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馆藏的20件古砚
目前随着对中华文化现象的重视,古砚在收藏领域也逐渐由“杂项”升位为专题收藏的主流。近年来,古砚的价格出现跳跃式地拉高。
辟邪盖三熊足石砚,汉,通高14cm,直径14.6cm
砚青灰石制成,圆形高足式,三足熊形,作跪擎状。砚盖圆形,表面琢磨光滑,盖顶雕饰辟邪,体态雄健,四足直立,昂首高视,身饰减地凸起弧线,颇具神韵。盖内雕刻螺旋式弧线,雕刻痕迹明显,略显出黑白相间的石质纹理。
此砚雕刻技艺娴熟,造型显示出汉代石雕艺术的风格,古朴生动。
十二峰陶砚,通高17.9cm,宽21.5cm,径18.5cm
砚细灰陶质,有3个扁形足,左右微高,砚面呈箕形。三面环峰,呈半圆形,分内外两重,内3峰,外9峰,水可由中峰下龙口滴入砚面,两边山峰上各有一负山人像。
陶砚以陶土为胎,经烧制而成。此砚形象古朴,造型奇特,出土于河南洛阳,是西汉古砚中陶砚之珍品。
箕形陶砚,唐,长12.6cm,宽9.2cm,厚1.9cm
砚陶制,造型小巧,呈风字形。陶色青灰,陶质较细,砚体薄而轻。砚首高翘呈圆弧形,两侧折腰,因似箕形而称箕形砚。砚面下斜形成砚池,砚堂表面光滑,可与石砚相媲美。陶质箕形砚为唐代较为流行的砚式。
李颢款风字形砚,唐,长20.5cm,宽13.8cm,高4.6cm
砚陶制,风字形。砚面池堂一体,砚首高翘,内凹呈凤池。陶砚两侧出峰,如刀削成,线条平直而流畅,砚素洁。砚底土色凝重,刀削梯形双足,双足间阴刻“李颢”二字楷书,清晰可见。
此砚陶土细腻,砚表光滑,砚体薄而轻,砚式独特,颇具唐代风韵。
青石雕鱼纹砚,宋,长11.5cm,宽6.9cm,厚2cm
砚青石制,长方形,砚面上窄而下宽,略呈梯形,砚侧下敛,背面为平直长方形。砚略有剥蚀,显出粗糙的石质。砚面开琢椭圆形砚堂,表面光滑,与砚池相通,砚池边贴塑鱼纹,如临池观鱼,如鱼在墨藻,颇为别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三堂款陶砚,宋,长21.5cm,最宽13.8cm,厚3.3cm
砚以细陶土烧制而成,色微灰,有用墨痕迹。砚为抄手式,上窄下宽,两侧内敛呈梯形。砚池深凹呈曲线状,砚堂宽阔,中央略凸起。背面弧形深凹,作抄手式,底部阴刻篆书“三堂”款识,字体清秀。
此砚体宽广,陶质细腻光滑,造型具较为典型的宋代风格。
端石雕蟾纹长方砚,宋,长19.8cm,宽12cm,厚6.5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砚面长方形,略有剥蚀,砚堂呈椭圆形,砚额雕刻弯月形砚池,砚上部又雕出云形和叶形双水池,砚面左下角雕饰蟾蜍吞吐云气。砚侧面分别雕饰海马、鱼、象、牛4种动物。砚背面深凹成内抄手,并刻焦叶纹。
此砚石体厚重,石质较粗,雕工简略。抄手砚式为宋代遗风。
长方石砚,元,长14.5cm,上宽11.3cm,下宽12cm,厚3cm
砚粗石质地,上窄下宽,周侧均向底面内敛,砚面上方有深凹的花瓣式砚池,池下以双阴线雕出椭圆形砚堂。砚尾部两端凸鼓一双矮足。
依此砚的造型可见宋砚风格的遗绪。砚表面未经细致的打磨,雕刻线条亦显狂草,于简练之中见粗犷。这种风格正是蒙古民族的气质在工艺美术领域中的反映。此砚被认为是元代制砚的典型作品之一。
澄泥风字砚,明,长26.5cm,宽17.3cm,高2.5cm
砚澄泥质,鳝鱼黄色,略具“风”字造型。砚背刻阴文草书题铭:“太守清贫不画绢,孙翁拟持蜀麻面。象气时之升与石,千年高节今如见。”款署“洪武庚申孟夏晦前一日”、“南宫里人宋克”,左下方镌“龚”字篆印。
此砚铭文为明初宋克所作,其内容说明是为友人孙翁而题,孙翁乃此砚主人,其人生平不详。
端石长方砚,明隆庆,长9.8cm,宽9.5cm,厚2.5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成,长方形,色青紫黑,砚面有青花、焦叶白及火捺纹。砚左侧镌刻阴文楷书“隆庆辛未(隆庆五年,1571年)孟冬识”,其下署一阳文篆书印。砚右侧镌阳文楷书:“划石骨出云腴,供吾翰墨,砺我廉隅。”下署“弇州山人”四字。砚背面镌阴文隶书“直以方,虚能受墨,动如静,静则寿”,且署“彭年”篆书方印。
此砚与墨两锭、笔两支、铜水丞、铜勺共装于一紫檀木匣内,组合成套。砚石为旧坑端石,细腻莹润,且具确切年款,极为少见。
端石琴式砚,明末,长8.5cm,宽3.7cm,高1.6cm
砚端石制,琴式。砚面内凹,砚池和砚堂相通。砚背面有四小足,底刻“河东君研”,署“钱谦益题”。其下题诗:“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又“崇祯壬午年”,“因亦柳隐录”。随形配雕红木盒,盒面嵌竹刻“还砚图”,并题:“丁未初夏,戏作还砚图,以应竹亭一兄。清玩。”其下署名“程庭鹭”。
此砚石质细腻,造型小巧精致。实用与鉴赏相结合为清代砚式特点。
澄泥夔纹砚,明,长16.8cm,宽10.5cm,厚3.6cm
砚澄泥制成,束颈双连式,颈下为砚堂,砚额为椭圆形砚池,砚堂与砚池边沿雕饰不同的勾云纹,连颈处亦饰繁缛的云纹。砚侧面雕饰夔纹和兽面纹一周。砚背面深凹呈环渠,也可作砚池、砚堂受墨。背面略有剥蚀,底下凸出兽面纹两足。砚配随形嵌玉黄色漆盒,漆盒轻薄,盒内髹黑漆。用漆盒藏砚在明清时较为流行。
此砚泥质细腻,色泽浅黄,造型新颖,纹饰古雅繁缛,颇为华贵。
端石高空悬月抄手砚,明,长19.1cm,宽11.2cm,厚6.9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石质黝黑细腻,石品纹理明显,为旧坑端石。砚为长方形抄手砚式,砚池深凹,池上圆形石眼宛如高空悬月,妙趣天成。砚首侧壁镌刻清乾隆皇帝御制铭:一月悬高空,有形惟映水。著物则不然,可悟虚实旨。是砚出旧坑,色白而侧理。鸲眼阔于眉,相映方池里。其下柱近百,柱柱眼堪指。是为一印千,禅机示些子。乾隆癸卯御题。并“比德”篆书小印。砚背面密布大小石柱眼,又称“鸲眼”,巧作成76柱。砚底上首镌刻“眉山苏轼”方印。
此砚因材施艺,成悬月之雅意。砚底石柱眼之多亦颇为罕见。
端石漱石铭长方形砚,明,长23cm,宽12.7cm,厚5.8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长方形。石质细腻,颜色紫中泛绿。砚面平滑,中间深凹形成弯月形墨池,其上题铭:质之刚也,柔以运之。性之静也,动以振之。经摩诘以著其功,由元晖而昭其胜。后署“漱石人铭”四字,并“伯”、“衡”二印。砚背深凹成长方形槽,光滑规整。
此砚石质、石色上佳,造型简洁,仅墨池稍作雕饰,与砚铭相应,愈显朴雅之风。
端石雕九龙云从砚,明,长23.5cm,宽16.7cm,厚3.2cm
砚端石制,紫色深沉,石质细腻。砚体厚重,作椭圆形,周边雕饰云龙戏珠纹,以石眼巧作圆珠。龙首下方凹作云池,池上有石柱眼。砚背面亦雕云龙缭绕,中央平滑处题铭:維彼靈根,神物聚所。龍德正中,君子是與。署款“鹿原”。右题诗:巗穴鍾靈藪,蒼壁鬼工剖。庖義作龍書,高陽志蝌蚪。君若丁其時,神奇無不有。展也席上珍,淡濃皆可久。壬子春三月,余甸書銘。
此砚雕饰繁细华美。
乾隆御题端石龙池砚,明,长17.3cm,宽12.3cm,高4.2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成,色黑紫。砚为椭圆形,浮雕海水龙纹砚池,左上方有一石眼。砚背覆手深及寸许,有长、短二柱,亦各有石眼。周侧录乾隆皇帝御题:旧坑之白,号蕉林兮。玉润金坚,刚柔协兮。既圆而椭,制稳贴兮。墨池弗涸,有波叠兮。龙守其珠,纬萧涉兮。书而供跳,王之帖兮。文而寓雕,刘之勰兮。问谁所珍,蕉林箧兮。何来西清,伴芸笈兮。一诵旅獒,慙弗惬兮。乾隆戊戌季夏御铭。并镌“得佳趣”篆印。砚装黑漆随形盒内。盒面填金隶书“龙池”、“蕉林珍赏”,旁镌“玉立”篆印。盖壁填金隶书乾隆御题,文与砚侧同。
此砚造型厚重,雕刻刀法奔放,具有明代制砚风格。原系梁清标之物,后为清代宫廷收藏,并收录于《西清砚谱》之卷二十。
澄泥蟠螭纹长方砚,明,长11cm,宽6.8cm,厚4.3cm
砚澄泥制,长方形石渠式。砚体小巧,长方形砚堂,周环水渠,一端设深凹的小方池,受墨处平滑,砚渠边框内环饰“S”形纹,砚体四侧面各雕一螭纹。砚底面深凹为长方形,底浅刻“申国公研”四字。砚出四足,均为兽面形。
此砚形式古朴,表面有剥蚀,砚体色红如古铜,是极为难得的澄泥砚品种,明清时期均有仿制者。
青石鱼子纹长方砚,明,长18.2cm,宽12.2cm,厚2.8cm
砚青石制,长方形。石体厚重,石色深沉,质精良,呵气可研墨。石肌纹理密布金色斑点,似鱼子纹。砚面光滑,砚堂开阔,深凹月形池。雕工圆润,不露锋芒。
此砚造型简洁,以自然石肌纹理取胜,配有洒金黑漆盒,盒胎薄而轻,制作讲究。
白鹤山人端石长方砚,明,长21cm,宽14cm,厚3.6cm
砚端石制,长方形,石质黝黑润泽,呵气生津。砚面平滑,砚池深凹宽绰。背面刻有篆书“白鹤山人”方印。砚一侧阴刻“龙津”二字,另一侧银线纹理直通砚底,为石肌本身所生。砚虽有剥蚀,但石质精良。
端石瓜田砚,长18.3cm,宽13.5cm
砚紫色端石制。巧做天然石子为缠枝瓜瓞形。砚面受墨处颇细腻,雕作一瓜,瓜蒂上方深处为墨池。自然石纹作叶蔓萦绕砚背。砚面右方刻有隶书题铭“瓜田半亩”四字,砚背刻有篆书题铭“緜绵瓜瓞”四字,署款“鹿原”二字。又“石室”下署“诵先人之清芬”一长方印。
此砚石属明端石老坑,石质较好。清初人制,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