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现在有哪些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及抑郁症等。
RA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改善关节肿痛的症状、控制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治疗和达标治疗(Treat-to-target)是近年来RA最重要的治疗策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目前RA治疗的首要目标是临床缓解,对于长病程RA患者可以选择低疾病活动度作为替代目标。达标治疗是指通过严密监控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尽快达到并维持治疗目标的临床实践过程。对于初治或中高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应每个月监测疾病活动度;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患者,可以每3~6个月监测一次。如果治疗3个月疾病活动度改善<50%或6个月未达标,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A治疗主要依赖药物。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可以有效控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是治疗RA最关键的药物。近20年来药物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而且显著提高了疗效,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达到治疗目标,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DMARDs包括四大类药物:传统合成DMARDs(csDMARDs)、靶向合成DMARDs(tsDMARDs)、生物原研DMARDs(boDMARDs)以及生物类似药(bsDMARDs)。
药物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关键,但非药物治疗同样应该得到重视,饮食、运动以及自我管理同样能帮助患者更好的践行达标治疗理念。
李玉慧医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银屑病关节炎学组委员兼秘书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青年编委
《Clin Rheum》《Int J Rheum Dis》杂志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大学教学基金、及北大人民医院研发基金共8项
获批专利4项
发表中英文论著30余篇
主编《与“狼”共舞》专业书籍;参与《凯利风湿病学第八版》的翻译及校对
北京市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技新星”