村集体代持村民股份,再与外界谈合作,出租也好,合股也罢,都算条路子。

有的客官说了,村民有的乐意有的不乐意,这地还是连不成片。

不要紧啊,重庆人民能蛋蛋,发明了一个商品,叫地票!入股的是代表宅基地使用权的那个数字,而不是地理位置上那块实实在在的地。说白了就是将实物资源虚拟化、货币化、金融化,这不动产就动起来了,就能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如果村集体当开发商或用土地入股开公司,建设成本就没了买地这一项,就是个砖头钱和花花草草钱,你想想,这多容易搞事情。

农村还有个挺讨厌的事儿,就是人情社会、圈子文化,缺乏契约精神,这其实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生存结构决定的,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固定区域、固定人群合作获得生存资料嘛,合作对象不具备选择条件,所以农村里特别容易出现“敲竹杠”现象。这也是民间资本不看好乡村的一大原因。

城市文明实质是工商业文明,其本质特征是跨区域选择合作资源,维持其运转的就是契约社会,因为其合作伙伴具备复多可选性。

村官现在都是公务员了,村集体经济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党妈站台,所以,村集体经济能解决一个信用问题,比如融资就好办得多。

到这儿不算功德圆满,还得重新做整村空间规划。

先解释一下啥叫空间规划,为啥不叫土地规划了。

农业社会时代,土地的唯一价值就是产粮食活命,就算是房子,也是为适应农业生产生活模式为导向,所以,只有粮食产量高的土地才值钱,不产粮食的地方被嫌弃,叫鸟不拉屎,因为鸟会饿死。这种生存方式下的规划思维就是土地规划,也叫平面规划。

现在不一样了,城市资本看中农村的不是地里产粮食,而是自然生态,而是全部的、立体的、宜居的、看着爽的资源,比如,山头上能看到一个湖,或一片林子吸氧,就比农地值钱,浙江松阳有个挺火的民宿,人家的赢利点是卖云彩。国土资源部改名叫自然资源部,就是这个意思,眼里不再只是农田,而是叫山水田林湖草沙,没错,滩涂、沙漠都想换成钱。这种土地规划的逻辑叫空间规划。

农村要振兴,规划怎么搞?

我的看法是县区级做产业规划,集中力量突破一点,不求全。要视自己的区位、劳动力、物产、自然资源的综合情况,针对某一个产业打分,得分最高的就干;村镇级要视自己自然资源禀赋、人口、资金等情况做空间规划,同县区级规划做配套,哪项比别的村打分高,就配那一项。

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的转型中,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上百年甚至更久,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等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失配甚至冲突现象,这是社会转型所要必需付出的代价。

比如农民工这个词,就有点意思,生存方式是进城务工,可身份户口却是农民,城里留不下、乡下又回不去。家庭割裂,老婆偷汉,老的没人管,小的没人疼,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市民也好不到那里去,算了,各种城市病,谁都懂。

我不是自己过得不行要吐槽,关键是,日子难过可还得过不是,你得在各种纠缠冲突中找到那个各方都能接受、而且能落地、还得能持续的交集,这叫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不是皆大欢喜、花团锦簇的意淫图,更不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一枝独秀。

生活是辆百病缠身的大破车,你得一边修车,一边赶路,你可以灰头土脸,可以吃相很难看,还可以慢一点,但不能停下,更不能散架,如果你玩儿得转,那你就是高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