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的起源
“突厥”之名见文献始于公元542年,十年以后(552年)就取代了漠北主柔然(茹茹)的地位,建立起一个领万余里,称雄三百年的强大汗国。它的奇迹式的堀起至今仍是一个持解的谜。
海右进黎说。见于唐李延寿等纂修的《北史》卷99:
突厥者,其先居于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足,断其臂,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佴之,及长,与狼交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遺杀之,使者见在狼侧,并欲杀狼。于时若有神物,投狼于西海之东,落高昌西北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龙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外托妻孕,其后各为一姓,阿史那即其一也,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蠶,示不忘本也。渐至数百家,经数世,有阿贤设者,率部落出穴中,臣子蠕蜗………据此,突厥的发祥地本为西海。“西海”在今蒙古国西部,称哈尔湖及得勒湖。“西海”之名,在东汉时期就有史书记载。
漠北索国说,见于唐令狐德棻等纂修的《周书》卷50:
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目网谤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日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请步等性並愚痴,国遂被灭。泥师都既别感炎气,能徴召风雨,妻,云是夏神、冬神之女也。一-孕而生四男:其一变为白鸿;其一国于可辅水、剑水之间,号为契骨,其一国于处折水其一居践斯处折施山(一作斯处折施山);即其大几也,山上仍有阿诗步种类。竝多寒露;大儿出火温养之,成得全济:遂共奉大儿为主,号为突厥,即讷都六设也。神都六有十,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阿史那是其小妻之子也。讷都六死,十母子内欲择立一人,乃相率于大树下共约日:“向树跳跃能最高者,即推立之。”阿史那子年幼,而跳最高,诸子遂共奉为主,号阿贤设。
另一说实为前说的补充,见于唐段成式《西阳杂類》卷16:
北虏之先索国,有泥都,二生四子,一子化为白将,遂委三子,谓曰:“尔可从古蝣。”古,牛也,三子因随牛,牛所業悉为肉路。
据此,突厥的发祥地乃漠北索国。位于西海以西的索国,是匈奴西北地区的一个“独为部落的国家。索国,史无上并没有记载,美国学者西诺(D·Sinor)甚至说:因为索国的位置无法确定,这个记载没有什么用。文献中虽然找不到索国,但却找到了相关的史料,就是关于索头的史料。《宋书·索虏传》云:索头虏,姓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组成拓跋等八部联盟者,有一支丁零族的纥骨氏,也就是说索头,就来自丁零西部,由此推测,至少公元前1世纪已存在的索国,大体的范围在今蒙古国哈尔湖及得勒湖以西,
海神胤裔说。见于唐段成式《西阳杂爼》卷4:
突厥之先,日射摩含利海神,神在阿史德窟西。射摩有神异。又海神女每日著以白鹿迎射摩入海,至明送出。经数十年后,部落将大猎。至夜中,海神女谓射摩日:““明日猜时,尔上代所生之窟,当有金角白鹿出。尔若射中此鹿,毕形与吾来往,或射不中,即缘绝矣。”至明入图,果所生窟中有金角鹿起,射摩遺其左右固其。(此处疑有阙文)将踮出围,遂杀之,射摩怒,遂手斩阿首领,仍锊之“自杀此之后,需人祭天。”即取阿咻部落子孙新之以条也。至今突厥以人祭露,常取阿咻部落用之。射摩既杀阿,至暮还海。海女报射摩曰:“尔手新人,血气秽,因缘绝矣。”据此,突厥的发样地乃海东阿史窟。
平凉杂胡说。见于唐长孙无忌等所篆之《附书》卷84:
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后魏太武灭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茹,世居金山,工于铁作。金山形如兜鍪,俗呼兜鍫为突厥,因以为号。据此,突厥的发祥地则又为汉地平凉。
高昌北山说。亦见于唐令狐徳装等纂修之《周书》卷50:
突厥者,盖匈奴之别身,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恐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狼在侧,并欲杀狼。狼遂逃于高昌国之北山,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供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其后各为一姓,阿史那即一也。子孙蕃育,渐至数百家,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谓兜鉴为突厥,遂因以为号焉。据此,突厥定居金山前还曾匿隐于高昌北山。
突厥源自西汉时代的“索国”,是匈奴西北边鄙 丁零人的独立部落联盟,在“西海”以西的山区(今蒙 古国西部)。可称作“前突厥”时代。公元前52年,一度被匈奴郅支单于所灭。大约公元90- 126年间,索国扩展为四大部。其中大儿纳都六设部,始称突厥。大约在西晋时代,南下“金山之阳”(阿尔泰山南段浅山区)的一支,与当地的“阿恶氏”融合,成为突厥阿史那氏。大约在东晋时代,他们南下高昌北山,进入“西域文化圈”,学会冶铁技术,社会取得大发展。公元450- 460年间,他们以“铁工”著称并附属于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