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拥有艺术之心,人生其实更美

北京的秋天五彩缤纷,有银杏和枫叶的地方总是聚满了游客,各种各样的镜头对准蓝天下的金黄火红。朋友圈里全是秋天的美景,好像没有和秋天一起拍张照合个影,这个秋天就白过了似的。

王建南老师不这么想,他不去人多的地方打卡看风景,就像他住在玉渊潭附近,却很少在樱花节去玉渊潭赏樱。他说:“美是需要空间的。”一个经历过良好美育的人,不会在人多拥挤时一定要凑热闹去打卡,也不会买应景的假树枝或花环带回家。因为美感的缺乏,人们才会以购物来弥补内心的缺失。对美有欣赏力的人,生活反而特别简朴。他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去看什么或寻找什么,在家里泡一杯茶或咖啡,读一本书,偶尔看着窗外,就已经足够好。

王老师拍的秋叶

这可能就是“内心丰盈,一生富足”的一种诠释。王老师说:“美,感受得越多,越能独处,能够独处,对于老年人是非常实用的。因为我们在老年一定会面临行动能力不断下降的苦恼,子女又不能陪在身边,你就会絮叨,其实是想跟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但对方不一定爱听或有时间倾听。如果你自身具有品味美的能力,能够自得其乐,就不会总要去打搅别人。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如果能够安然自处,因而会平添不少魅力。儿女们反而要跑来见你,被你吸引。因为他/她们好奇,这个老奶奶/老爷爷怎么那么耐得住寂寞?”

王老师说到这儿,我们都笑起来,被这个向往中的场景逗乐了。

王建南老师笔名将行,平日里在大学讲授英文,业余时间从事艺术教育与普及工作,成了京城文化界的一份子。王老师有很多粉丝,有的喜欢看他的艺评专栏,有的喜欢听他讲课,有的喜欢在博物馆追随老师看展。

王老师带文话童心的孩子们看展

王老师给成人讲毕加索

王老师给“文话童心”的孩子们带展及讲授中国绘画2000年艺术课程已超过三年了。家长们赞叹王老师气质儒雅,孩子们听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词,他们用行动表达心中的感受。孩子们喜欢在看展时牵住老师的手,喜欢围着王老师叽叽喳喳地提问,喜欢看完展专注地临摹一幅画,期待着王老师点评。孩子们的爱从不加掩饰;王老师呢,也没有掩饰过对孩子们的喜爱。这是某次看完展,王老师在自己朋友圈里记录下的讲解“间奏曲”。

讲解间奏曲(一)

问:老师,可以拉着你的手吗?

答:好的。

问:也可以拉着我的手吗?

答:到下一幅,拉你的手。

讲解间奏曲(二)

我:好,咱们现在看这幅画。

孩子:老师,我周六要跳芭蕾。

我:好的。咱们看看毕加索周六要干什么?

讲解间奏曲(三)

问:老师,你为什么穿长袖?

答:我有人生经验,知道这里好冷。

讲解间奏曲(四)

合影时,我摘下帽子。

孩子: 老师,我不知道你是光头。

我:你现在知道了。

孩子:为什么要光头?

我:这样更帅。

孩子:我觉得你戴帽子更帅。

我:好,那我再戴上。

孩子:等一下,可以让我摸摸你的头吗?

我赶忙蹲下,OK。

孩子小心地十分礼貌地用手指尖碰了一下。

“满意了吗?”

“嗯”

我又扣上了帽子。

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王老师是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但他更愿意对着作品讲画中的诀窍。就像在自己的专著《听懂一幅画》里所写:人人都爱听故事,可是面对一幅绘画作品,滔滔不绝地讲述画家的故事,其实有违画家的本意。

这样亲切儒雅又内心丰盈的王老师,与他一席谈,如沐春风。

被火花点燃的热爱

王老师讲艺术,很多人听了他的讲解非常佩服,觉得老师把高高在上的艺术讲得平易近人。可王老师从没觉得艺术是“高高在上”的,这就是从小陪伴他成长、与他相处愉快的伙伴。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艺术高大上,因为他们只听说过毕加索、齐白石的大名与他们的传奇故事,对大师的作品却没有细细品味过,难免会望而生畏。艺术一定是越早接触越好。

如今,孩子们了解艺术的途径丰富多彩,但在王老师生活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艺术作品远不如现在这样常见。普通人家的孩子如何接触到艺术,基本没有选择,只能是看机缘,碰到什么是什么。只不过人对于艺术和美的热爱是永恒存在的,只等待时机点燃。

王老师十一、二岁的时候,有次姑姑从浙江来京,全家人一起去故宫。故宫对于不了解建筑的少年来说其实没什么吸引力,也就是跟着大人走马观花罢了。可是,王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在某个已记不清具体地点的大殿内,正在举办任伯年的作品展。“我们本来只是从那里经过,但是看到挨个排列的人物画,猛然心动,那是一种一下子撞进我眼里的感觉。”王老师站住了,一幅一幅仔细看,“我不走了,你们回头来找我吧。”丢下这一句话,王老师在任伯年的画展上徘徊了两个多小时。

其实当时他对中国画一点都不了解,看了介绍才知道作者是清朝末年的大画家任伯年。在没有任何美术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大师笔下夸张的人物造型,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纯粹的艺术之美猝不及防地击中了少年的心,就像火花,点燃了他对艺术的热情。

王老师用油画棒临摹的莫奈

第二朵火花是吴冠中

也是十多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拿回家一本吴冠中的画册。依稀记得是工艺美术学校出版的滞销品,因为打折销售被父亲买了回来。王老师随手翻开,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对吴冠中的真爱持续到现在,可以说是吴冠中成了王老师迄今为止最喜爱也是最了解的一位画家。吴冠中写了上百万字的文章,王老师反复看,直到吴冠中对艺术的痴迷和探索都从纸上刻进王老师心里。因为太熟悉、太热爱,有几次王老师讲吴冠中,讲到动情之处,感动得现场观众都落了泪。

王老师尤其爱给孩子们讲吴冠中,因为吴先生是一个非常适合带领孩子们进入绘画世界的引路人。王老师曾说,如果让他来推荐一份艺术导读书单,首推的就是两位:吴冠中先生的自传《我负丹青》和齐白石的《齐白石自述》。这两位的书都深入浅出,将饱含的艺术情感与人生感悟都融化在了字里行间,非常动人。不同的是齐白石所写的内容因为涉及到一百多年前的时代背景,对孩子来说还是过深,家长最好做一些必要的解读。而《我负丹青》,则一定是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共读的好书。

王老师的中国山水画临摹练习稿

去读书吧

不了解王老师的人以为王老师专业讲画,其实他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品读甚至在赏画之上。

文学也是艺术,而且是更容易接触、更容易进入内心的艺术形式。对中国孩子来说,影响最大最早的可能还是民间故事。王老师至今印象深刻小时候翻过的连环画、看过的动画片,比如《渔童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在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

成系列的文学名著要感谢评书大师们的启蒙,《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是收音机里听来的。一放学赶紧跑回家,打开收音机边吃饭边听单田芳、袁阔成演义历史风云的经历,那个年代的孩子谁没有体验过呢?评书播讲之后还会有半个小时的小说联播,王老师初识老舍等大师,听《骆驼祥子》都是收音机里得来的。

童年是打基础的最好阶段。从收音机里听过的故事总有一天觉得不过瘾了,要借书来读。王老师先读的是《水浒传》,因为《水浒传》最好玩,然后是《隋唐演义》,再到《三国演义》,一个个台阶铺上去,就这样进入了文学的殿堂。

长久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都处在较为缺失的状态。王老师常常遇到困惑的家长,他们想要增加自己的艺术素养,却不知从何做起。“很简单,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现在开始一点都不晚。而且家长和孩子最需要重视的就是阅读的能力。这个能力涉及到所有方面,一切的成长都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获得:直接经验来源于实践,而获得间接经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王老师说。

不管怎样,去读书吧。知识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越是广博涉猎,对艺术的理解也就越灵活。

一种“慢”的教学方式

王老师在中国美术馆和国博当了很多年的讲解员。作志愿讲解的时候,总会吸引一些路过的家长和小朋友,有的孩子听了一次就不愿离开,此后逢王老师讲解就到,最久的跟了三年多,这样的孩子对画家已经形成了自己比较系统的理解。

王老师在中国美术馆做志愿讲解

被家长和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很多都自己建了群,形成圈子,开始自己组织带展或讲课。王老师没这样做过。他不想进入市场运作,如果讲课只是以招募为目的,那让大家满意就成了最重要的考量。但很多时候,受众是需要好的老师来引领的,而不是迎合。王老师说:“太让大家‘满意’了,我自己可能就不满意了。艺术最可贵的是创造力和情感,如果艺术最核心的东西没有了,我不会去做。”

难以理解吗?其实并不。

机构的老师总有招生的压力,老师很难自由地讲自己想讲的东西。但王老师是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的。比如他讲大师,不管是毕加索、梵高,还是马蒂斯,他都特别放松,从不神化大师们。在课上让孩子们临摹,也是让孩子们放笔就画,自由表达,不要害怕。

王老师不提倡孩子们在绘画时用铅笔,又涂又擦地不断修改,他大力推荐用油画棒。油画棒没法涂抹,就像人生,如果你留下一个走错了的印记,那只能注意下一次不要犯这个错,没法把这一段抹掉。王老师想让孩子们通过艺术得到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如果像一些艺术教育机构那样,要求每堂课都有完好呈现,要家长看了孩子的作品觉得学费交得“值”,那就大大违背了初心。

“艺术是最个性化的体验,当我们欣赏某件艺术品或某本书时,艺术涵养了你,保护了你,让你在与它共处的环境中觉得自在。如果你足够幸运,还能在艺术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但偏重于讲技法的课堂上得不到这些宝贵的东西。这是我的理念,有些家长不太接受这种‘慢’教学的方式。但好的东西本来也不是马上就能接受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尽管表达的是执念,但王老师不改语调,温和地讲着自己的坚守。让人想起王老师十分欣赏的蒋勋先生的话:“美,是回来做自己。”因为有内心的追求和热爱,才能不为外界的目标左右,不随波逐流。反过来,也因为坚持自己而收获了更多懂得的人的追随。

生活中的一分轻

接触艺术有什么用?这是很多喜欢带孩子看展看画的家长都自问或被别人问过的问题。

艺术能让我们换一个角度认识世界的本真,同时也更加深入地感受与认识自己。我们有多好奇,就可以走得有多远;走得越远,其实也就越能探究本心。

如果“探究内心”、“发现生活之美”这样的答案让你觉得尚有些缥缈,最起码的一点,孩子们现在懂点艺术,以后长大了朋友们相聚会更有得聊,不用一聚会只说吃的和穿的,只能做个“酒肉朋友”。——这个朴实的心愿,王老师曾在课堂上向孩子们玩笑般地提起,引来旁听的家长们笑声一片,只是笑容中颇有些心虚:这说得是不是我?

王老师有很多因艺术结缘的朋友。他从初中开始摸索着去美术馆,高一遇到一位同样喜欢绘画的同学,这位同学偏爱中国画,而且只喜欢欣赏,自己并不画,两人因为共同的爱好结为知己。课余一起去琉璃厂、逛中国美术馆,看展览都是结伴同行。友谊跨越几十年,到现在仍是很好的朋友。

王老师2014年所画的速写及使用的速写本

在故宫做志愿者时,王老师又认识了一位朋友,他叫向东。向东热爱摄影,他的摄影作品里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王老师非常欣赏,时常在自己的公号里配发“向东摄影”的作品。向东同样是一个内心非常丰富的人,虽然已经退休,但因为有摄影这个爱好,他一年四季都很忙碌。常常很早就起床,因为要去拍早晨的第一束光,傍晚还要到电报大楼拍月亮的初升。一年365天,每天的太阳和月亮都不同。向东的镜头下记录着北京季节的变换,晴空万里的日子、云雾缭绕的雾霾天,各有不同的风景。艺术把他的内心打开了,他一个人都忙不过来,还要和一群摄影爱好者朋友一起去国外拍摄,生活得非常充实。

真正的艺术不止在作品里,更在艺术之外,是我们通过艺术唤醒的感受力。当我们面对大自然,感动我们的不是树木、花朵本身,而是感官在与自然的交流中,唤醒和平衡着的人的本性。所以艺术能让你克服孤独。如果你爱艺术,美是会来陪伴你的,不需要别人,更不需要靠物质。

当你体会到了这些,生活在你的眼里就不一样了。

王老师在故宫太和殿拍摄的云

就以这句话作为结尾吧:

“艺术永远无法替代柴米油盐,它也许只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然而若失去了这一分轻,柴米油盐便少了滋味。”

——将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