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七老王寅春和顾景舟、朱可心的作品有何不同?
紫砂七老是近代紫砂业内技艺最巅峰的七人之一,其中顾景舟先生被誉为光素器宗师,朱可心先生被誉为花器宗师,王寅春先生被誉为筋囊器宗师。
实际上,老一辈的紫砂艺人在方、圆、筋囊、花器等皆有涉猎,且都造诣破深,只是后人根据他们的风格多赞誉其主要特长。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王寅春先生和顾景舟、朱可心的同款作品的对比,看看王寅春先生高超的制壶技艺。
朱可心先生作品
此壶以紫泥为原料,泥料润泽,壶身圆润有型,壶嘴曲环有度,仿佛渔翁鱼竿,垂钓江面。壶把舒适稳定,壶盖疏密有致。
壶钮细腻光滑,壶体,钮,盖,身筒三点一线,比例协调。远观此壶,壶体线条舒展流畅,匀称柔和,风格清和恬淡,宁静祥和,给人以清静气爽的感觉。
统观此壶,形如斗笠,蓑衣之翁独钓寒江,令人回味。
王寅春先生作品
王寅春先生的玉笠壶在壶身上部收敛的更为急,更显张力,壶口做压截盖处理,朱可心先生款作嵌盖处理。
此壶身通体光顺,而朱可心先生则在壶身做四道浅筋纹,在下腹收底出更是此二款最为明显的区别,王寅春先生做刹凹处理,并作线条装饰,层次感极为丰富。
最后则是在壶把的处理上更为特别,以分叉线条的处理呼应壶身下腹装饰,贯气而端庄,可见功力。
顾景舟先生作品
砂质细腻,色泽温润;壶身肩宽,腹起开始渐渐内收,直至圈底,接明足。
肩部以上作颈,起一圈棱线, 将颈部与壶身区分开来,与壶钮、壶身形成上中下三部分,层次感分明。三弯壶流与壶口持平,出水顺畅有力。圆形耳把 带飞扣,线条灵动,美感十足。
整器看似造型简单,但细细研究,便可发现壶身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转折均是精心之作, 经得起反复推敲。可谓多一分则嫌多,少一分则嫌少。
王寅春先生作品
笑樱壶是上世纪末六七十年代时期的经典壶型,王寅春先生与顾景舟、朱可心都曾做过此款,各有不同。
王寅春先生的笑樱与顾景舟先生款最大不同点,就是在于其壶身的肩部处理,顾景舟款的壶肩是极挺饱满的,整器是上挺下收,重心在肩。
而王寅春款则是肩部缓出与壶身结合,追求线条的顺畅自然,中鼓而下收,重心在中腹。
此外在流嘴及壶钮的处理上各有不同,这个就是个人的风格手法了。
笑樱壶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对制作者要求极高,丰肩敛腹之比例稍有所差,则底足、流、柄都会随之改变,立时风格迥异,这一点在这两款上是非常直接的表现了。
其实这四把壶皆是精品之作,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是作者因各自对壶体高低,壶流、壶把、壶盖等比例的理解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韵味。
喜好的话,更多是个人的主观因素了,那么这其中你比较喜欢谁的作品呢?不妨聊聊~
扫码进【紫砂】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