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传诵较广的一首咏史诗,借古喻今,前事昭昭,足以明戒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因病去世了。唐太宗十分难过,回顾前朝往事,泪流满面,直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古往今来,我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不断地从经验中学习,从借鉴中创新。无数文人学士也都非常明确地告知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事昭昭,足为明戒”“鉴往可以昭来”。
历史留给我们财富很多,留给我们的思考也很多。我们更应该在借鉴历史留给我们沉痛教训中把握当下,走向未来。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刘禹锡的诗《蜀先主庙》,诗人借古喻今,借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来警示世人。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天下 一作:天地)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我们总说是非功过留于后人评说,当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说一段历史,评价一个人物时,也常会发出“人无完人,事无完备,物无完美”的感慨。正如李白所言“人非尧舜,谁能尽善”,东汉王充所说“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但并不是由此就消解了人的功过之别,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认为每个人在历史上都可以是“功过相抵”。在当今的法治社会,反腐红线面前,从来没有“功过相抵”。而当我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说历史时,更应该是肯定其功绩,也要客观辩证地去评说其过错。
刘禹锡正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故诗名为“蜀先主庙”。
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诗人盛赞刘备的英雄气概,极言“英雄气”至大无垠、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首句便定下了高昂的基调,威势逼人,仿佛我们亲眼所见刘备叱咤风云的英雄之气,不得不让人由衷地肃然起敬。但品首联,诗人之豪气尽显,开笔高唱入云,境界雄浑,虽写先主庙,但却意在言外,以“尚凛然”的感受来侧面反映先主身前的英雄气概。
颔联“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由“英雄气”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刘备在汉末乱世中,起自微细,几经转战,南北颠仆,创立了基业,形成于吴巍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其过程之艰辛是可想而知,其业绩之难得也实属不易。刘备一直宣称汉朝的宗室,蜀国建立后,他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也代表了他的一种英雄之志。因为“五铢钱”是汉武帝时铸行的一种钱币,后王莽篡权,罢废了它。直至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处诗人是借钱币之说,来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雄心壮志。此判断得益于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
颈联“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前面都在赞扬刘备的功业,而颈联直接指出刘备功业最终不能完成,也着实让人叹惜。刘备三顾茅庐,终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然而其子后主刘禅却不如其父贤明,反而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基业最终被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不得不让世人警醒。诗人在盛赞功绩时,也不忘反思历史教训,使脉络和文意颇有一种承上启下的衔接,因果明晰。
尾联“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妓,在魏宫歌舞,旁人皆为之感怆,而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可见国灭身俘的结局绝非偶然。
诗人咏史怀古,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诗人虽怀古,但更多的还是着眼于当世。刘禹锡所处的唐时代,已经日薄西山,没有了开国盛世的热闹繁华,面对日益衰颓的国势,昏庸荒唐的执政者,诸如诗人这般革新者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惨遭迫害,此景此景,无不让人感慨万千。
这首咏史之作重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表现作者鲜明的立场,言语间尽显雄浑老苍,沉着痛快,足见诗人自带豪气,其诗格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