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培训如何开展?

 专栏作者/胡安麦

用一生逗乐上帝的绩效实践者。

“谁说我斗鸡眼?

我只是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以改变我以往对事物的看法!”

培训者的短视症

曾经与同行探讨过这样的问题:一个企业内部培训者的工作中,最要紧的问题是什么?

当时他的答案脱口而出:“当然最要紧的问题当然是怎么把课讲好!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我问为什么,他给出的理由很强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课都讲不好,能期待培训师做什么?”

的确,从工作本位的视角来看,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我并不敢完全苟同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

这个答案,这就如同我们采访建筑师,问他盖房子最要紧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把砖砌好”;就如同我们采访2007年的诺基亚,问他做手机最要紧的是什么,他说“把手机做到最佳品质”。

回答十分正确,但是回答问题的视角却都是从眼前的,手头的工作出发的,既可以把这理解成是本分和专注,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种短视症。

业务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从系统的视角来看,企业培训者存在的根本目的还在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

这就决定了培训者的工作中,最近要紧的问题是“真正搞清楚我们的培训对象是怎么完成工作的。”

很多业务培训师都是业务出身,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太多余。

曾经作过业务(管理)工作甚至拿过销售冠军的人,难道还搞不清楚我们业务部门在做什么?

实际上基于过去的“有经验”和基于现在及未来的“搞清楚”,并不是简单等同的。

举例来说:最近几年随着医药行业环境的巨变,业务部门对于培训的需求也有了明显的不同。例如行业政策引发了很多关于“二次议价”“产品进药”等一些棘手的现实业务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的具体工作场景。

当业务部门提出要求:“培训部帮我们做一个关于“二次议价”的培训吧?”我们该如何回应呢?

惯常的回答有两类 :

1、 二次议价不在标准课程里,不太好培训。

2、 二次议价涉及到很多沟通和谈判(或者其他业务技能)的能力,我们上一个关于沟通谈判的课程吧。

第一个回答是委婉的拒绝,体现不出来我们培训者对于实际业务的价值,第二个基

于过往经验的回答,则有可能把业务部门带进坑里。显然都不是最佳的选择。

笔者所在的团队选择了第三种可能性:我们访谈了涉及二次议价各部门同事,帮助他们整理了合作流程,并组织了关键步骤里的能力演练和思路讨论。实际上是协助解决了他们背后真正的症结,权责不清和信心不足。

传统意义的培训,做的都是在基本完善的业务流程中,提高每个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面对连基本流程都没有捋顺的新业务问题,除了技能的培养,更多的是要推动沟通平台的搭建和基本流程的共识。

医药行业的政策依赖性和区域差异性,导致了业务场景的多变性,这对培训者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在新的工作场景下,最优流程是怎样的?

最佳实践是怎样的?

业务员在业务流程中的关键决策点,其背后需要什么样的态度、知识、技能?

关键技能是如何起作用的?

总而言之,回答好以上这些工作场景中的具体问题,并保持对这些问题到好奇(答案不会是常年不变的),才能一直紧跟业务需求,做出对业务有实际价值的培训。在业务部门看来,这样的课程才是实用和接地气的。

除了要做好业务技能课程的讲解和演绎,更要不断的做出契合业务需要的定制化培训开发。

定制化培训:重新回到工作场景看问题。

或许有人会想,这种定制化的开发有那么多机会么?

工作量最大的不还是销售拜访和辅导么?

销售拜访的培训内容早就已经是千锤百炼的工作场景了,还需要什么定制化的开发?

实则不然,最传统的销售拜访培训里,也蕴含了很多重新看问题的机会。

在学术推广停留在嘴上的年代,很多销售拜访的学习与演练不过是套路化的演戏,业务部门对于销售技巧培训也没有那么高的真实期待。在学术推广必须真刀真枪的时代,大部分人真的拿着这些套路去做学术推广时,发现有很多不灵光的地方,反而提出了更多拜访场景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课程里并无现成答案。

销售技巧就像是武功秘籍,里面招数写的清清楚楚,拿着秘籍闯荡江湖,最后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不在少数。真是秘籍不好么?

武功练成,除了秘籍中的招式,还要秘籍外的心法,也就是不同的战斗场景里,不同的操作方式。

例如我们在一次年会上学术推广能力培训中,就着重培训了怎么样在每次拜访中,让医生给你更多的谈话时间。这是一个典型的聚焦于工作场景的问题。

如果仅仅从现有课程的视角出发,这问题再好回答不过了:把提问和倾听练习好了,自然医生愿意和你多聊,时间不就出来了?

我们并没有想当然的攒一些技巧内容应付这场培训,而是访谈了多名临床医生,把他们面对学术话题时,愿意多聊的代表形象勾勒了出来。

出人意料的是,医生们对于代表善于“见机行事”这一点特别看重,也就是代表会挑合适的时间地点来拜访,这也反映出,实际上普通的医药代表在这方面是没有意识和能力的。

最终我们产出了一个客户参与度的基本模型:话题切入+沟通风格+时机场合;这场培训里,我们增加了全新的话题:围绕什么样的时机和场合是医生觉得最安全合适的,代表应该怎么主动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时机场合,展开了学习和演练。

窗户纸一捅就破。问题是,我们得回到场景中去,找到那个窗户。

思齐俱乐部——医药经理人自己的俱乐部

市场、销售、医学、SFE、培训......

更多阅读:

医药培训师,当心AI抢了你的饭碗!

为什么企业的培训对你没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