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的《大明王朝1566》,为何收视率远不如《雍正王朝》?
同为刘和平编剧的历史正剧,同为可以写入中国电视剧史册的黄钟大吕之作,
豆瓣9.3分的《雍正王朝》在1999年首播时收视爆火(14.06%),
豆瓣9.7分的《大明王朝1566》在2007年首播时收视遇冷(不到0.5%),
最大原因,是首播年代不同,平台不同,收视主体受众也完全不同。至于两部剧本身的情节差别,“爽剧”与“非爽剧”,当然也是重要原因。
在2010年之前,一部电视剧,在央视播出的收视率,和在卫视播出的收视率,完全不能做比较,因为根本不是同一个平台。
当时,每年的【索福瑞全国网】收视率前三名,前十名,甚至前二十名,清一色都是央视剧:
2007年首播的《大明王朝1566》,本就和主打偶像剧的湖南卫视,受众八字不合,风马牛不相及,最后收视率不足0.5%,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该剧在央视平台播出,虽然一样地“曲高和寡”,但至少拿到2~3%的收视率,不致于背负“收视扑街”之名,是有极大可能的。
比如同一年的《恰同学少年》,同为湖南卫视出品,果断让给央视一套首播,虽未入年度前十名,也获得3.6%的收视率,不就是“又叫好又叫座”了?
再看看2007年~2009年的收视率前十名排行榜,里面的这些电视剧,不谈剧作质量,只论本身可看性,又有几部真的比《大明王朝》强很多么?
而上世纪末播出的《雍正王朝》,是另一个次元的概念了。那时别说卫视剧,就连央视八套,在全国很多地方也根本收不到。全家老小晚上一起看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娱乐方式,几乎没有之一。
所以,1994年《三国演义》,平均收视率23.5%。1995年《武则天》,平均收视率34.7%。1998年《水浒传》,平均收视率40%,最高收视率突破60%。
1999年首播的《雍正王朝》,平均收视率14.06%,最高收视率16.71%,固然很好,但也是【时势造英雄】的产物。
如果不谈本身质量,单论“爽剧程度”,《雍正王朝》肯定大大高于《大明王朝1566》,却也肯定比不上“大男主龙傲天”的《康熙王朝》,这是一个基本共识。
但2001年首播的《康熙王朝》,收视率“只有”8.47%,为什么?就因为是在央视八套播出,而同年央视一套首播的《大宅门》,收视率高达15.01%,甚至超过2年前的《雍正王朝》。
又如2003年的央视八套收视冠军《金粉世家》,真正收视率“只有”6%,进不了全年前十名,不如同样央视一套首播的《郭秀明》和《烧锅屯钟声》等剧,这显然完全与该剧当时的火爆程度不合,所以甚至连央视自己当时通稿,都认可该剧的火爆程度是同年之最。
——因此,当时的各种收视率统计,只能部分参考,无以评价一部电视剧真正的火爆程度。
湖南卫视靠着主打偶像剧/仙侠剧/狗血家庭剧,在收视率统计为【索福瑞城市网】的时代(2010年~2018年),创造了领先各大卫视,与央视分庭抗礼的收视神话,甚至助力《人民的名义》(平均收视)创造城市网历史记录。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到了近几年短视频平台全面普及,争抢了喜欢偶像剧/仙侠剧的那部分年轻观众,2019年开始,新的收视率统计方法【央广大数据】又取代了此前的【索福瑞城市网】,现在包括湖南卫视的各大卫视,甚至收视率破1%都非常难求了。
而作为近十年来最优秀的历史正剧之一,《觉醒年代》收视率1.29%,看似在2021年,已经不错了,但如果和《大明王朝1566》一样,放在卫视播出,难道不是多半一样要收视惨淡,曲高和寡么?
终究,因为不分男女老幼,一家老小追看四大名著剧、《雍正王朝》、《亮剑》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返了。电视剧早就已经不是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了。
不止是票房飞速增长的电影市场,互联网和手机平台的短视频、各种游戏,都早已挤占了大众主要的业余时间。
2011年《甄嬛传》大爆之后,孙俪成为了近十年来,收视号召力公认不分男女、“独一档”的收视女王,她在几年前接受采访时,还认为一部电视剧拍完,如果不能上星播出,就好像没拍过一样。
但短短几年后,如今的网剧,在互联网资本巨额资金的投入下,本身质量与质感,本就不逊于上星电视剧了。而从《甄嬛传》续集《如懿传》开始,一部大投资电视剧,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网播,放弃上星,同样司空寻常。
现在电视剧的主体受众,已经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波人:
一部分是依旧以电视剧为主要娱乐的中老年人,各类乡土剧、家庭剧、抗战剧的主体观众,为日益没落的各个电视台,贡献着主要收视率,但他们基本不在网络平台发言,也不会去让广告商“割韭菜”,网络影响力趋近于无,甚至被赞助电视剧的广告商们视为“无效观众”。
另一部分是以唯独知道“磕cp糖”的年轻人,是偶像爱情剧的主要受众,而他们热衷的剧目,就是各种充斥着“工业化糖精”的流水线产物,粗制滥造的产品层出不穷。
偏偏此类人还最喜欢在各个网络平台喧嚣,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话题主流,也因此是各方娱乐资本和广告商的精准投放对象。
对此类电视剧来说,大众口碑也好,上星收视率也好,已经根本完全不重要了……
既然评判标准,早已时过境迁,那么再用电视剧的首播收视率,来评价《大明王朝1566》这种几十年一出精品剧目的所谓“缺失”,又何尝不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甚至都不必发掘这部剧的本身寓意了,单看主演阵容,其实就2007年当时而言,也算不上太强,一部历史正剧的标准配置而已:
陈宝国(嘉靖帝)这样的一线大咖主扛,祝希娟(海瑞母)、王庆祥(胡宗宪)、徐光明(吕芳),肖竹(徐阶)这几位老戏骨压阵,
还有同一时期,凭“燕双鹰”走红的张子健(李时珍),凭“佟掌柜”走红的闫妮(裕王妃),算是当时观众熟悉的演员,其余大部分演员,其实都相对陌生。
而在这部剧播出以后,黄志忠(海瑞),倪大红(严嵩),王劲松(杨金水),张志坚(严世蕃),谭凯(高翰文)……
一个接一个地成名,凭多部电视剧的出色演绎,为广大观众熟知,都已经是有口皆碑的“老戏骨”,当今电视剧界的中坚力量。而在《大明王朝》的表现,正是他们每个人演艺生涯的成功开端,不可或缺的光辉起始。
而相对低调的刘毓滨(高拱) ,郭广平(裕王),郭东文(张居正),赵贞吉(徐敏)等老师,谁能想到,他们每个人都已经在话剧舞台常年耕耘,获得了【国家一级演员】的头衔呢?
——论“造星能力”,《大明王朝1566》在最近十五年的所有电视剧,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当之无愧的“戏骨制造机”,更强于令许多年轻演员得以最初成名的《甄嬛传》与《琅琊榜/伪装者》。
如果说《雍正王朝》在世纪之交这个中国电视剧史公认的黄金年代,是众神之战,各竞风流。
那么,最近十五年时间,《大明王朝1566》就是当之无愧的孤峰矗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