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后,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必将改变
中国人已经“白得”一次非典,还要“白得”一次新冠肺炎吗?
这是困扰了我好几天的问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中国还输得起吗?中国人还输得起吗?中国的城市还输得起吗?
荆楚大地,江汉平原之间,上演了那么久的灯下黑抗疫,竟好像一座“孤岛”。
11921名医护人员驰援,17年来,中国医护人员的背影还是那么悲壮。
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恰恰是病毒传播的温床。
1854年,伦敦爆发严重霍乱,死伤严重,但并没有改变大城市聚集,而是刺激伦敦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制度、疏解城市功能来避免大型传染病。
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次疫情也会改变中国公共卫生制度的建设。
从城市层面来说,这次疫情也要改变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
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倾向于炒概念、抢人、吹新区,而这次疫情戳破了中国大多数城市“虚胖”的事实,我们确实没有那么强。
未来的城市发展不会像以前那么粗放,而是回归理性,追求精细化管理。不会单纯追求速度、高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可持续。
接下来的城市价值会回归理性:注重教育、医疗民生建设,完善交通、商业配套成熟,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在土地财政、房地产驱动的中国,城市发展“惯性粗放”,就是不停地盖房子、盖房子,太忽略医疗教育这些民生问题。
最近这段时间呆在家里,一直在整理旧文,其中,当我重读《中国楼市这四年》,可以清晰看出房价涨跌和城市浮沉,基本都逃不过以下三点:
供需关系是房价的基本盘,但需要看涨预期和强大购买力的支撑
城市基本面托底房价,房价排位是城市的经济、人口、配套等方面的综合排位
大概念短炒暴涨不可持续,涨得上去还要站得稳,需要金融和政策宽松的可持续性
但是经此疫情之后,还要加上一点:老百姓对城市主政者的认可和信心。
武汉长江大桥旁
这不仅仅是关乎城市的城运,还在于关键时刻,老百姓的生命、利益会不会被轻慢。
浙江官员、上海&深圳的官员为什么广受好评?因为他们的服务意识强,都不是想干一票就跑,而是通过一任任的传承,把这个城市经营起来。
老百姓真的伤不起。以前是精装缩水、交付维权、降价维权。现在是湖北人在承受战争年代才有的家破人亡。
中国社会的一小段弯路,可能是个人的一辈子,是没命的事!
于历史或者只是漫漫长路的一个转折,但于家庭于个人,则能是一代乃至几代人的不归。
深圳花40年才达成的城市面积,强二线城市花10年就能赶上了。
楼市暴涨的4年来,这些强二线城市靠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天量供应,把土地财政发挥到极致,通过全省资源的倾斜来完成省会城市的“吸血式扩张”。
武汉四新
在我看来,这些强二线不缺地、不缺钱、不缺人才,缺的是:政治上的服务意识——在其位,谋其政。
从根本上讲,在目前的制度体系下,教育医疗这些民生问题还没有摆到足够重要的的位置。
因为教育医疗等民生建设都得是高投入、零产出的行业,都需要财政倒贴,而地方一味追求GDP政绩。
这也就造成了教育医疗长期薄弱,老百姓看不了病,床位紧张,中考高考录取率低,孩子上不了学。
这些年,医疗、教育频出问题,这次更是在疫情上栽了大跟头。
不仅仅是这次疫情,平时去医院看病也是,不断排队,本身身体不适还要长时间奔波排队,反而更加重病情。
例如深圳学位如此紧张,深圳人可以接受少一点写字楼、少一点公园,但是需要更多的学校、医院,让深圳人看得起病、上得起学。
一座城,得以流芳千古,背后站着的不是概念,而是一个个有真实居住、医疗、教育、商业需求的人。
不仅我们房产投资要回归主城、回归配套、回归产品,城市建设也要回归理性,回归民生。
生老病死、寒暑易节、晨昏交替,房子庇护我们的身心。
一个好的物业,在生死关头能保命,更坚定我们要买好房子的信念。
产品力下沉,会得到购房者和房企的重视。
产品力的出圈,才是最考验开发商面对未来行业波动和赢得购房者认可的法宝。
我们需要的是向上向善的开发商,而不是造房子还不如我们老家猪圈结实的开发商。
如果抗疫胜利以后,只有赞歌,却少了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反思和改善,那我们真是“白得”一次非典,还“白得”一次新冠肺炎。
我真心不希望:这场本该一路高歌的城市民生改革,最后也逐渐陷入内部角力的困境中。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