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南海的另一位权臣霍韬
今天我们讲讲另一位来自南海,也是因为大礼议而得到重用的礼部尚书霍韬。霍韬是广东广州府南海县石头乡霍族人,与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梁储是明宪宗成化十四年( 1478 年)进士。明孝宗弘治四年( 1491 年),进太子朱厚照侍讲、翰林学士。正德元年( 1506 年),迁吏部尚书,参撰《明孝宗实录》,以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迁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少师,正十年( 1515 年),出任内阁首辅。正德十四年( 1519 年),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梁储刚正不阿,在奸臣得道的局势下,力抗邪风,坚决不与宦官勾结;他心系百姓,不忍百姓赋税重压,敢于为他们说话;他敢于进谏,关心国家社稷,巧妙辅政,减少朝政危机。嘉靖元年( 1521 年),辞官还乡。嘉靖六年( 1527 年)去世,时年七十七岁,追赠太师,谥号文康。
霍韬在后世的评价并不高,张廷玉《明史》言: “韬学博才高,量褊隘,所至与人竞。 ”张廷玉的这句话,可以说非常客观公正,对霍韬的评价十分到位。 张廷玉说霍韬学博才高,霍韬小的时候勤奋读书,好学不倦。 长大之后,在正德九年高中会试第一。 会试第一,就是咱们所说的会元。 古时候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乡试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为会元,殿试第一则是状元。 如此三场考试都为第一,就说是连中三元。 会试是考取贡生的考试,只有过了会试,才能继续参加殿试。 虽然会元没有状元那么好听,但是并不代表会元就比状元才学更低。 状元是皇帝钦点的,而皇帝选择的是符合他心中所想之人,所以并不一定就真的是远超众人。
霍韬中会元之后,就提名候补,回家成亲去了。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当下出任官职,而是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之后的霍韬,又沉浸在读书和学习之中,刻苦专研,最终将经史融会贯通。霍韬博学多才,字渭先,号兀崖,当时的文人因为敬重他的学问出众,所以都称他为“渭崖先生”。张廷玉说的“量褊隘,所至与人竞。”说的就是霍韬肚量狭隘,因此后来就陷入与人争斗之中去了。霍韬之所以会失去嘉靖帝的宠爱和重用,就是因为他在后来陷入到政治斗争中。因为夏言得罪了他,所以对此耿耿于怀,日后的为官生涯,大部分时间想的都是如何将夏言给拖下马,如何给夏言泼脏水。霍韬到后来都有些魔怔了。夏言是谁,我们之前讲到过,他可是嘉靖朝有名的宰辅,是坐到过内阁首辅的位置上的人。霍韬后来复职之后,夏言又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执掌大权,两人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但是霍韬却还是没有放弃向夏言报复的想法,总想找些事来陷害通过。
一次他上书说:“不久前吏部打算推举刘文光等人做给事中,没几天忽然又宣布作废了,大家都说是内阁大臣压了他们。给事中李鹤鸣在考核时被贬了官,没有几天又官复原职,大家都说是经过行贿得来的。陛下应该告诫吏部官员,叫他们不要受执政暗中指使,好让天下人看到恩惠和刑罚都在朝廷掌握中,大臣中间即使有李林甫、秦桧那样的人,也不能够在皇上身边随意捣鬼。”他的话是针对夏言而说的。于是鹤鸣上书自我表白,并列举了霍韬居住在家乡时干下的许多违法事件。世宗把两边都搁下不问。没过多久,霍韬弹劾南京御史龚湜、郭本。龚湜等为自己辩解的同时也上书弹劾霍韬,世宗又一次搁下,对双方都不追究。
嘉靖元年(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继位,任用霍韬做了职方主事。嘉靖三年(1524年),关于“大礼”的争论开始。霍韬私下写了一篇《大礼议》反驳这种观点。毛澄写信给霍韬质问他,霍韬多次写信给毛澄,极力论说毛澄的错误。过后,他认识到毛澄的意见无法转变,就在那年十月递上奏章说:“按大臣们议定,认为陛下应当称孝宗为父,兴献王为叔,另外选崇仁王的一个儿子做献王的后裔。这种观点,根据古礼考较是不适合的,根据圣贤之道来比照是说不通的,根据如今的事实来考虑是名实不相随的。“霍韬在奏章中还提道:“我提出以兴献王为帝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破除前代故事给人的拘束;二是不忘孝宗的恩德;三是避免迎合陛下心意嫌疑。现在陛下已经把明孝宗称为考,又把兴献王尊崇为帝,事情就这样算完了吗?我私下认为帝王之间的继承,只是继承王位而已,本来就不必斤斤计较父子的称呼。只有继承王位,才能使孝宗的谱系不绝,就连明武宗的谱系也不绝。这样陛下对兴献王还可以改正父子之称号,不断绝兴献王天生的大恩;对于国母的欢迎,也能改正为对天子的母亲应有的礼仪。假如再对昭圣太后、武宗皇后能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尽心中的诚意来侍奉,那么尊敬尊贵的人,亲爱亲近的人,这两条就都没有违误了。”
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大礼”议定,朱厚熜破格任命他为礼部尚书。霍韬说自己发过誓:“如果“大礼”最后议定下来,我决不接受加官,让天下人和后代人看到讨论“大礼”的大臣并不是图谋私利的官员。如果让人们怀疑讨论“大礼”的大臣是图谋私利的官员,那么由这些人议定的‘大礼’即使正确,大家也还是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怎么才能使人信服呢?”因此他坚持辞让不肯就职。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月,霍韬死在任上,终年五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