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你可以选择善良,但不要懦弱

善良久了,就容易变成懦弱

小时候,老是听大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以在吃东西时,我都时刻谨记大人的教诲,不要抢食,一定要让着大孩子。因此,我从小被人夸奖“这孩子性格好、没脾气、文静”,至今清晰地记得老师最爱在我的评语上记录“诚实谦虚”的字样。

现在想来,这也许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大人们说的话不会有错,我应该这样做。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我渐渐习惯了在人前表现自已善良懂礼貌的一面,慢慢地不争、不抢、不会生气、也没有原则了,哪怕被骗也不会去拆穿人家。

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已,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你便会忘记其实你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过你想要的生活。

正如作者慕颜歌提到的案例,季小堂辞职的原因是他从来不会拒绝同事的要求,总是抢着帮助人家,可是当经理要他办正事的时候却为了不给同事添麻烦而撒了谎,最后被公司领导教训了一顿。明明是同事偷了懒,而背着“好人”二字的他却丢了工作。

往往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经历挫折后,才会慢慢发现,这样的你让别人不知道你的原则在哪里,慢慢地自然变得不再重视你、珍惜你,你可能会觉得,还是本性善良但个性鲜明又会发脾气的人过得比较好。

超出能力范围,要果断说“不”

我们大多数善良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会说“不”,明明有了自已的想法,却碍于情面不事先说清楚,最后往往是伤人伤已。

说到这个通病,我们很多人都有体会。比如遇到家人或朋友开口借钱,你虽囊中羞涩,却找不到理由拒绝,你狠下心借了以后,对方却长时间不还,然后你就变成了对方眼中的“黄世仁”,打电话要钱还显得你不是人。

再就是你在工作中,为了表现出自已的忠诚和敬业,总是兢兢业业,从不迟到早退,这样的表现固然领导是喜欢的,但每到部门节假日值班时,为了平衡大家的心态,你就成了那个“冤大头”,值班表上自然少不了安排你,而你虽然心有不甘,但看着同事们期待的眼神,你也只有默默接受。谁让你是公司考勤表现最好的员工,你已经习惯了。

事实上,你一直在努力成全别人,却忘记了最应该成全的是自已。“丑话说到前面”,不一定“丑”,这是作者通过书中的举例抛出的一个观点。有时候,丑话说在前头,反倒有可能避免事情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书中提到的小莉,就是一个敢于说“不”的女性,临近婚礼时才得知男友的父亲生意失败,负债累累,而她希望由男友和她一起承担供房的问题,对方并没有给她一个肯定的回复。她一开始很迷茫到底要不要结婚?是顺从的过下去还是一拍两散?

后来她听从了作者的建议,与男友立下了书面协议,力求两人婚后的经济不受影响。当她学会了对自已说“是”,对男友和他家人说出“不愿意”和“不行”时,事情也顺利起来,男友家人觉得自家情况已经那样了,就盼着儿子有个好归宿,自然事事都答应了,小莉感觉好极了。

其实,我们真的无须把自已的位置摆的太低,不想做的事情不必勉强自已去做,一味地忍让和取悦,那不是善良,而是懦弱。在你能力范围内的,你可以伸一把手;超出你能力范围的,要果断拒绝。这是一种对风险边界和责任边界的确认,没有人应该为了成全别人的欲望而委曲求全。

因此,当你果断说“不”时,你会发现别人的反应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糟糕。

善良需要的是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追求一个“善”字。“人之初,性本善”说的是要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古人也常常以“善有善报”的说法去鼓励为善的人们。而事实并非如此,善良是一把双刃剑,有一种善良是“低智商的善良”,你付出了,牺牲了,最后还成了个坏人。这样的善良,其实就是一种伤害。

某同事平时很慷慨大方,喜欢帮人带早餐,要不就是请客吃饭,总是抢着买单。但时间久了,发现怎么老是自已买单,于是自已也不太乐意了。有一次,别人又让她带早餐,她拒绝了,同事们就开始在嘀咕她太小气了。“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一开始过度的慷慨,使得别人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她的付出,在他们看来,也许就不是善良,而是愚蠢。

就像母亲教育孩子,你爱孩子,不能只有无底线的付出,更多的还是去引导和规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需要帮助的人不是一味给予,而是教会他们行动的能力;行善,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救急而不救穷,学会拒绝,别被面子所要挟。

正如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过:“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去选择道德根基,我愿选择实事求是”。因此,真正的善是在充分了解和审视了事实之后做出的能带来最好结果的选择。


基于此,如果你正面临着善良带给你的困扰,不妨认真反思一下,做个有智慧的善良人。不依赖,不取悦,不懦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从别人的眼中回到自已的手中。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善良”的另一种现象,那就请继续关注下一章的内容,我们将对社会上一些“所谓的善良行为”进行深入的剖析,为你一步步揭开更多善良背后的真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