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阿斗河的传说
古蜀人民为什么要把都江堰江安河命名为“阿斗河”呢?因为这条人工河道是阿斗重视水利,发展水利,组织蜀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工程。古蜀国人民为了传承阿斗重视水利建设和发展水利的思想,以后主的乳名“阿斗”为这条人工河道命名,是要让阿斗的思想代代相传。寻根溯源,实质是传承诸葛亮的水利思想。 江安河是近代的称谓,蜀汉时它叫“阿斗河”。阿斗河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一条古老的河道,始建于蜀汉。它是都江堰水系工程的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 讲到都江堰的历史,大家都知道郫江和检江是李冰率领古代蜀地的劳动人民开挖而成的,是两条人工河道,即今天的走马河和柏条河。阿斗河是哪一条河呢?就很少人有人知道。其实,阿斗河也是一条人工河道,也是古蜀地劳动人民开挖成的,只是它的历史要比走马河和柏条河晚500年的时间。古蜀地劳动人民把这条河道开挖修筑成后,就叫它阿斗河。
后来,有的人又叫它酸枣河。再后来,又有人叫它新开河。历史的称谓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今天称古老的阿斗河叫江安河。那么,古蜀地的劳动人民为什么要把这条人工河道命名为阿斗河呢?因为这条河道是阿斗重视水利,发展水利,组织蜀国劳动人民进行的一项伟大建设工程。阿斗是刘备之子刘禅的乳名,中国人对于阿斗并不陌生。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坂,糜后投井,赵子龙救阿斗。阿斗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一直流传在说书人和老百姓的口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赵子龙力战曹军,将小阿斗揣在怀中,救出阿斗交与刘备。刘备将小阿斗扔在地上,愤怒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阿斗沙场失母16岁丧父,“白帝托孤”,这一个一个的故事都与阿斗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是熟悉的。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刘备遗诏,要刘禅熟读《汉书》和《礼记》,以史资治,时在公元223年。“白帝托孤”,刘备把蜀汉的军国六权交付与诸葛亮,下诏要嗣子刘禅如尊敬父亲一样尊敬诸葛亮。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只手补天,耿耿忠心,鞠躬尽瘁,报先主刘备知遇之恩。诸葛亮死后,刘禅已近“而立”,受诸葛亮的教育和影响,先主刘备临终时的叮嘱,刘禅在开始治国时还是好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刘禅还是努力践行的。建兴十四年(公元236年),刘禅亲幸湔山,视察湔堰(即都江堰),没有忘记先主的教导。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观坂在县西,蜀汉建兴十四年,后主幸湔,登观坂观汶水之流也。”《三国志后主记》记载:“建兴十四年,后主至湔,登观坂,观汶水之流,旬日还成都。”1991年版《灌县志》云:“茅亭观坂,循江东下为古湔山,即灌口山。”灌口山,就是玉垒山,汶水就是岷江。左思《蜀都赋》刘逵注:“李冰于湔山下造大堋以壅江水,分散其流,灌溉平地。”湔山下造大堋以壅江水,就是今人所言的都江堰的分水鱼嘴。“登观坂,观汶水之流,旬日还成都。”刘禅到都江堰,对岷江水势和渠首工程作了认真考察之后,回到成都开始了新辟河道,发展水利,增加灌溉面积,发展农业生产的计划。他的这个思路是诸葛亮“此堰农本,国之所资”思想的具体实践。经过周密的规划和踏勘后,在众臣的支持下,刘禅动员蜀地老百姓开始了长达90多公里的人工河道的开挖修建。
进水口辟在岷江正流,即后人称作地外江,在外江左岸都江堰市城南附近的木观音起水。人工河道经过今日的都江堰市、郫县、温江区、金牛区、双流,尾水到双流县的中兴乡二江桥汇入府河。这条人工河道建成后,蜀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刘禅为人民做了好事和传承刘禅重视水利建设的思想把这条人工河叫做“阿斗河”。阿斗河成为都江堰水系工程内江4大干流之一,刘禅在都江堰水系工程的发展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阿斗河历经1700多年后,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1933年10月,叠溪海子溃决,都江堰市遭受千年未遇的洪水灾害,阿斗河木观音进水口被洪水冲毁。是年冬,都江堰岁修,阿斗河进水口下移6公里,改在外江新渡口的张家湾起水。1957年11月,灌县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处为了渠系灌排用水得更好管理,把阿斗河进水口上移至都江堰市城内,改在走马河进水口右侧,与走马河进水口并列。同时,新开进水口一段河道5公里,到新城乡(今幸福镇)安顺桥与阿斗河老河道衔接。 阿斗河的称谓太古老,我们还是叫它江安河吧。江安河穿都江堰城区而过,全长95.8公里。经过改造的江安河有支渠26条,斗渠196条,灌溉农田63.65万亩。古老的阿斗河焕发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