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战场最为难熬的时光。但一旦迈过了这个坎,虽说仍是敌强我弱,但熬过最艰难时刻的八路军越打越好、越打越巧,而日军精锐大批调往太平洋战场,补充兵员素质急剧下降,局面已经开始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1943年9月中旬,日军第26、第63、第110师团大部,第62师团及独立第1、第2、第3混成旅团各一部和伪军共4万余人,兵分四路,对我北岳区根据地再次发起“扫荡”。其中,位于河北唐县的青虚山是东路日军侵入根据地的必经之地。晋察冀军区三分区2团4连奉命在此迟滞日军进攻,为机关部队及群众转移争取时间。4连连长李庚臣、指导员王统现地勘察地形后,决心以1、2排正面阻击,将3排拆分为3人一组的战斗小组,撒在青虚山方圆几十里的山头、山沟、山洞内,采取侧后袭击、夜间袭扰、打击日军补给线等战法,配合正面抗击。在日伪军可能经过的路上,4连埋设了大量地雷。尔后,该连便四处造声势,声称“八路军1团坚守在山顶上”,以迷惑日军。消息传到日军那里,他们还以为自己苦苦寻找的八路军主力就在青虚山顶。9月10日,日军1个大队约7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杀气腾腾地直扑青虚山。4连指战员依托有利地形与强敌周旋,让日军感觉自己前、后、左、右都有八路军出没,却判断不出到底有多少人,哪儿还是真正的八路军主力。往往是在日军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飞出几枚手榴弹,射出几发子弹,放倒几个日本兵后,日军大队摆开阵势,枪炮齐鸣一番,但袭击者早就跑得没影了,日军只是空耗弹药而已。双方就这么耗了整整一天,4连将日军折腾得筋疲力尽却还一无所获。日军在傍晚收兵前一清点,竟然伤亡了50余人。9月11日一早,日军刚踏上山路,就踏响了4连埋下的连环雷,当场炸翻20余人。紧接着,四周冷枪接连响起,弄得日军指挥官无所适从,只得呼唤航空兵侦察。但日军飞行员拼命压低飞行高度,睁大双眼,只瞧见满眼的茫茫大山,夹杂着一些植被,就是找不到八路军主力到底在哪儿?心有余悸的日军指挥官汲取头天的教训,没敢贸然进攻。可晚上在山脚下宿营时,4连又整晚袭扰敌营,闹得日军连觉也睡不安生,还又搭上了几条性命。气急败坏的日军指挥官,请求上级调来1个炮兵大队,以对付难啃的“八路军主力”。9月12日,赶来增援的日军炮兵大队疯狂地向青虚山各山头倾泻炮弹。将青虚山主峰顶上的小庙都给轰平了。4连1排3班的防御阵地因为态势突出,所以成了日军火炮的重点轰击目标。不仅最终将该班阵地摧毁殆尽,甚至连阵地上坚硬的岩石都削去了半米多厚。猛烈的炮火没能让3班战士动摇。待敌炮火准备停歇后,该班战士纷纷从各个隐蔽部冲出来,利用弹坑为掩护,准备迎敌。当日军步兵冲至阵地前约30米处时,3班步枪手突然扔了1排手榴弹,机枪手猛烈扫射,打得日军抱头鼠窜。此后,日军又多次尝试发起进攻,但均被3班击退,始终未能接近4连主阵地。连续3天进攻都毫无进展,更加让进攻之敌坚信,青虚山上确系八路军主力。于是,情况上报后,更多的日伪军向青虚山涌来,这就大大减轻了3分区主力部队的压力。9月18日,得到增援的日军再次向青虚山发起进攻,依旧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的老套路。4连更加灵活地运用阵地战与麻雀战相结合、正面阻击与侧后袭扰相结的战法,依旧让日军举步维艰。丧心病狂的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法,朝4连阻击阵地发射了大量的毒气弹。虽说4连指战员早就有所准备,纷纷按战前预案,用浸了尿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但仍有多名战士中毒。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让日军再无计可施,只能继续炮击泄愤。9月18日晚间,在接到团部通讯员送来的“任务完成,撤出战斗”的命令,4连经过精心部署,先让散布在青虚山四周活动的各个战斗小组趁着黑夜掩护四处出击,以牵制当面日军。守在山上的2个排悄悄地从山后一条峭壁小路上,借助连成长串的绑腿,神不知,鬼不觉地撤出了青虚山主峰。尔后,该连经一夜的急行军,跳出了日伪军的包围圈归建。
此战,4连以区区百余人,迎战日军1个大队(后期又增加了1个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大队),以牺牲3人的代价迟滞强敌9昼夜,取得了毙伤日伪军百余人的战果。因为大股日军被牵制在青虚山方向,3分区机关和群众得以转移到安全地带。跳到外线作战的三分区2团在武工队配合下,接连袭扰了保定、浑源等13座城镇,攻克陈侯等大小据点70余处,还一度袭入望都、行唐,并攻占定县车站等据点,有利地打击了日军后方,配合了山区反扫荡。
堪称经典的青虚山阻击战胜利结束后,当地百姓将4连后撤的那条小路到下面的山沟,命名为“西胜沟”,意思是“胜利之沟”,以兹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