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绘画的意境》摘转之“意与法”
文/伍蠡甫
张彦远总结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使“笔'的涵义愈加丰富,它包括笔的运用以及运用的目的在于达意。因此他又说;“象物必在于形似, 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法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从而阐明“笔”在意与法的辩证关系中,或以意使法,法为意用的原则下,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关于这一点,后代论者更有所发挥:用笔主要是意味着笔法与墨法的互济,须做到笔中有墨,墨见笔踪;笔墨统一,而笔为主导:基本上通过笔下的线条而表现,等等。中国绘画固然首先是用线条而不用面或块、体,来表现事物的形象,但由于这线条本身含有笔法和墨法,以及二者的辩证统一,所以线条的运用十分灵活,可以兼有面、块的效果。至于用线条勾取对象轮廓以后,再赋彩、设色时,则更讲求墨、色交融,也就是在笔的统摄下,笔法、墨法、色法合而为一。因此可以说,以意使法的“法' ,包含立意、用笔、用墨、用色,并归结为三个环节: (一) 在一定的情思、意境的要求下,从自然对象、自然美中抽取或摄取形象; (二)运用笔法以及墨法、色法,加以概括,产生艺术形象和艺术美;(三)使画家的意境寓于艺术形象中,而表现为艺术美。南朝宋时,宗炳说得好:“旨微于言象之外者, 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1⃣️他两次使用“形”、“色”二字,前面的“形”、“色'属于第一环节中的自然美,是客观的,后面的“形”、“色” 属于第二、第三环节中的艺术美,是以主观为主导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它之所以能够实现,有赖于贯彻了以意使法这条基本法则。
在我国画史上,凡能卓然成家,无不善于以意使法,先立意境,然后以意运法,使法就意,而不为法用。刘勰《文心雕龙。
声律第三十三》:“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先王因之,以制乐歌。故知器写人声,声非效(效亦作学)器者也。”唐代官书《毛诗正义》: “乐本效人,非人效乐”。这些都是讲音乐诗文中意与法的主从关系,倘若弄到人声学器,丢掉尚意的前提,那就不合“先王”之道了。然而,在刘勰之前,以意使法这一原则已见于画学,并由宗炳拈出,不过措辞稍嫌艰涩:“ 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趋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2⃣️宗炳生活在南朝,接受了当时道家所主张的人与自然契合的审美准则,以及道家向往的仙山胜境,认为圣、贤之分在于圣者首先具有求仙得道的主观意愿,而深入自然,在与自然对应之中感到了物我契合,而贤者缺乏这种主观能动精神,所入不深,只见自然的一些表面现象;对山水画来说,则须由贤而圣,亦即首须由外而内,透过山水对象的外壳,以探寻对象的秘奥;因此“圣人含道”标志着创作过程的开端或出发点。可见我国山水画在六朝的萌芽阶段,理论上已明确了由外而内、复由内而外的创作道路,这“内”是指艺术家为了抒发意境,能主动地用物、用形、用法(用笔),争取做艺坛的圣者:他并不满足于为物、为形、为法(笔)所用,仅仅当个贤者。这种论点直到唐代,还为批评家张彦远所赞赏:“宗炳、王微皆拟迹巢由,放情林壑,与琴酒而俱适,纵烟霞而独往,各有《画序》,意远迹高,不知画者难可与论,因著于篇,以俟知者。”3⃣️立意之后、不为法用、不为笔使的道理,宋代苏轼论书时,更加以阐发:“ 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荷不至无(弊),而自乐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奕也。虽然假外物而有守于内者,圣贤之高致也,惟颜子得之。”画家之事,与此无异:形似、笔墨的后面须有意在,如果徒求形似、笔墨,将无意可表,是有物无我,是蔽于天而不知人,故谓之无“内' ;若能托于形似、笔墨以写自家意境,则人天参合,方是有“内”,而且能“守于内”,从而做到以意使法,而不为法使了。
总而言之,以客观丰富主观,更以此主观为主导,统一主观与客观,谋求景情的合一,这可以说是中国画论、特别是文人画论的美学核心,形成了意境以及意、法关系的根本法则。
这番道理,看来也许平常,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和西方画论相比,便会感到它是相当可贵的。西方绘画和画论不是没有提倡过“尚意”的精神,但“论画以形似”却长期保持优势。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森尼诺。森尼尼说:“我们作画,必须同时具有想象和技巧,才能发现并把握那隐藏在自然事物之中因而难见的东西,它们是凭手头才能的人们所不曾见到的。”4⃣️达·芬奇写道:“ 画家应学习全部自然,把所看到的一切加以理解,将每类事物的最为精彩部分,用作画材。由于使用这种方法,画家的头脑象似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每个对象,因而可称第二自然。”5⃣️又说:“蹩脚的艺术家, 总是让作品走在他的理智的前面:谁的理智高出(君临)作品,谁就取得完美的艺术。”6⃣️他们所强调的是落笔之前,须充分运用理智,对自然作科学的考察,而无须乎上诉到感情、内心:所谓想象,也只是用于如何选材、造形、构图,同画家的情思、意境设未挂上钩来,所以绘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状物,与写心无涉。在十九世纪末的印象派画家中,马奈说:“一张画的主角是光”,雷诺阿说:“我的一生就是花在把颜色放到油画布上,并以此自娱。”他们的兴趣在于怎样反映对象的光和色。到了后期印象派,对光、色的钻研仍在继续,此外又加了一些东西。塞尚说:“ 正确理解自然,就是透过自然的表现来观察自然。自然表现为无数点状的颜色,依照和谐的规律把它们安排停妥。”7⃣️又说:“我们也许都遵守传统来作画,但我们必须看到真实的色彩。为此,我们应忘记前人所已做过的,而直接观察自然,所画的一切都从自然中来;那末我们将发觉色彩的新涵义。”8⃣️因此绘画艺术都是在和自然的色彩打交道。塞尚对自然事物的形状很感兴趣。自然的每一事物, 是依照立方体、锥体和圆柱体的许多线条(按:即轮廓)模铸出来的。倘若你懂得怎样描绘这些简单的形状,你就能画任何事物了。”国他无异平将绘画几何图形化了。再如凡高这位后期印象派重要代表,也是毕恭毕敬地对待自然,丝毫不能走样,可是渐渐感到苦恼了。他说:“我并不认为自己从未大胆地背离自然但是每当我失去准确的造形,我就怕得要死。其实,“怕”也大可不必,因为这一:损失'正说明自然的复制少了,面家的感受、心理反应或者说画中之“我”多了,从中国会面尚意的美学观点看,正是好事而非坏事经过上面的一番对比,也有人金微得西方如此对荐自然,似平使给面离开艺术而接近物理学, 这种看法可能太偏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吧。
1⃣️宗炳《画山水序》。
2⃣️宗炳《山水画序》。 广成:广成子,古仙人名,隐于崆峒山,《庄子在宥》引他的话:“无劳尔形,无播尔精,乃可长生。”大隗:姓,据《姓苑沙,出于古帝大隗氏。崆峒:山名,在令甘肃省平凉县西,属六盘山、具茨:山名,《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巍姑:山名,庄子消逼游》:“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箕首:箕山,在今河南空封县,传许由曾隐于箕山之首。
大章:指西方边远地区,《尔准弄地》,国至日所入为大蒙”。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王微条。王微的《叙画》,本文暂略。“篇',指《历代名画记》。
4⃣️《C。森尼尼的艺术篇》,赫里罕姆英译本,1899年伦敦版,第4页。
5⃣️芬奇:《绘画论》,里戈德英译本,1802年, 伦敦版,第206页。
6⃣️芬奇《笔记》E。麦克迪所编英译本,1906年。
7⃣️引自。戈置(现代法面家)。
8⃣️引自D。H。派克《艺术的分析》,耶各大学出版社,波德来黑德公司,伦敦,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