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和华歆的故事

读《世说新语》,其中《 德行第一》篇给我的印象颇深。

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这个故事及其背景按现代话说是这样的:

汉朝末年,山东人管宁、华歆本来是一对志趣相投的同学。他们关系非常好,卧则同榻,坐则同席。但是,渐渐地,他们的不同就表露出来了。一天,二人一同在园子里锄菜(当时的知识分子不以干体力活为耻),突然,从泥土里刨出一小块金子来。管宁见了,照样挥动锄头,看金子和见到瓦片、石头没有两样;华歆却停下锄来,先是拾起金子,握在手里看了看,然后才把它扔了(估计过后没人的时候再捡回)。过了些日子,他们正在同坐一张席子读书,正好外面有戴着高官帽的人乘着豪华车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样读书,视而不见,华歆却把书扔下,跑出去观看。管宁找了一把刀,把席子割开,不再和华歆坐在同一张席子,并且说:“你不是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啊。”(成语“割席断交”来源于此)后来,天下大乱,管宁隐居辽东,严谨治学三十多年,成为以清高出名的学者,后来中原安定,回到魏国,朝廷多次请他当官,都被他谢绝。而华歆,出去做官,汉桓帝时任尚书令,后来被曹操看中,委以重任,曹操死后,积极支持曹丕篡夺东汉政权的活动,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司徒。不过,在官场华歆相对于当时大多数贪官污吏,还算是清官。

管宁这个人很真、很直,我很佩服这样的人。尽管对于他割席的举动,觉得他做得有些绝,但还是真心佩服这位古人。相对管宁的清高,不愿意流于世俗,华歆可谓是左右逢源的人。

向管宁同志学习。其他话,就不说了。

(0)

相关推荐

  • 管宁与华歆的"割席断交"

    管宁是管仲的后人,东汉末年的高士,小时候聪明好学,和他一起聪明称著的还有华歆,邴原号为一龙,三人从小就是挚友,但是后来管宁因为看不惯华歆的为人,与他割席而坐,从此断交. 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 ...

  •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人

    当我们努力使自己变得比现在更好地时候,周围的一切也会变得更好.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 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 古人说:"近朱者赤, ...

  • 华歆:诗词里我经常和管宁联袂出场

    开篇依然要提醒出行的小伙伴们要注意防护呀.本篇依然是涉及华歆的诗词,关于他的诗词并不少,主要还是留下了典故供词人引用.共计18首,这是余下的10首. <邺都引> 明 郑学醇 汉季青青千里草 ...

  • 我最喜欢的一个鸡汤小故事

    来自沟通训练营学员"世无桃花源"的提问: 奶爸你好,向你请教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罗永浩说他备考GRE的时候,缺乏动力和自制力了,就看鸡汤,而且不是论本看,而是论斤看. 请问您觉得这 ...

  • 中医故事——《 ​生地篇》增水行舟之大义

    < 生地篇> 02 增水行舟之大义 有个计程车司机,忙到昼夜不停地开车,虽然他知道自己疲劳了,也开得比较慢,但还是没法避免交通事故. 在一次跟货车相撞过后大出血,腿骨骨折,血虽然止住了,骨 ...

  • 乡镇故事(二题)郭兴军 《宝鸡文化报》

    乡镇故事(二题)郭兴军 《宝鸡文化报》

  • #关注我# 说故事的人更有竞争力

    #关注我# 说故事的人更有竞争力

  • 民间故事:清朝一小偷,外出行窃当晚未归,引出一场奸杀案

    清朝康熙年间,湖州城南逸老堂左侧的大路上,出现了一个死者.根据仵作的检验,死者身体上有五处被斧子砍击的伤痕,脑袋上的两个伤口是致命伤.官府随即画影图形,贴出告示,让人认领尸体.告示贴出几天之后,长兴县 ...

  • 经方高手篇:16张经方的故事!

    2012年飞快的过去了!我的中医学习实践却在徘徊中慢行.翻看病案记录,最早的一个是在2月14日.也许还有更早的.遗憾的是,有些没有记录,有些没有下文.盘点2012年自己用过的方子,算是对过去一年的小结 ...

  • 民间故事 秀才中举

    半天辰光,两个天下,又骑马,又插花,穷秀才一下子变成阔老爷.一时四乡八村,沾亲带故的,都备礼上门恭贺,闹哄了好几天.过了几日,又同张家小姐完了婚. 举人是从穷处来的,晓得穷人的甘苦.一次邻村有个恶富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