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宣德炉究竟是怎么样的
在当下的收藏热中,宣德炉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古朴雄浑的造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捧。12月3日,保利十周年秋拍艺术周上,故宫博物院器物部金石组组长、研究员李米佳从独特的角度带领听众步入宣德炉神秘的世界。
黑色是香炉身上的油泥,用食用油轻擦就能擦掉。和清朝铜器黑古漆包浆不同,黑古漆包浆无法擦掉。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宣德炉共同点都不是黄铜材质,当年被选中带到台北故宫因为材质金黄不是黄铜,炉身有红锈,还比较厚重。台北故宫香炉的材质在洪武通宝祖钱和永乐通宝样钱中能见到,北京故宫香炉的材质在洪武通宝花钱中常见,不过花钱材质略微差估计就是六炼精铜。宣德皇帝看到样炉或叫祖炉上补点较多,不是很满意,后叫工匠改换了材质要求用十二炼精铜。台北故宫香炉是样炉也是宣德皇帝不满意那批祖炉,无法找到同材质的香炉,但在在洪武通宝和永乐通宝祖钱样钱上能找到一样的材质。北京故宫那些底款写大明宣德年制无锈迹香炉,都是传说中的十二炼精铜炉 。
宣炉奇异的皮壳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明景泰兵部尚书于谦对宣德铜器之美这样评价:“色似黄金,音如钟磬”,明嘉靖祝允明赞叹宣德铜器:“当与商彝周鼎共宝、金玉同价,------金玉恒有而宣铜彝器传世颇稀。”明末大鉴藏家项子京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粟跃于肤里之间”。明末崇祯进士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宣德炉说:“其色黯然,奇光在里,望之如一柔物,可挪掐然,迫视如肤肉内色”。明末清初冒襄(董小宛的丈夫)喜爱宣德炉,他有一首诗说:"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
明代宣铜常见红斑,此斑乃自内而生,与敷色不同,随时间变化,厚薄不一,散聚天成,如一泼墨山水,且欲仿而不可得也。
宣德三年五月始领料准备,六月十五日开工,红铜经过12遍精炼,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十一月完工,共造3365个大小不同、形制有异的鼎彝并造清册进献。
流传至今标准的鉴别方法如下:大字撇硬直到腰,明字日月横同高,德字心上没有横,宣字日圆年肥腰,制衣横不越刀。
宣德炉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一般铜需四六次提炼,宣德炉铜材竟达十二次提炼)、造型(铜炉形制)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