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革命圣地 看中医发展】遵义:赤水河畔中医红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秦宇龙
中医药见证了遵义这座红色城市在革命年代的军民鱼水情,时光流转,如今贵州遵义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当时——
86年前,中国革命和红军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一场四渡赤水战役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革命年代,中医药在革命转折之城贵州遵义挽救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硝烟散去,如今的遵义焕然一新,一条条宽敞整洁的街道,抹平了昔日坎坷狭窄的古驿道。一栋栋高楼大厦,取代了过去的吊脚楼、茅草屋。中医药事业也宛如一棵大树扎根红色土地,在党的领导和一代代中医药人的耕耘下繁荣生长,护佑着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百姓的健康。
中医药见证军民情
在群山环抱、松柏苍翠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内,坐落着一冢“红军坟”,旁边有一座引人注目的高4.5米的铜像,那是一位红军卫生员给一个骨瘦如柴的病童喂药的形象。
这座铜像的原型,就是长眠于“红军坟”中的烈士,被尊称为红军神医的卫生员龙思泉。
龙思泉是广西人,他的父亲懂得一些中草药和治病的土方法,常给村里人看伤治病。龙思泉少时只读过几年书,受父亲的影响,他自幼就对治病很感兴趣,随父亲学了不少医伤治病的办法。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遵义,龙思泉所在的红十三团二营驻扎在遵义城南的桑木垭一带。一天,一位中年农民来到二营卫生所,乞求龙思泉随他回家为身患重病的父亲看病。龙思泉经请示领导同意后,立即背上药箱,顶着寒风细雨,走了20多里山路来到病人家中。他没顾得上休息,立刻为老人检查病情,开了药方。老人服药后不久,身体状况出现好转。
天亮时,见病人高烧渐退,龙思泉准备返回营地。但当他推开房门,却看见不大的晒谷场上挤满了前来找他看病的乡亲。于是,准备离开的龙思泉暂留下来,为前来求医的村民诊治。然而,龙思泉动身赶回部队驻地时,他所在的部队已提前出发,于是龙思泉便急忙追赶部队,却不幸被路上的地方反动分子杀害。
闻讯而来的群众将龙思泉的遗体安葬在桑木垭路旁的树林中,在坟前立了一块石碑,由于当时没有人知道龙思泉的姓名,当地村民便在立的石碑上刻下了“红军坟”三个大字。解放后,遵义市人民政府将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的遗骸由桑木垭迁葬于位于凤凰山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以纪念他无私无畏的精神,“红军神医”的故事也铭记在每个遵义人的心中。
龙思泉的事迹和红军使用过的中药搅拌罐、混合筒、煎药罐等文物都被收藏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中,但红军与中医药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在贵州遵义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距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仅500米的红军医院纪念馆里,陈列着红军医务人员用过的中药柜、药罐、药臼等物品。这些物品向人们诉说着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血战青杠坡时,土城青杠坡红军医院里医护人员采用中药救护红军,挽救负伤战士的场景。
1935年3月16~18日,中国工农红军在茅台镇第三次渡赤水河。老红军孔宪权曾回忆,当时战士们脚走痛了,有的肿了,就用茅台酒擦一擦,活血止痛。由于茅台酒能够舒筋活血、消炎去肿,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买来茅台酒擦脚,治脚伤,缓解疼痛,留下了“红军沽酒茅台镇”的故事。
中医药融入遵义红色革命的故事,见证了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情深,和红军无私的奉献精神一道被遵义百姓铭记。
中医药发展如火如荼
遵义市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名医辈出,转折之城的革命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遵义中医药人不断拼搏奋斗,致力于将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服务更多百姓。
如今,遵义市政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民生实事,做到在规划上纳入、政策上扶持、投入上倾斜、制度上保障,真正的让中医药在这片“红色”的土地繁荣生长。
近年来,遵义注重中医药特色发挥,着力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提升医院内涵建设。遵义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管理科科长李国东介绍,遵义市中医院、仁怀市中医院都成立了中医经典病房,并且引进民间、少数民族确有专长医师,开展特色中草药疗法和弩药针疗法,根据门诊及住院患者疗效追踪反馈,疗效好转率大于80%。
在遵义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中医的诊疗模式让百姓感受到了中医经方验方以及中医适宜技术的独特和有效。医院建立学习机制,定期向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主任医师颜芳进行沟通学习。这也让该院中医经典病房的管理模式逐渐完善,诊疗水平日益提高。
仁怀市中医院则将中医经典病房建设在该院赤水河流域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之中。医馆结合的布局让百姓在二三层接受中医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到文化长廊和博物馆中了解中医药历史,感受赤水河流域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了让中医药服务下沉到基层,覆盖更多百姓,遵义市积极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打造了一批受百姓欢迎的示范(优质)中医馆。
2018年,仁怀市中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完成,与遵义市中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成为遵义市中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挂牌成立中医博士(专家)工作站,聘请遵义市中医院专家每周坐诊一次,并开展教学查房。两年时间,该中心年中医诊疗人次由6235人次增长至17765人次,中医馆可以开展针刺、推拿、拔罐、刮痧、艾灸、贴敷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提供诊疗、康复、养生等多类型中医服务,成为附近居民看中医的首选。
李国东表示,目前,遵义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成中医馆252个,其中210个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42个,138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针灸包、火罐、刮痧板、电针治疗仪等中医药服务设施,能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占比达92.47%。
2018年,遵义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此外,该市有10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占比71.43%。
如今,遵义市中医院新蒲院区正式开诊,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等9所中医医院改扩建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湄潭县、正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道真县5所县级中医医院正在实施改扩建项目。中医医院正纷纷搬入先进宽敞的新院区,在政府的规划和扶持下,遵义市中医药事业有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将中医药传承好,发展好,更好地服务于百姓,遵义中医药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番繁荣景象。
中药也是致富良药
“这山上大石头多,坡度又大,不好种东西,恼火得很。”家住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南坳上组的汪大爷谈起村子后面那座山,苦不堪言,由于山上不好种农作物,他守着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当了几十年的贫困户。
2014年,贵州赤水国礼金钗石斛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准备在旺隆镇红花村建设金钗石斛野外种植基地,石头多恰好适合种植金钗石斛,于是汪大爷便和女婿一家一起种石斛。
如今,汪大爷家房前屋后的大石头上种满了金钗石斛,每年光石斛花就可以给他们两家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再加上石斛鲜条,汪大爷一家已经成功脱贫了。现在再看这座山,汪大爷笑得格外满足,“没想到石头山变金山了。”
汪大爷的经历只是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发展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赤水市现有金钗石斛种植9.5万亩,年产金钗石斛鲜条6000吨,占全国总产的90%以上,涉及13个乡镇、70个村,共1.37万户农户4万余人参与金钗石斛产业发展,直接带动5120户贫困户15886人脱贫,人均增收7000余元,为赤水市在全省率先脱贫出列发挥重要的产业支撑作用。
中药材产业是遵义市八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促进遵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助推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
作为贵州省内最大的中药材产地,遵义市的主要中药品种有山银花、天麻、太子参、金钗石斛等品种。绥阳山银花、赤水金钗石斛、正安白及、道真玄参、道真洛党参、播州杜仲等8个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和中药资源的优势,遵义持续布局中药产业发展。2020年9月,遵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全市中药材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点发展山银花、金钗石斛、天麻、黄精4个品种,加大地方优质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道地品种,因地制宜优化品种布局,推进中药材差异化发展。
2020年遵义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2.5万亩,产量达31.5万吨,产值39.52亿元。按照“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规划目标,到“十四五”末,遵义全市优质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稳定在200万亩,总产量50万吨,产值60亿元。中药材产业将成为遵义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