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的古人,王翦和萧何自污免祸
秦国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叫王翦,他与白起、李牧、廉颇被后世人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秦国大军在王义的指挥之下,先后灭掉了韩、赵、魏、燕4个国家,紧接着秦国大军的矛头就指向了楚国。
楚国是当时南方的大国,地大物博,兵源丰富,对秦国而言,楚国是一个强劲的对手。正因为如此,此次伐楚秦王嬴政格外的小心谨慎。
秦王嬴政经过了反复的筛选,觉得只有两个人可以胜任伐楚大任,其中一个是年轻的李信,另外一个就是年老的王翦。
秦王嬴政询问李信道:“如果让你攻打楚国,你需要多少人马呢?”
李信说道:“20万大军足矣。”
秦王嬴政又转过头问了王翦同样的问题。
王翦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不超过60万人马不可能做到。”
秦王嬴政听了之后沉思了一下,笑着对王翦说道:“王将军果然是老了,变得有些胆怯起来。”最终秦王嬴政决定让李信率领20万秦国大军,南下攻打楚国。
王翦看到自己的意见不被秦王嬴政采纳,于是就借口说自己有病,回家乡频阳养老。
李信年少壮勇,曾经带领着数千士兵打败了燕国大军,活捉了燕国太子丹。但是这一次,他太过轻敌,低估了楚国人的力量,让“虎狼之师”的秦国大军吃到了苦头。虽然李信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以及战线的拉长,开始出现了种种的困难,楚国大军在楚国大将项燕的指挥之下,趁机反击大破秦国大军。
秦王嬴政听到秦国大军战败的消息,勃然大怒。在冷静下来以后,他想起了当初提出正确意见的王翦,于是就亲自前去请王翦出山。
秦王嬴政见到王翦以后,马上道歉道:“当初没有采用将军正确的计策,使得秦国大军蒙受了耻辱,现在楚国大军在一天天的向西逼近,还希望将军可以不计前嫌,为国分忧。”
王翦推脱说:“老臣现在病弱体衰,昏聩无用,还希望大王能够另选良将。”
秦王又一次向王翦致歉:“当初取笑将军胆小,还希望将军能够多多包涵,这一次伐楚,非将军不可!”
王翦最后终于答应率军出征,他向秦王嬴政提出了条件,不但要有60万兵马,还要求秦王赏赐大片良田和屋宅。
秦王对王翦说道:“将军就只管上前线就是了,何必担心家里日子不好过?”
王翦回答道:“我作为大王的部下,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却没有资格封侯,因此称大王还用得着我的时候,多为我的子孙讨取一些赏赐,购置一些家业。”
秦王听了王翦的话以后,大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一口就答应了。
王翦率军到达函谷关,又连续5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大王赐予良田。
秦王嬴政都一一答应了下来,心中想到:王翦还真是贪心,不过只要他能够打胜仗,那么就满足他吧!
王翦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赏赐,于是全力以赴,经历了两年的征战终于消灭了楚国。曾有人问王翦:“您都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还讨要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这样只会损坏您的好名声啊!”
王翦解释道:“大王把全部的军队都交给了我,很容易被朝廷里面的人污蔑有造反之心。即使说大王一开始会不以为然,但听得多了,心中难免起疑,更别说战士们势如破竹,那样我会功高震主,我更加不放心了。只有我多向大王讨一些赏赐,留下一个没什么野心,只是贪图享受的形象,如此这般才能消除大王的疑虑。”
原来,王翦“自污” 是故意的,是为了增加秦王控制自己的砝码,以便消除秦王对他拥兵自重的怀疑。
无独有偶,汉朝的第一任相国萧何,也与他使用过同样的办法,以“自污”来消除汉高祖刘邦对他的怀疑。
?在公元前195年的时候,黥布发动叛乱,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在刘邦出征的时候,多次派人前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些什么。萧何有一个有见识的门客,对他分析道:“相国现在已经位极人臣,想当初进入关中就已经深得民心,到现在已经有10年多了。如果你依然勤勤勉勉做事,皇上就会担心您的威望震慑关中,因此多次派人来询问。相国此时应该多买一些田地,用低价、赊借的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名声,如此一来,皇上看到相国仅仅只是贪财,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也就会放心了。
为了解除刘邦对自己的猜忌,萧何最后不得不采取“自污”的方法来免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