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缘赏堂(六)十三世纪 铜银鎏金双身金刚萨埵
金刚持,梵语vajradhara传统译音伐折罗陀罗,藏语rdo-rje-vchang。藏传佛教认为此像为释迦牟尼演讲密乘时呈现的身相,因而称为秘密主,为本初佛之一。早期造像多见于宁玛派,藏译旧密有时将之等同于普贤,13世纪前后或被称为金刚勇识(即金刚萨埵),如杭州飞来峰第55龛典型金刚持像即镌刻“金刚勇识”榜题,在佛教艺术中,金刚萨埵多以单身坐像出现,故此双身像题材罕见,非常难得。
十三世纪
铜银鎏金双身金刚萨埵
西藏
高15.4cm
文献:《俪松居长物志·自珍集》69页
来源:
1950年王世襄购于北京崇文门外青山居
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
2008年北京瀚海拍卖
出版:《智慧无限I——合缘堂藏金铜佛像》,文物出版社
展览:
1、保利艺术博物馆
2、三亚市“皇家气象——元明清宫廷珍宝展”
3、广州从都国际论坛“中华文脉传承展”
4、长沙博物馆
5、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巡展城市:北京、长沙、阳江、深圳、湛江、广州、珠海、东莞、中山、增城、常州、成都、合肥市、重庆、南京、太原、洛阳、大连、兰州、郑州、牡丹江、张家口等
金刚持双身像主尊高发髻,可见清晰髻缕走势,发髻式样与12世纪前后典型波罗样式呈柱状高发髻略有不同,髻顶前倾;四叶冠,冠叶与前期相比略短小,呈椭圆状而非菱形,上方有小孔,当为镶嵌金或黄铜饰件脱落后所留,冠前饰骷髅。大耳珰,两侧耳珰中央孔洞为镶嵌绿松石或珊瑚等嵌饰脱落所留。与这一时期二目金刚持像不同的是,此尊金刚持为三目,呈忿怒相,因而冠前饰有骷髅;形状亦有所不同,没有狭长上挑的眉眼,鼻子稍短。
十三世纪 铜银鎏金双身金刚萨埵(背面)
男尊双手环抱明妃,与常见金刚持像区别的是,双手没有在明妃身后交叉,而是上下安置,右手托举直立五杵金刚,左手回握金刚铃,双手合作金刚吽迦罗印,跏趺座。明妃五叶冠,右臂于男尊颈后,持金刚钺刀;左臂靠在男尊右肩,托举颅钵。双足环扣男尊腰部。双尊皆有项链、璎珞、臂钏装饰,但分铸合成,男尊为银质,明妃为紫铜,其中嵌于双尊头冠、臂钏、璎珞、脚镯中央凹槽内的黄色金属联珠圆润清晰,非黄铜所能,或为嵌金。
十三世纪 铜银鎏金双身金刚萨埵(局部)
金刚杵底座较薄,有凹槽以增加强度,嵌在黄铜莲座之上,莲座边缘上下皆无联珠纹,与永宣时期相比,莲瓣短而厚实,如同13世纪后期样式。莲瓣位于整个莲座上2/3处,这种样式莲瓣早期流行于12世纪前后的东印度波罗样式,至清乾隆时期更有大量仿制。底座较薄,似模压而成,前面有四个带孔的搭扣;后面则有两个类似连接合页的隼钉。考虑到作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或金刚部院37尊阿閦佛前方本尊的金刚持佛,此像有可能固定在一个大的坛城之上。底座未见封底和剁口,以上装置也可能是装藏封底使用的。
莲座下方以藏文正楷镌刻藏文铭文一行,铭文字体娟秀,元音尾端书写较长,而且在铭文中指明像的确切名称,这在金铜佛铭文中是很特殊的一类。“上师金刚持双身像,却吉旺秋(法自在)所传甚深伏藏法门。”
十三世纪 铜银鎏金双身金刚萨埵(铭文)
此处以藏文bla-ma称呼金刚持,其中谈到“甚深伏藏”,可见此像很可能是宁玛派修习仪规尊奉的上师金刚持。东噶仁波且解释zab-gter一词时说:“藏地旧密续可分为三,远传经典、近传伏藏及甚深凈相。其中近传伏藏上部大掘藏师为娘·尼玛维色,下部就是古如·却吉旺秋。”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解释第三种“甚深凈相传承”说:“获得成就者的大师在禅定中亲自面见本尊,由本尊亲口讲授的教法。”此处的却吉旺秋,或许就是这位宁玛派下部伏藏大掘藏师古如·却吉旺秋。金刚持在宁玛派被称为大日如来之后的元始怙主,本初佛,“生身普贤如来”,应当是甚深凈相传承系统修习的本尊上师,故铭文称呼此尊金刚持像为bla-ma(“上师”)。铭文出现的的“却吉旺秋”应当指的就是下部伏藏大师,与本像金刚持佛相吻合。造像当是大师圆寂之后的一段时间,年代或在13世纪末。
金铜镶嵌工艺最初来自于克什米尔斯瓦特谷地,但银和铜结合为像与像座的做法,初期见于尼泊尔谷地迦舍米罗王朝时期(1200-1768)13至14世纪的金铜佛,其特点是主像以银铸造,无镶嵌;莲花底座则以红、黄铜制成,莲座上沿有联珠纹,下方则无,后面留孔安置背光,座前有阴刻铭文,稍后则有嵌铜。现今所见的此类银像,多见于上师像,例如海外私人收藏的米拉热巴银像,米拉主像为银像,底座黄铜,尚有铭文,其字体与书写方式与金刚持像非常相似。
参阅:
1、东噶仁波且《东噶大辞典》(藏文版)第1805-1806页,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2、土观·却吉尼玛《土观宗教源流》(刘立千汉译本第35页,北京:民政出版社2002)藏文版第69页,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4。
3、土观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第34-35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艾米·海勒着 赵能、廖阳译《西藏佛教艺术》第120-121页,图版2-52,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