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二美人图服饰色彩赏析之捻珠观猫
仕女于圆窗前手持念珠,端坐于檀香、方鼎、锦笺、端砚之前,轻倚桌案,一手闲雅地捻着念珠,悠然看着面前嬉戏顽皮的两只小白猫。
此图的取景面很小,仅透过二分之一的圆窗来刻画繁复的景致,但由于画家参用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将远、中、近三景安排得有条不紊,从而扩展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显得意韵悠长。窗下钟声滴答,近处猫咪玩闹,时光便在这似有似无中悄悄流逝。
图中18颗数珠呈长椭圆形,表面似有雕刻,颜色较深,似为榄核一类精雕而成,当然也不能排除或者是以沉香等材质雕成。由此推而演之,当时社会上珠串类把玩艺术品应该极为流行。有学者认为,十八子手串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来,取佛教“十八界”之意,即六根、六尘、六识合和之数,也有人认为是缘起于十八罗汉。台湾学者陈夏生认为,“不论是念珠或手串,到了后来除了作为念佛记数的工具之外,更是搜集珍贵奇异的材料来制造,已经具有玩赏的意味与价值。”
捻珠观猫中天然木花架子,以虬盘交错的树根随形而作,造型自然柔美,上面摆放的胭脂盒更是将它坤家具的特点显露无遗。
《捻珠观猫》中,美人手持珊瑚十八子手串,桌面摆放着铜铸方鼎式香薰炉和青田石印章,身后的壶门券口带托泥架钟架上放置着一只紫檀木画珐琅自鸣钟,这是来自西洋的家具陈设,旁边的天然木书格上整齐排放着昂贵的精装书籍。在最右边的桌案一角,出现了一对色泽乳白的古兽钮章。
捻珠观猫局部女子的容代表了从晚明到早清时期的化妆趋势——清浅又不失娇媚的唇妆
这幅画有些陈旧了,颜色有些变异。整幅画来看是以褐色为主。
褐色,黄黑色。这种颜色一般是平民所用的颜色。不知这位贵妇怎么着的这个颜色。
《康熙字典》:【註】褐,寒賤之人也。
褐衣:粗布衣服。古代贫贱者所穿。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禀﹞粮,为作褐衣。」
李贤注:「许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谓袍为短褐。’」
唐白居易《东墟晚歇》诗:「褐衣半故白发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但这件外穿的褐衣非粗布,而是一件提花的丝绸外衣,衣领绿色底驼色绣花一下子就把档次提升了;内穿的是一件粉红色提花丝绸衣服,也是和谐。
此外,念珠的红褐色,绣墩的紫褐色,坐钟、桌几、字画、猫尾均是不同色相的褐色,与服装浑然一体。
坐钟的花饰与衣服的领口、袖口几乎一致,互相呼应。帷幔的靛蓝与念珠的两颗靛蓝珠子也是同色呼应,加之书匣的蓝花,香炉的墨绿形成青色系列。
花瓶中如意旁边的那串红色与胸花,、头戴的粉红花、朱唇构成红色的亮点。
西洋坐钟、两枚印章,大理石的桌面,彰显了主人的身份非比寻常。
大面积褐色中,出现的其他颜色亮点,有先抑后扬的效果,看似平常,高贵之气顿现。
画者对色彩的把握和审美观由此可见。
黄荣华 己亥年二月于江城
欲学习传统植物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将于4月20日至25日在北京国染馆举办的《传统染色专业研修班》
专业教材,专业师资,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