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博物课-5苹果花

劳森总是提起克拉顿画过的一盘苹果,

他断言这是一幅杰作。

再讲点与苹果有关的内容。写下来,于我也是训练。

苹果我们从小吃,但我相信,哪怕年纪三十四、五六十,没见过苹果花的,一定有很多。家乡本就有苹果树,或自己家里就有种,得地利之便,当然见惯了。像我这样的,是网上找图片看的。我意思是说,在讯息如此便捷的今天,我们对一样事物有好奇心,总是容易满足的。关键是有没有好奇心。

汪曾祺讲:“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现在,你有没有看一眼苹果花的想法?最好是我在这里配个图吧?

我小时候见到花红,觉得新鲜,但又熟悉,就是小苹果么。

我在杭州市区一朋友家阳台上看到一棵挺大的苹果树,树形漂亮,但叶子很少,奄奄一息。朋友说,自从摆这阳台上,就开过一次花,结过一次果,然后就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大概苹果树水土不服。这橘生淮北为枳的事,我们不得不服。

读《(嘉靖)桐庐县志》,在果品一栏,梅桃李柰,第四个就是中国苹果,能排第四,种植量与产量都不低。第十五个是花红,与柰不同。可见,还是有适合的苹果品种适应江南的风雨。只是,自1871年后,柰这绵苹果被逐渐淘汰了。由此想到,我们总是可惜有很多经典的东西没有传承下来,这里边当然有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浅见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优胜劣汰必定也是一个主因。

绘本《苹果树》,熟悉的朋友一定很多,读过它的小朋友也一定很多。其实故事里的苹果树是父母,只是借苹果树来讲一个人生故事。用苹果树去造房子,我想总是不大可能吧,有这么粗大的苹果树吗?应该是没有的。但故事嘛,不能强求与现实一比一,若这般吹毛求疵,会很没有意思的。诗人说,我的心连着他的心。——难道我和他是连体的?当然不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绘本《苹果树》,作者为什么选苹果树,而不选樱桃树或其他树呢?我想也是有原因的,作者肯定熟悉苹果树,而且苹果树知名度太高,有各种神话故事、宗教故事。伊甸园里,亚当夏娃吃的智慧果是苹果吗?其实原文并没有讲,只是在传播过程中,后来的书写者把它按苹果来写。因为书写者熟悉苹果。我们只能写自己知道东西。想到课文里杜甫的插画,其实是作者按自己的照片画的。杜甫长怎么样,我们无从得知。

以前有篇课文叫《一个苹果》,发生在上甘岭战场上的故事。一个半路上捡到的苹果,战士们把它传来传去,谁都不肯吃一口,“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苹果,成为上甘岭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我总是把这篇课文与童话故事《胡萝卜又回来了》记在一块,两者都感人,同时也是一个故事类型。我们把故事方法教给孩子,还要他们知道,方法是从真实的生活里提炼出来的。

苹果只是平凡物,但《一个苹果》绝不平凡。就像牛顿去乡下躲避瘟疫,一个苹果砸他脑袋上,砸出了科学定理。这里还是好奇心,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地方提出问题。我们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其实只是自以为,若去“言”,便可能豁然开朗,大有天地,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哎呀,有个村庄。

南怀瑾也借苹果讲过这个理:“其实我们北方的苹果,我觉得比美国、日本的苹果都好吃,我们世世代代吃苹果,也没有发现地心有吸力,忽然被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而发现了地心引力。苹果很平凡,年年落地,有一个人却在平常的道理里头,找出了一个不平常。譬如水蒸气很平常,烧开水,煮饭,都有蒸汽,但是瓦特却发明了蒸汽机。一切的事物,同一理由,在最平凡之中,就有不平凡了。 ”

在上一篇《我的城市博物课-4苹果》里,提到了元代贾铭的《饮食须知》。我特意把贾铭与《群芳谱》作者王象晋比了下。

OOO贾铭(约1269-1374),元代养生家,字文鼎,号华山老人。海昌(今浙江海宁)人。元末曾官万户,“资雄海上,好宾客,能赈人之急”。入明时,贾铭年已百岁,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召见,并向其进献了自己所著的《饮食须知》,而得到嘉奖。

OOO在我国文献中,最先记录燕窝者为元代贾铭(公元1279年-1368年)的《饮食须知》一书中,有“燕窝,味甘平,黄黑霉烂者有毒,勿食”的记载。

——这两条都是网上复制的,没有细去查证,反正他长寿,比王象晋早多了,一个在元代,一个在明末。王象晋,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群芳谱》成书于天启元年(1621)。所以,可能在宋末元初,人们就区分了柰和苹果。

现代基因技术,已证明栽培苹果起源于我国新疆。

今天就聊到这了。关于苹果,你知道哪些?请留言讲讲。

(0)

相关推荐

  • 英语绘本:苹果树(出自美国小学英语教材2第十八课)

    ​The Apple Tree 苹果树 I stood beneath the apple tree. 我站在苹果树下. The apples were so good to see, 苹果真好看. ...

  • 一个卖了大半辈子烤红薯的人

    我卖烤红薯卖了大半辈子,每年寒霜一降就开始卖,天天出摊,风雨无阻. 我卖的烤红薯据说是整条街上最难吃的,怎么个难吃法却从来都没有人告诉过我.寒冬腊月里,整条街上,就我一个人撑在冰天雪地里,从早到晚. ...

  • 【读书】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

    <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是一本让我深受启发的好书.这样说的原因是我是一名老师,我喜欢给孩子们读绘本,让孩子们在欣赏中喜欢读书.不过我并没有想到再次挖掘绘本的习作功能,让绘本和习作有机结合. ...

  • 我的城市博物课-1石榴

    还是决定尝试做博物课. 之前想的名字是文学博物课(<双减之后,我计划开一系列文学博物课>可点开读),想着让孩子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能从生活平常事物中感受到美,拥有审美的能力,能作一些思辨,进 ...

  • 我的城市博物课-2石榴

    为做博物课,下单买了一些书,还在来的路上. 讲博物,就身边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鸟兽鱼虫,虽有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也有一些阅读积累,但还是不够的.给学生讲博物,老师个人的主观生活是不够的,还要" ...

  • 我的城市博物课-3石榴·文化

    我的城市博物课-3石榴&#183;文化

  • 我的城市博物课-4苹果

    石榴这一课,完成百分之五十了,算是弄好了.剩下百分之五十就看课堂生成了.上课并不是非要按预设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在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学生也在教老师,有时学生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或提 ...

  • 我的城市博物课-6苹果,他的叔叔名叫韦适

    继续讲苹果,从一位古人开始. 愔yīn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群儿咸争之,愔颓然独坐.其季父暐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日:"此儿恬裕,有我家 ...

  • 我的城市博物课-7计划讲哪些·驯化

    我有一个朴素的.古典的想法: 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 --汪曾祺 我们应该被大自然的美征服 石榴,枣子,柿子,银杏(白果子),荔枝,桃子,核桃,猕猴桃,梅子(梅兰竹菊),竹笋,樱桃,枇杷,松树,松鼠,橘 ...

  • 汉字博物课:古代有一门小学必修课,暗藏在汉字“教”与“学”之中

    汉字谷 汉字思维.快速识字.大语文.说文解字,人字学习体系.汉字思维馆加盟.海外汉语.汉字国学.汉字师认证!一站式解决识字启蒙.快速识字及语文学习问题,好成绩,源自好方法! 28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 课堂创新永无止境—东平马明欣、井光等8名教师获市创新课一等奖

    [平湖一柱 第1496] [核心提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发展,被教育的人--学生也在发展,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要不断发展,也因此,创新就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师唯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 ...

  • 万体馆——请别动她,那是我的城市记忆

    位于漕溪北路中山南二路转弯角子上的上海体育馆正在整修. 那个地方,上海人一直叫"万体馆".她的官名,四十多年了,我一直叫不惯. 一听到她要整修的消息,心里就是"嗒嗒动&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