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击落了范佛里特的儿子,但之后的行为,范佛里特也心服口服
1951年4月4日凌晨,美军远东空军第3轰炸机联队第13中队在轰炸志愿军沙里院火车站时,一架轰炸机被志愿军地面炮火打得凌空爆炸。不久后,美军代表利用谈判之机,请求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方寻找那天晚上被击落的美军轰炸机飞行员的下落,因为他是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的独子。解方闻讯后,称赞了范佛里特父子一番,答应帮助寻找。
范佛里特,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是个职业军人。他迷信火海战术,他所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范的5倍以上,被人们称作“范佛里特弹药量”。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将炮火准备的数量从炮击30轮增加到260轮,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他的儿子小范佛里特,是美军远东空军第3航空联队第13中队上尉,B-26轰炸机飞行员。从1951年8月起,美军开始对志愿军实施“绞杀战”,小范佛里特就是忠实的执行者。他们的口号是“摧毁每条路上的每辆车和每座桥”。
美军在轰炸志愿军后方桥梁
持续轰炸了两个多月后,美军的轰炸密度又进一步加大,不论白天黑夜都会出动,在志愿军的运输线投下了大量的炸弹、燃烧弹和蝴蝶弹。“绞杀战”让志愿军的后勤陷入困境,前后方之间的铁路线完全断绝,一线部队的存粮连一周都不到了。
但志愿军没有坐以待毙,迅速地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防空体系,后勤运输开始慢慢恢复。但小范佛里特根本没将这个放在心上,他多次从志愿军的防空炮火中全身而退,因此变得越发猖狂。
志愿军防空炮火
4月4日凌晨3时,他驾驶轰炸机飞往沙里院火车站,这是志愿军重要的运输节点。当到达目标空域时,他将飞行高度从1000米降到800米,早已埋伏在这里的志愿军第119师炮团9连3排排长王兴民立即将他套进了瞄准环,随即果断开火。
高射炮喷出了愤怒的火舌,8发炮弹从B-26的机头扫到机尾,飞机都没得来及投下炸弹,就被打得凌空爆炸了。第二天上午范佛里特才接到消息,呆立了足足几分钟。他是“绞杀战”的倡导者,儿子死在轰炸行动中,算是天网恢恢吧。
他随后委托美方谈判代表,请志愿军代为寻找他儿子的下落。消息传到了我方谈判代表解方将军的耳中,他说:
前排左为解方
“范佛里特是我们在战场上的死对头,不过他不让儿子在国内过好日子,跟着他一起到这穷山恶水的地方来打仗,从他们的立场来看,倒是一种为国尽忠的表现,作为军人,我敬重这种精神。如果小范佛里特还活着,我们会按政策宽待,不会因为他的身份就将其扣作人质,如果他已经死了,我们会尽量找到他的遗体归还。”
志愿军言出必行,派出人手在飞机坠毁的地点进行了仔细的搜寻,但一无所获。飞机当时飞行高度不高,被击中时炸弹尚未投下,且带有大量燃油,因此直接在空中爆炸了。小范佛里特可能没有时间跳伞,和飞机一起被炸得粉身碎骨了。
范佛里特家的合墓,最下面是他的儿子小范佛里特
接到报告后的范佛里特非常伤感,不过他不得不承认,在寻找自己儿子下落这件事上,志愿军是一支讲信用、讲尊严、讲人道的文明之师,用范佛里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充满了骑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