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清“词臣”董邦达山水雅赏
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又字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乾隆二年(1737)授翰林院编修,曾入内廷参与编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诸书,官至礼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喜好书画,住持皇家画院,是乾隆帝的御用画师。曾为雪芹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亲笔题签并撰序言,两人交情非浅。纪晓岚也曾受业于董邦达门下。
其绘画近学董其昌,上窥董源、巨然及黄公望,论者有“古今三董相承”之说,名重一时。所作善用枯笔,线条干毛而轻盈柔美,明快流畅,疏密得当,重视以烘染来加强干笔勾勒皴擦之韵味,使笔墨浑然一体。
过往对于清代词臣绘画的讨论,多纳入宫廷艺术的名下,清代宫廷作为最大的艺术赞助与收藏处,也一向都是画史的研究重点,词臣的极大一部分作品保存在清代宫廷之中。词臣即文学侍从诸臣,是凭词艺学识在皇帝身边复杂文书方面实物的官员,他们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绝大部分身居翰林职位,后人对其的评价也是两个极端,称赞者称他们造就了宫廷艺术的饭桶,讥嘲者将之比为工匠,其中缘由也来自于文人画与职业画中的鸿沟。
乾隆一朝曾经入直南书房的词臣无法统计,但对乾隆文化事业,书画鉴赏,诗文创作有所影响而得以留名青史者,则是可以考证出来。董邦达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国朝画识》注对董邦达的评价是“生平淡荣利,官翰林,就屋闭门集生促讲肆,从之游者多文章名宿,中年积傣置数椽,朝退则手编漪花洗石,泊如也。”董邦达多次随从皇帝全国巡幸,深得皇帝喜爱。
董邦达的山水画笔墨很纯正,淡墨晕染,景色幽深,有很强的仿古能力,但是所画山石细碎,好用小石堆砌,稍显琐碎,整体感不够,他大部分时间入朝为官,并没有太多时间去观摩真山水,继承了四王山水抽象化,符号化的特征。他与王原祁一样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破擦,用笔沉着,仿佛笔端有“金刚柞”。但是其笔墨语言功力却不能与王原祁相比。
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论“宗派”中曾经提及:“邦达工山水,苍逸古厚,论者谓'三董相承,画家正轨’目源、其昌与邦达也。”以及“三董相承而递降”。将董邦达与董源、董其昌并列,乾隆皇帝也在董邦达《董邦达画杜甫诗意》中,曾提出董邦达的山水是属南宗正派,意为夸赞董邦达绘画的正统。
现代史论大家单国强先生指出此类评价实为吹捧,“董邦达官至礼部尚书,常应召为皇帝作画,承'四王’画风,善用枯笔,吹捧者谓与董源、董其昌并列,有'古今三董相承’之说。”其文章中指出的关键一点是董邦达的山水承“四王”画风。无论“三董”抑或“二董”,如果跳过“四王”,就不可能在董邦达与董其昌、董源之间建立起联系。故董邦达的山水画之成就,首先体现在对“四王”绘画的继承和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