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楚风”盆景的艺术风格
湖北是楚文化艺术的发源地,盆景制作应该具有“楚风”的艺术特色。
探讨盆景“楚风”,一要依理论证,二要实践检验。盆景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那就会有风格,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由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传统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特性的不同,在处理题材、指绘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都会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作品的艺术风格。风格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艰难的实践过程,这主要靠时代的养育和艺术家的努力去赢得。
历史证明:我国的盆景艺术风格,是通过多少代社会实践和艺术工作者的作用,逐步由南北两大派,而后依据分化的标准和条件变为五大派,及至当今的七大派(扬、苏、徽、通、川、海、岭南)。现在,又涌现了许多新的富有地区特色的风格。在艺术欣赏的社会舆论中,有人评价说:“独步海内的福建榕树,炉火纯青的靖江水石,富有功底的安徽桩树,别开生面的湖北盆景,独具匠心的湖南地柏造型,首屈一指的河南径柳,简洁浑穆的山东水石,雅俗共赏的北方观果等,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可见将来会有更多的盆景艺术风格或流派出现。湖北,作为楚文化艺术的发源地,负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的职责,没有理由不去发扬和创造湖北盆景艺术的“楚风”。
“楚风”盆景艺术,如今必须在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强化民族、地区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和提高,使之具有时代气息和现实作用。
当今,‘楚风’盆景艺术发扬光大的有利条件很多。比如说,丰富的自然资源,古老楚文化和传统基础,一些知名园艺家和爱好的带动作用,以及可供借鉴的全国“七大派”盆景的经验,本地陶瓷工艺和木雕工艺的配合,特别是历史和现实已经具有不可低估的“三大作用”,即名人品德的作用、文学诗词的作用、名家作品的作用。
(1)名人品德的作用。追溯楚文化的繁荣历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及他哺育和召唤着的继起者们,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由于他们坚贞执着,志行高洁的品格,大都向往祖国壮丽的山水,半辈子或一生“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他们满怀高洁志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光明,追求理想,他们以自然现象和山川花草,编织出一幅幅境界奇幻的宏伟场景,塑造了如兰如桂的高圣洁的形象
2)文学诗词的作用。古代的文人墨客,于楚地观光,以花草树石为对象挥洒翰墨,纵情于园林而赋诗。美好的诗篇,正是一件件可观的盆景。如屈原的《桔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说绿叶白花,叫人爱恋不厌;枝条重重,刺儿尖尖,结的果实圆又圆,更令人喜欢。在他的影响下,多少名人之诗恰似“楚风”盆景的写照。如李白的《鹦鹉洲》,“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育”黄庭坚的《武昌松风阁》“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王安石的《赤壁山),“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还有更多的古人名句,如杜甫的“霜黄碧梧白鹤栖”,张九龄的“江南有丹枯”,孟浩然的“青山郭外斜”等,都是青翠秀丽的山和树,所描绘的形象,无不是魁梧自然,挺拔壮观。
(3)名人佳作的作用。回顾湖北盆景事业,在建国后掀起过“三次高潮”是解放初期,武汉市园林工作者赴苏州考察,借苏州盆景经验,促使树桩盆景有所发展。二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在1983年—1985年全省举行两次盆景展览,评比出不少优秀作品那些优秀作品一时成为模特加深了人们对盆景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的认识;三是全国第二届盆景评比展览在武汉举行以后,具有一定规模的盆景园,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有了一大批继承发扬传统而又反映时代精神的佳作。较为典型的是:如石首一中的《五果丰登》,展现了屈原的《桔颂》题材,获得中国盆景评展二等奖。贺凎荪的《江南春》(榆)、《高洁图》(催梅)、《二月花》(榆)蔡健的《先兆丰年》,熊文和的《气壮山河),以及沙市盆景园的《楚恰院》、《楚天翠》(蚊母)、《行云流水》(榆),江陵盆景园的《思念》(小叶女真)、《潇潇枫林》仨三角枫),还有曾获得全国奖的《峡口明珠》,和省内优秀作品《四陵山石思秋》等等,这些代表作品,充分显示出盆景“楚风”的艺术特色即“十个字”的格调:“苍劲挺拔,潇洒豪情,石坚果丰既内含历代楚人的高洁精神,又充满楚天大地“大荆州”的强盛气魄,不愧是令人注目的高雅作品。
中国盆景与雅石文化传播
最受欢迎的公众平台
盆 景 雅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