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一座古墓,墓主是大唐英雄,名字却少为人知
2003年春天,河南荥阳发掘出几座唐宋古墓,其中一座唐代古墓的主人,从墓里出土的墓志看起来,十分牛掰。
墓志上写着,李府君名廉字思廉,其先陇西郡人也……辞家为国,弃笔从戎。一战而獯虏弥除,再战而亭障清肃,先有常法,赏其有功,策其崇勋,乃酬上柱国,便归故里,不求高名……
从这段话可知,他家祖先跟大唐建立者李家,是一个地方来的。他投笔从戎,保家卫国,英勇作战,功勋卓著,被授予上柱国勋位。他不贪念庙堂,回到家乡,悠游田园……
(田园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我不由得搜索了一下李廉。怪哉,根本搜不到唐朝有这么个人啊……但他又那么高的勋级啊,难道被历史漏记了?
我将考古学家们写的报告,又再看了一遍,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李廉墓志盖上有只乌龟,看起来十分生动。但墓志盖上刻的“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铭”几字,“刻工非常粗劣,字体大小不一,笔道不规则”……
还别说,专家们这样一讲,连我这个不会写毛笔字的人都觉得墓志盖上这些字,写得刻得实在太差了。
为何墓志盖做得很精美字却写得很丑呢?
(李廉墓志盖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猜测,在李廉生活的开元盛世,商品的流通是很顺畅的,墓志是从其它地方流入,专门的作坊批量制作。而当地的读书人却很少,刻字厉害的工匠更少,所以写在墓志上字不敢恭维(墓志里的字稍好一点)。
有人要说了,难道人家一个上柱国,没有文人主动结交?
我开始也是这样想怕,直到在翻到《五代史 唐书》里一句话——上柱国,勋之极也。近代已来,文臣官阶稍高,便授柱国,岁月未深,便转上柱国。武资初官,便授上柱国。今后凡加勋,先自武骑尉,十二转方授上柱国,永作成规,不令逾越。
(唐朝武将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五代后唐时期的情形,虽然距离开元时期已有两百年,但我觉得,这种风气,早在那时就形成了,否则,难以解释为何李廉会被封为上柱国实际却是个很普通的人物,而墓志里说他不求高名,不过是因为他那样的人太多了,留在军队又能如何呢?
说白了,他就是当年大唐开疆拓土的无数士兵或小官中的一个,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因为一方墓志,终为后人所知。而更多人的,则连名字都未能流传下来——由此讲来,李廉,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