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二)
(紧接上期)
诸葛亮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提起,似乎谁都知道,要细问,却并不知道其人生经历的具体过程,比如他在荆州隆中隐居这段时间究竟做了些什么,恐怕没多少人知道。
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诸葛玄死于哪年,只能推算。朱晧接替诸葛玄任豫章太守后死于197年,此后不久诸葛玄去世,那时诸葛亮16周岁,就算诸葛玄多活了一二年,诸葛亮也才18岁。以此计算,诸葛亮在隆中住了十年左右。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以一事无成地一晃而过,也可以做许多事情,那么,诸葛亮这十年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首先是求学。十九岁时与颍川人石韬、徐庶、汝南人孟建等一起游学,从师于避难客居襄阳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另外还有博陵人崔州平、襄阳人向朗等也是司马徽的学生。
诸葛亮少年即有大志,经常把自己比为春秋战国时著名将相管仲、乐毅的那样的人才。不过没多少人相信,只有徐庶、崔州平等几个同学相信。
诸葛亮求学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对所学书籍务必要达到精熟,而是只学重点,不求细解。对一个十九岁的青年来说,这点很难得,也很重要,起码反应出此时的诸葛亮已异于常人,超越常人。
能够这样做,表明其:一、领悟力强,观大略而知全貌;二、目的性强,求实用,而不是要做寻章摘句的书虫;三、独立性强,详略得当,重实避虚,取舍由己。
闲暇时光,同学之间坐在一起闲谈。诸葛亮曾经对石韬、徐庶、孟建说:“你们三人今后要是做官的话,可以做到刺史郡守那一级。”这三人反问诸葛亮能做到哪一级,诸葛亮笑而不言。结合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自信来看,其仕进目标应该远在刺史郡守之上。
诸葛亮不是一个开朗明快的人,有些少年老成。平常看不出什么,但他经常会“抱膝长啸”。所谓“长啸”,就是突然从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或者是声嘶力竭的大吼,或者是长长的口哨,不管是什么,都表明其胸中有郁闷,有压抑,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这种郁闷和压抑,有可能来自家世的不幸,也有可能来自生活的重压,还有可能来自不知道能否实现自己理想的迷茫。
从其平时特别喜欢吟诵《梁父吟》的行为,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征和所向往的理想事业: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子?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父吟》是丧葬之歌,相当于现在的哀乐,一个年轻人整天吟诵哀乐,其心境不会开朗灿烂,而是凝重深沉。其吟诵的《梁父吟》内容为战国齐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个充满谋略的故事让诸葛亮心往神驰整日吟诵,亦可见其热衷于此类运用智慧计谋的事情,是其一生喜用计谋的心理基础。
其次是持家。前面说过,本来这应该是长兄诸葛瑾的责任,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诸葛瑾滞留江东,主持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没有诸葛亮如何持家的记载,在修史者看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琐事,不值得记载,以至于现在不知道诸葛亮是靠什么来维持生活。从其任丞相后还自种桑麻来看,应该还是靠以农桑为主的自给自足。
确实,对历史来说,这些都是琐事,不重要,但对诸葛亮来说,却很重要。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包括自己,一家四口怎么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诸葛亮每天都得面临的问题。
许多人忽略了诸葛亮承担家长责任的这段经历,几乎没人提到过,这是个很大的疏漏。战乱时期,一个外来户,无亲无戚,怎么样才能安全稳定的生活,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稍有不慎,就难以生存。
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为什么?不光是后来蜀汉时期的现实原因,也有诸葛亮自身的性格原因,而这种性格特征就形成于这段经历。按照心理学的说法,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性格定型阶段,一旦形成,就积习难改。
除了这两件事情以外还有什么事情吗?必须有,如果只做这两件事,诸葛亮也就是个有点文化的农夫罢了,怎么能实现其胸怀的大志呢?
十年里,诸葛亮做了一件很大的事,下了一盘很大的棋,编织了一张很大的网,为未来做好了精心的准备,精心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诸葛亮的《出师表》曾经进入教材,大家都不陌生吧?里面对自己“躬耕于南阳”的目的作了个说明,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前半句是真,后半句是假。不管乱世盛世,保全性命都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是乱世中保全性命尤为艰难(侧面证明诸葛亮的谨慎)。诸葛亮选择在当时最为安稳和平的荆州定居,安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但要说自己“不求闻达于诸侯”,则与事实相差甚远。
前面说过,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仕进目标也远在刺史郡守之上,如不能闻达于诸侯,怎能出将入相、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呢?如无出仕之心,又何必自比于管仲、乐毅?又何必与同窗好友笑谈仕进前途之事呢?
有大志,又聪明的诸葛亮为了闻达于诸侯,在这十年里,运用了许多策略,可谓有条不紊,布局周密,滴水不漏。
首先,利用联姻和荆州官府、豪强、名流建立联系。
襄阳世族豪强很多,势力雄厚,其中最为显赫的世族有蒯、蔡、庞、黄、向、马、习、杨等八姓。一个外来人,在以宗族势力为主构成的宗法社会体系里,如果得不到本地世族豪强的认可和支持,很难立足。刘表单马入荆州,如果没有上述豪强世族特别是蒯、蔡的支持,基本不能成事。
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家族的蒯祺(曹操时为房龄太守,为孟达兵所杀。后面聊到诸葛亮北伐时还会提到这件事)。
小姐嫁给了庞氏家族的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庞统的弟弟庞林娶了另一世族豪强习氏家族的习祯的妹妹。
诸葛一家就这样与蒯、庞、习三家有了直接和间接的姻亲关系。这两个联姻究竟是诸葛玄还是诸葛亮时做的不是很清楚,只能说诸葛家里做的。
诸葛亮自己则通过联姻与黄氏家族建立了关系。
黄氏家族名士黄承彦听说诸葛亮在找媳妇,直截了当地向诸葛亮推荐自己的女儿,并且对女儿丑陋的相貌也直言不讳。他对诸葛亮说:“听说你要娶妻,我有个丑陋的女儿,头发黄,皮肤黑,但是有才,和你可以相配。”诸葛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诸葛亮是个身高八尺(约1.86米),英俊伟岸的帅哥,居然娶了个丑陋的女人。乡亲们都感到诧异,把此事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还编了个谚语来讽刺诸葛亮,“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诸葛亮怎么会不顾世人的嘲笑娶个丑女呢?其中的原因就是这是桩政治婚姻(以后还会聊到)。黄承彦的妻子是太尉张温(原董卓、孙坚、陶谦的上司,后被董卓所杀)的大女儿,刘表的后妻是张温的小女儿,黄承彦和刘表就是连襟。诸葛亮娶了黄承彦之女,就成了刘表的外甥女婿,蔡瑁就成了诸葛亮的舅舅。诸葛亮就与荆州最高行政长官刘表和荆州最具势力的蔡氏家族建立了姻亲关系。
其次,和世族豪强中的名士建立联系。与荆州官府、世族的姻亲关系使诸葛亮具备了进入荆州上层人士社交圈子内结识并深交荆州名士。
庞德公是最富盛名的荆州名士,淡泊名利,不入仕途,德行操守俱为人称道,深受时人尊崇。诸葛亮是其姻亲,对其也非常尊重,每次到庞德公家中,都要单独到庞德公床前叩拜。庞德公对诸葛亮也十分器重,称其为“卧龙”。(卧龙,凤雏,水镜等绰号都是庞德公取的)
司马徽(字德操)是隐居荆州的颍川人,与庞德公一样极富盛名,诸葛亮是他的学生。他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
马氏家族兄弟五人都有名气,诸葛亮和他们也有着亲密的联系。刘备入蜀攻克雒城后,留在荆州的马良就给入蜀增援刘备的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信里称诸葛亮为“尊兄”,并认为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的决策是正确的。
为陈寿《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诸葛亮与马良或者已结拜为兄弟、或者是有亲戚关系。诸葛亮与马良的弟弟马谡的关系更是特殊亲密。马谡临终前给诸葛亮的信中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诸葛亮平时对马谡特别器重,首次北伐时不惜违背众人的意见提拔马谡,和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很大的关联。
向氏家族以向朗最为知名。向朗也是司马徽的学生,和诸葛亮是同窗学友。向氏家族在(蜀)汉的成员中最受重用的是向朗的侄子向宠。诸葛亮《出师表》中还特别提到将军向宠,并给予高度赞赏,愿意将军营中所有事务全部交给向宠处理。
向宠的弟弟向充,历任射声校尉、尚书。从其与习隆一起请求后主刘禅为诸葛亮在沔阳(今陕西勉县)建庙祭祀的行为看,应该是很敬重诸葛亮的。
史书中没有诸葛亮在襄阳时与杨氏家族来往的记载,但杨氏家族的杨仪、杨颙在(蜀)汉深受诸葛亮重用。
前面说过,因为习氏和庞氏联姻,诸葛亮与习氏也有间接的姻亲关系。与向氏家族的向充一起联名向后主刘禅上表,要求为诸葛亮立庙祭祀的另外一人就是习氏家族的习隆,也反映出习氏与诸葛亮的关系。
除了与杨氏家族的关系找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史料证据外,诸葛亮和其他七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最后,决定隐居和巧妙的选择隐居之地。以诸葛亮的智慧、能力和与荆州官府、世族豪强的良好关系,完全可以定居襄阳城中,并谋得一官半职,但他却选择了隐居。
隐居一直是古代士人入仕为官的终南捷径,欲显先隐,愈隐愈显。诸葛亮选择离襄阳城二十里的隆中隐居的用意就在这里,表面上隐居于此,实际上随时可以进出襄阳了解时局动向,决定自己的去留。要是真的隐居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偏僻之地,世人难以知晓,刘备也无从寻找了。
诸葛亮通过这些周密的安排使自己在名士云集的荆州显得更加出类拔萃超凡脱俗。与世族豪强的联姻是安身之计,应该给诸葛亮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是诸葛亮了解荆州动向及全国形势变化的最佳渠道。
与名士俊杰的交往联系,既能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吸取智慧精华,也有助于提高诸葛亮的知名度,引起人主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刘备就是在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誉中激发了求贤之心。
恰到好处的隐居有效地彰显了自己的名节,还因为隐居的神秘更为人所注目。又没有从公众视野里完全消失,使自己无人问津,还可以随时保持和外界的联系和交往。从刘琦非常器重诸葛亮,以及诸葛亮经常到庞德公处的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外界是有经常性来往的。如没来往就没了解,刘琦凭什么器重他,庞德公又凭什么称其为“卧龙”,马良又怎么和诸葛亮建立起兄弟相称的关系呢?
上述所有活动,都是一个16-18岁青年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十年间完成的,不简单吧?到此真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那一个人诸葛亮希望的需要的人的出现。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刘备,但诸葛亮并不知道,他还在等候,或者说还在寻找。
诸葛亮可投奔的人多,为什么会选择刘备呢?刘备又为什么会选择诸葛亮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