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滑子”买菜

单位上被称作“集滑子”的有几位,多数都是出身农村,小时候就赶过集,后来买菜什么的,也常常会在集市这天去买。除了菜品新鲜,比起超市来,价格也会低一些。不知是情结,还是习惯,跑菜市场买菜,成了每周常事。

大概因为自己骨子里是农民,有种菜卖菜的亲人,另外自己也种过菜,深刻知道种菜不易,所以,对于卖菜的农民格外有感情。今年的大白菜成了货真价实的“白菜价”,真替种白菜的农民委屈,虽然今年秋初没有钻心虫,白菜丰收,可是卖不上价格去,不知道水肥的钱能不能赚回来?《多收了三五斗》中,谷子丰收了,多收了三五斗,可百姓的日子更难过,是“谷贱伤农”;今年的白菜,可是“菜贱伤农”?种菜、养猪这一类的事情,无法预测行情,有时赔,有时赚,没办法,只有每年都种,都养,才会有长久稳定的赚钱。

 所以,每每看到菜农和菜贩子,总是优先去买菜农的菜。因为菜贩子的菜,赚钱的百分比几乎是恒定的,菜如果便宜,他的进价会更低。

菜农的菜,不见得质量有多好,也是施化肥打农药的,就算他们说没打农药,也不敢相信。今年害虫明显的少,但是没有一两遍习惯上的农药,菜农也是不放心的。谁能够为保证自己说这句话的真实性,赌上整个秋冬的产量?不敢的!我自己种的白菜,也是要在白菜初期喷洒农药的,以保证它能够成菜!不然,菜菜被害虫吃掉了菜心,就会夭折,长不大的。

他们的白菜价格,和菜贩子的价格也不相上下。

  之所以专门照顾菜农的生意,大概是因为都有过种地的艰辛,懂得每一棵菜菜成长的不容易,去买菜农的菜,在某种情况下,就是对自己种菜的肯定,或者对和自己类似的人的肯定。说来说去,倒有自恋狂的表现。

菜农,平日里总是手脚在劳作,在伺候菜苗,浇水、除草,收菜,都在和菜菜打交道,所以,人都很朴实,难得有花言巧语。而菜贩子的口舌圆滑,早已经在日复一日的和人打交道中锻炼出来,所以,一听菜贩子利落的说话,就有一种华而不实、口舌讨巧之感,倒是菜农的拙舌少言,让人感觉到人的厚道,这样的淳朴人,照顾他的生意也是应该的。这年头,卖菜,似乎也是靠人品的。

看人买菜,是存在的,上一次买的不好,被人坑骗,以后绝对不会再买她家的,甚至可以老死不相往来;如果看过他曾经跟邻居吵过架,无论谁的是非,好像都不再喜欢,从此再难光顾。这不是看人品,是什么!

更多时候,买菜还是要看菜品的。菜品新鲜的,不会在意价格。有一份胡萝卜很是新鲜,问及原因,得知,主人家每到卖的前一天才去地里刨,所以萝卜缨子很鲜,虽然不能够再吃,可是,很招人眼儿的;胡萝卜的红色很是新鲜明亮,和别人家存放久、颜色不明净、萝卜皮磨损严重的明显不同。通体光滑、鲜润,便是不尝,也能够猜想出来萝卜的清脆。不要说吃,就是看着,也是一种享受。

虽然价格高,一点也没有影响销量。他的菜摊前面总是围满了人。用心,就会有收获,就会赚钱多。

我种过胡萝卜的,当时,听同学说,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刨。

  于是那一年,总是有鲜胡萝卜吃。平常时候都用地瓜秧子、白菜叶子盖着保暖,没有冻过。没想到这个菜农的做法和我们的相同。有心菜农,还真不少!

有时候怕耽误时间,常常到暂时没有主顾的菜摊前,不拥挤,不误事,多花一点,少花一点,和时间相比,也不算什么大事。就像俗话说的,“买菜,花不了一个牛钱”。

如今没有了讨价还价,买菜很是省心,但是有时候,也会随口问一句,可能少?店家自己降,便买了;不降,也买了。不像是前些年,漫天要价,就地还价,头脑不够精明的,实在不敢到市场上来买东西。当然,买菜不会如此,“卖菜赚不了个牛钱”。

  转了一圈,蔬菜水果买了不少,叮叮当当的挂满了车子两个把手儿,以前总说,吃菜吃不出钱来,这一趟,花了六十多元,如今,物价上涨,吃菜,也吃出钱来了。

其实,最向往的是去乡镇赶小集,那里一般都有地道的千层豆腐,要比这里的干松很多,买上一二十斤冻上,冻豆腐炖白菜,是冬天里很好吃的一道菜。当然,也会有一种很香的鸡腿葱,以前每次剥葱都要连连抱怨,如今买不到了,却又向往起来。

好几年没有去过乡镇小集市了,那里一眼可以望得见尽头,虽然也有菜贩子,但是更多的还是纯朴的农民,也许,还有卖活的大公鸡的,只是这年头都怕麻烦,宁肯不吃,也不愿意再买活鸡了。

“集滑子”,如今更向往乡镇小集,渴望买到干松的千层豆腐。坐上公交,是否就可以轻松实现?筹划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