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讲述中轴线系列之三 · 燕墩石碑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博物馆学会、北京博物馆志愿服务总队承办,北京市文物局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市文物局团委协办的“中轴线上看北京——志愿者讲述视频征集活动”正式开启,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曹立君、徐鹏、曾诚、王梓、朱力等志愿者完成了选题策划、导演、拍摄、剪辑工作,推出了四期视频。

中轴线上的北京文物 之 燕墩石碑

讲述人:曾诚

'

曾诚,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读书》杂志副编审。

'

燕墩,是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南端和起点。

北京城坐北朝南,永定门是南大门。燕墩在南大门外已经有七百年的历史了。

燕墩

在燕墩上,清代树了一座石碑。上面是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的两首歌颂北京的杂言诗《皇都篇》《帝都篇》。从南边进京的人都要从燕墩下经过,都能看到这座碑。

乾隆这样夸耀北京:“右拥太行左沧海,南襟河济北居庸。”——左有大海,右有太行山,南边有黄河为前襟,北边有居庸关为屏障。他赞美北京的繁华鼎盛:“朱楼甲第多侯王,槐市陆海无不藏。”——城里不但显贵多、富豪多,读书人和各种珍奇收藏也无与伦比。

燕墩老照片

燕墩指的是石碑下的土台。这是元代北京建都时留下的,原本在元大都的南门丽正门外,台高9米,上窄下宽。

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修筑北京外城时,燕墩在永定门外偏西一点儿。明代将燕墩四面包砌了城砖。台顶原有1米高的女儿墙,现在看不到了。

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立起了这座乾隆御制碑,准确地说“石幢”,也称为“永定石幢”。碑首雕四角方形攒尖顶,四条戗脊都是龙形,腾身跃起聚向宝顶。碑身四面分别以汉文、满文刻有乾隆皇帝所写的《皇都篇》《帝都篇》。碑座为束腰须弥座,座宽、高都是1.9米,座四周各雕有云、龙等图案共五层,束腰部位精雕水神像二十四尊,以高浮雕技法表现水神袒着胸、光着脚、悠然自得地坐在波浪之上的生动形象。燕墩据说是“五镇”之一,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所以堆起烽火台,但它并没有长城“烽火台”的功能,只是个镇物。水神的形象大概也与镇火有关。民间流传的燕京小八景,“永定石幢”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去年,燕墩周边完成了新的规划、改造,已成为总面积有1.9公顷的城市公园了。

燕墩城市公园效果图

说起石幢,近年还有新的故事。

乾隆五十六年(1791),也就是在永定石幢树立起来近四十年后,乾隆皇帝重修天桥,在天桥西侧新立了一座刻有《皇都篇》《帝都篇》的石幢,规制、内容与燕墩上的完全相同,文字也相同,可以说是一对。

天桥历经变迁,石碑后来也辗转放置在很多地方。民国时期的有记载可查的还有三处,但在1949年以后,则没有任何文字记述。

北京古建博物馆的董绍鹏主任介绍,1993年、1997年和2004年曾三次寻找这座“天桥石幢”。2004年这次经过艰苦探寻,以及周边群众的热心帮助,前后持续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才使深埋地下三十年,同时又被世人遗忘近七十年的天桥石幢重见天日。2006年5月18日,这座石幢于首都博物馆新馆开馆的那天,在首博北广场安了家。

位于首博北广场玻璃展柜中的天桥石幢

天桥石幢是首博的镇馆之宝,它与燕墩上的永定石幢遥相呼应。燕墩最初是元大都北京的遗迹,首都博物馆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前开馆的新北京的地标之一——这一古一今,跨越了这座城市七百年的历史。从石幢上所赞美的“皇都”“帝都”,到今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首都”,可以画出一条城市历史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不但见证了北京的过去,而且还指向更为辉煌的未来。

精彩花絮

燕墩胜景

END

出品人 郭豹

监制 李仓钧 石奕

策划 闫霞

摄像 曹立君 王梓  曾诚

撰稿 曾诚

配音 曾诚

编辑 新媒体志愿者团队

喜欢的话

记得点击“在看”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