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清初时期的迁民运动,让四川人口从九万涨到了四千万
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
这是一首清人所制的《竹枝词》,当年曾流行传唱于嘉庆年间的四川地区。这首曲词当中,讲述了四川当地一户人家与多个省籍人家联姻的故事,也从侧面印证了清初时期,四川地区当年所经历的一个大事件——湖广填四川。
在我们现代人的印象当中,四川绝对是一个很安逸的地方。有吃不尽的美食,看不够的风景,还有那悠闲自得的惬意生活。
当年歌手赵雷一曲《成都》,就曾让无数的年轻人,在轻哼曲调的同时,不由对那座西南阴雨的城市,产生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然而,如果时光再退回四百年,这片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当时的场景,恐怕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明末清初的四川,人间炼狱
明末清初之际,在广袤的四川大地上,战火焚燹,纷乱四起。原本偏安一隅的巴蜀之地,竟然成为了各方军队杀戮的修罗战场。
明末时期,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曾经三次进入川蜀之地,在明军、清军的追击围剿中挣扎求存。
其后,南明政权在此地依托险要地形,抗击清军南下,在双方拉锯般的厮杀之中,辗转血战多年。
湖广填四川,清初时期的迁民运动,让四川人口从九万涨到了四千万
清初之时,盘踞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兴兵谋反,紧邻云南的川蜀之地,顿时成为了交战的主战场,一时间,狼烟再起,战火重兴。
战争必然伴随着杀戮和死亡,整个巴蜀之地除了川西南所受战火较轻之外,其他地区均造战火波及,兵燹过后,生灵涂炭,土地荒芜。
对于是哪家军队举起的屠刀,历史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张献忠杀人如麻,有的说是清军入川屠戮百姓,其实看过当年明末清初时人所写的笔记小说的话,就能知道,在乱世之中,黎民如同鱼肉,谁都可能举起屠刀来上一刀。
张养浩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用在明末清初巴蜀大地之上,那些苦难深重的百姓身上,再合适不过。
计九府,百二十州县,唯遵义,黎州,武隆等处,免于屠戮,上南一带,稍存孑遗,余则连城带邑,屠尽杀绝。
据《四川人口史》一书统计,到了康熙二十四年时,四川当地人口已从万历六年的310万人,剧降到了9万两千余人。
数千里城郭无烟,荆棘之所丛,狐狸豺虎之所游,成都所属州县,人烟断绝千里,内冢白骨无一存。
当年曹操《蒿里行》中描述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大概也就是这时的情形了,经过战争的破坏,使得整个四川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城镇残破,让生民痛苦悲哀的同时,也让当时的清朝执政者们,倍感头疼。
清初建国甫立,百废待兴。巴蜀之地,土地肥沃,历来被誉为天府之国,物产丰饶,如今面临着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局面,使得清政府最终下定决心,迁民入川。
自此便拉开了从清初开始,到道光朝为止的“填四川”行动,前后百余年时间,两湖、两粤、江西、陕西等十多个省的移民,或沿着巴蜀栈道,或顺着长江水路,进入到这天府之国,扎根生活下来。
为啥叫湖广填四川
时朝廷功令他省民人入蜀报垦,当此之日,楚来最多,亦最选,秦次之,江右为后,粤、闽出于定乱数十所之外。
这里所说的楚,就指的是湖广,而这里面的广可跟广西、广东两广没有一点儿关系。
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听到湖广总督之名,其实就是因为,在清朝时期,有个湖广省,从元代一直到清初,这个行政划分一直没变。
这个湖广省,所辖范围就是现在湖南、湖北全境,虽然康熙三年分为湖南、湖北,但很多人还是喜欢用湖广来统称两湖。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因此,所谓的湖广填四川,指的就是主要是湖南、湖北这两个地区的人,当时去四川垦荒的人口数量最多。
那么,大家为啥去呢?
中国人一般讲究安土重迁,宗族在一起好照应,出去闯江湖对于古人来说,风险太大。因此,但凡不是在当地混不下去的,谁愿意背井离乡出去呢。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比如优惠政策,像如今抖音上大家经常自拍的那些迁户入疆,去了给房给家电,很是吸引人。
当时清朝政府为了吸引人口入川,那也是下了大功夫,优惠政策给得很到位。
“凡地土有数年无人耕种完粮者,即系抛荒,以后如已经垦熟,不许原主复问。”
这个基调基本解决了很多迁民的顾虑,那么多荒田,自己新来的人生地不熟,万一被当地人欺负,自己垦熟了,对方说是自己的,那就冤死了。
随便垦,随便种,没有工具、牛,没关系,有当地官府,可以用“借呗”,种子、牛、工具、口粮,只要你来,管你三年到五年不用操心。
同时免除赋税数年,即便是优惠期过了,没关系,继续打折,保证你在这边交的是全国最低价。
对于当地官员,也将其升职、绩效跟招揽垦荒迁民数量挂钩,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拉来人,年底的优,算是稳了。
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
当绩效和迁民挂钩之后,在川蜀的各地边境、官道上就能看到这么一个有意思的情形,来往迁民在路上,经常能够看到当地官府打的广告幌子,比如说:
“某某地土地丰腴,民风淳朴。”
“某某地荒地充裕,房舍井然。”
反正就是一个拉拢,只要你自愿来,那是热烈欢迎。
那么有些人就是不愿去怎么办呢?
对于不愿去的人,我们可以从一个词语里找到答案,解手。
解手的来历
当年朝廷急于迁民入川,最初,自愿的民众毕竟还是不够,因此朝廷、地方便实行强迫迁徙,往往派兵围住一个村镇,强迫当地民众离开故地,前去四川地区。
这些人被朝廷官兵押解着,踏上了西去道路,为了防止他们中途逃跑,不少人像充军一样,双手被捆着,在押送途中,人们难免要大小便,因此只好央求官差松绑。因此,四川之地的人们最初也将大小便称为“解手”。
那么既然强迫、自愿都有为啥湖广省比较多呢?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内陆通往四川盆地的道路主要有三条。
一条是由长江水路入蜀,一条是由川北的川陕蜀道入蜀。还有一条是贵州旱路入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北的蜀道,不好走。
而对于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地区,想要沿着旱路搬家去四川,也是个辛苦活。
因此,从水路入川,湖广迁民坐着船入蜀,要相对方便很多。
阅巫山,度巫峡,历夔关,两岸猿声酸他乡之客,轻舟万波惊失路之人,早行夜宿,亦步亦趋,经月余。
清代入蜀的湖广地区的开拓者们,大多沿着长江水道,进入川蜀,最终择地扎根下来。
在朝廷优惠政策的吸引之下,仅康熙年间,来自附近省份的迁民前后就达150余万之多,后来他省天灾流民情况之下,期望入川的人口则更加多了起来。
到了雍正年间,就开始丈量入地,限制人口流入了。
后来乾隆、嘉庆年间再次放开限制,使得前往蜀地移民暴增420万人,产生了人多地少的尴尬局面。
乾隆八年,四川巡抚纪山就曾经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提到:
“查湖广等省外来之人,皆因误听从前川省地广人稀之说,群思赴川报垦,不知川省已无荒可辟。”
从清初到乾隆年间,四川人口从不到十万突破到了千万,宣统年间更是达到4800万的规模,也正是四川省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日后抗战大后方提供了胜利的坚强后盾。
遥想当年,那些坐着木舟,推着独轮车的先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进入了四川,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也给四川带来了八方的特色,江浙、陕西的酿酒,与四川悠久的酿酒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川酒文化。
各地的戏曲,昆剧、南戏、秦腔,在四川当地融汇发展,形成了当地的川昆、川高。
在大迁徙的过程中,四川保留了土著优秀的文化,也吸引融合了各地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四川成为了近代最具时代张力、活力的地区之一。
正是当年历经百年的湖广填四川,在经历了百年的迁徙、蜕变、沉淀、融合之后,最终奠定了如今这个独特而有魅力、繁荣而有活力的精彩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